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提高气单胞菌属菌株CE-2-A的过氧化氢酶产量,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运用了单因子试验筛选出了发酵培养基的麦芽糖含量、牛肉膏含量、CaCl2和MgCl2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8种影响产酶的因素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牛肉膏含量、起始pH、摇瓶装液量对菌株产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考察了牛肉膏含量、起始pH、摇瓶装液量这3个主要因素对菌株所产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装液量42.6ml、牛肉膏含量3.69g/L、起始pH9.1,采用优化后发酵培养条件进行摇瓶发酵培养,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达到2532.5U/ml,与优化前酶活力(1849.7U/ml)相比提高了36.9%。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发酵对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液脱腥去苦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瑞士乳杆菌(L.helveticus)及2种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菌种,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下脚料蛋白酶解液进行发酵,利用感官评定法,比较不同微生物发酵对酶解液脱腥去苦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脱腥效果优于酵母菌,其中以嗜热链球菌脱腥效果最好,其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9 h.微生物发酵去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混合乳酸菌发酵改善罗非鱼蛋白酶解液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嗜热乳链球菌(Streptoco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coccus bulgarcus)混合发酵,改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下脚料蛋白酶解液风味,采用响应面设计试验考察乳酸菌发酵时间(X1)、温度(五)及接种量(恐)对酶解液风味感官评分值(Y)的影响,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的乳酸菌发酵条件为时间9h,温度45℃,接种量16%,预测风味感官评分值为4.1;酶解液发酵后的挥发性成分由原来的27种增加至33种,增加的主要是酯类物质,另外产生了辛酸及十六醛等风味物质。乳酸菌发酵能减弱罗非鱼酶解液的腥味,但脱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南极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sp.)N11-8液体发酵产蛋白酶PBN11-8的发酵条件进行快速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南极海洋芽孢杆菌N11-8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并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其产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温度、氮源和碳源;以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至上述因子最大响应区域,进而采用RSM法对其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3 g/L,蛋白胨13.1 g/L,酵母浸粉2.9 g/L,NaCl 5 g/L,KH2PO4 1 g/L,FeCl3·6H2O 2 mmol/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4.0℃,转速为200 r/min,装液量为50 ml/250 ml,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60 h。最终优化后的酶活达到90.5 U/ml,比初始酶活提高了23.6%。  相似文献   

5.
渔用饲料中一般都添加了着色剂、引诱剂、香精等,多数生产企业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会加入饲用香精.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鱼饲料挥发性成分,可以为鱼料生产中饲料香精的调配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是检测挥发性成分常用的方法.通过气-质联机分析,鉴定出50种化合物,包括d-柠檬烯(30.17%)、cis-2-甲基-5-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5.2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5.13%)、trans-氧化柠檬烯(4.8%)、丁酸乙酯(4.23%)、3-甲基-1-丁醇(4.10%)、亚油酸乙酯(3.59%)、trans-杨梅醛(3.32%)等;其中,酯类及内酯类(20种)、醇类(11种)以及醛类(8种)为鱼饲料的奶香味兼果香味贡献较多.  相似文献   

6.
对一株有脱氮作用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进行简易发酵,以对虾饲料及赤砂糖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及发酵条件优化,在对虾饲料3 g/L、赤砂糖6 g/L、接种量1×10~8 CFU/ml、发酵温度31℃、装液量40%条件下,发酵24 h可获得活菌数为1.16×10~(10) CFU/ml的发酵产物。使用发酵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物絮团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添加芽孢杆菌和赤砂糖的增强絮团组的絮团形成速度较添加赤砂糖的絮团组及传统养殖的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整体上增强絮团组的亚硝酸氮水平与絮团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养殖结束时,添加巨大芽孢杆菌组的对虾体长、体重水平均显著高于另2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功能益生菌发酵方式,并验证添加功能益生菌可提高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单因子优化等方法研究了来自南海海域一株产中性蛋白酶菌株S-3685,并对其在250 ml摇瓶中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发酵培养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10 g/L和豆面10 g/L,牛肉膏5 g/L,酵母膏5 g/L。无机盐MgSO4·7H2O、Na2CO3、KH2PO4最佳浓度分别为0.2 g/L、2.0 g/L、1.0 g/L;菌株在培养基起始pH=7.0、4%接种量、15 ml/250 ml (v/v)装液量和30℃的条件下,发酵72 h获得较高的酶产量。在最佳培养条件下产酶量为4250 U/ml,是优化前的5倍。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因大西洋鲑加工废弃物中的蛋白成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探索以大西洋鲑加工废弃物制成的干粉为原料,使用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通过控制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温度、pH和菌龄等发酵条件来酵解鱼粉,以制取抗氧化酵解液。首先以总抗氧化活性和α-氨基氮含量为指标,找到最佳单因素条件;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和总抗氧化活性为指标,使用正交实验L_(25)(5~6)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液比2.0 g/50 m L,接种量3%,发酵时间72 h,温度30℃,pH 6.6,菌龄48 h,该条件下酵解得到的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为503.59 U,鱼粉水解度为17.29%。研究表明,采用苏云金芽胞杆菌酵解大西洋鲑加工废弃物以制取抗氧化酵解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加工废弃物蛋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探索了回收利用鲅鱼(Spanish mackerel)加工后富含蛋白质的废弃物,以寻找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最佳生产条件。借助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Hy-4发酵产抗氧化肽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影响发酵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P0.5)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和料液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产抗氧化肽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 H 6.8,接种量2%,料液比1.45 g/50 m L,菌龄24 h。经过验证,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达到537.73 U,较优化前提高了57.2%,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570.11 U相比,相对误差为5.7%,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菌株Hy-4发酵产抗氧化肽发酵液的总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PC024是一株分离自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且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益生菌。本研究优化其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最佳接种量为2×10~6 CFU/g,最佳料水比为1∶0.8,最佳发酵时间为90 h,最佳发酵温度为37℃。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9.0℃,发酵时间为100 h 18 min,料水比为1∶0.96,接种量为3.84×10~6 CFU/g。经此条件发酵后,发酵产物中的菌浓度可达1.23×10~(10) CFU/g,验证值与预测值相差5.13%,优化模型可靠。豆粕经发酵后发生感官变化,豆粕发酵的得率为(93.89±0.01)%,可溶性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39.16±0.01)%增加到(58.80±4.54)%,豆粕粗蛋白质由发酵前的50.71%增加到55.03%,15种氨基酸的总含量增加到原来的132.30%,增加比例最大的5种为精氨酸(168.60%)、赖氨酸(157.20%)、丝氨酸(152.50%)、苏氨酸(139.04%)和甘氨酸(138.40%)。经SDS-PAGE显示,蛋白大分子得到有效降解。本研究可为益生菌的利用和对虾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微生物发酵灭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酸菌、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大豆粉,均能有效消除、灭活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乳酸菌发酵未加乳酸菌培养基的大豆粉,乳酸菌接种量为5%、10%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灭活优于15%的菌种接种量;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大豆粉,菌种接种量为5%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灭活优于菌种接种量为10%、15%。  相似文献   

12.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产生大量乳酸的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主要包括乳杆菌属(如嗜酸乳杆菌)、链球菌属(如粪链球菌)、名串珠菌属(如乳酸明串珠菌)、双歧杆菌属(如长双歧杆菌)、片球菌属(如戊糖片球菌)等。乳酸菌耐酸,在pH 3.0~4.5的酸性条件下能够生存,但不耐热,温度达到65~75℃便会死亡。一、乳酸菌的主要作用1.抑制病原菌,预防疾病乳酸菌可通过3种机制抑制和杀灭病原菌,一是产生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精子低温保存方法的初步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子活力为标准,通过对4种保存液下黄颡鱼精子保存效果对比,筛选出保存效果较佳的基础保存液,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温度(0 ℃和4 ℃)、不同青霉素浓度和添加抗冻剂与否的条件下保存液保存效果做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渔用任氏液保存效果较佳,提高青霉素浓度(通常为0.5×104 ~1.0×104 IU /ml,使用2.0×104 IU /ml),添加抗冻剂(6%DMSO),在添加抗冻剂条件下降低温度(由4 ℃降为 0 ℃)均可明显提高保存效果,在最优条件(0 ℃、2.0×104 IU青霉素/ml、6%DMSO)下,12 d内能保持80%的精子活性.人工授精试验证明了经保存的精子能正常用于人工繁殖,且授精效果与新鲜精液精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的发酵条件,获得抑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本实验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以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菌株WM-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WM-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1.0%、牛肉膏1.5%、硫酸镁0.07%、磷酸氢二钾0.0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培养温度30°C、装液量20%、摇床转速210 r/min、培养时间48 h。在最适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菌株WM-1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22.5±0.50)mm,抑菌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40.6%。本研究为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D-1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菌体的得率和芽孢转化率,进行了菌株D1最佳培养条件参数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及测定此条件下的生长曲线。通过研究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溶解氧等因素对菌株D1生长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7.0,接种量5%(相对摇瓶装液量),装液量100mL/500mL。在发酵基础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氮源、碳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单因子进行单因子试验,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进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玉米淀粉2%,蛋白胨2.5%,NaH2PO40.8%,玉米浆1.5%,MgSO4·7H2O0.05%,3.08%MnSO4水溶液0.1%。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用最优培养基测定了菌株D1的生长曲线,并确定了菌株D1的最佳种龄为18~20h,生产收获时间为26h。  相似文献   

16.
对一株有脱氮作用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进行简易发酵,以对虾饲料及赤砂糖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及发酵条件优化,在对虾饲料3 g/L、赤砂糖6g/L、接种量1×108 CFU/ml、发酵温度31℃、装液量40%条件下,发酵24 h可获得活菌数为1.16× 1010 CFU/ml的发酵产物.使用发酵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物絮团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添加芽孢杆菌和赤砂糖的增强絮团组的絮团形成速度较添加赤砂糖的絮团组及传统养殖的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整体上增强絮团组的亚硝酸氮水平与絮团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养殖结束时,添加巨大芽孢杆菌组的对虾体长、体重水平均显著高于另2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功能益生菌发酵方式,并验证添加功能益生菌可提高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实验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数量、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在草鱼发酵过程中(0~15d)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罗非鱼(Oreochroms mossambcus)加工产物的附加值,探究罗非鱼深加工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发酵罗非鱼的工艺条件,并对发酵罗非鱼和未发酵罗非鱼进行电子舌、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26℃,腌制盐浓度5.5%,接种量6%,发酵时间36 h,腌制时间3 h的条件下,发酵罗非鱼的氨基酸态氮值达到70.14 mg/100g,与未发酵罗非鱼相比,其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增多,并具有发酵产品的特殊滋味。本研究对罗非鱼深加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可为罗非鱼发酵工艺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4):26-36]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参考虾油和鱼露生产的快速发酵工艺路线,用新鲜贻贝肉发酵制取复合氨基酸调味液.经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新鲜贻贝肉快速发酵的工艺条件是原料的加盐量14%,发酵温度49℃~50℃,发酵周期16天,制得了风味独特的复合氨基酸调味液,成品质量达到优质虾油或鱼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海洋大型绿藻条浒苔与微藻三角褐指藻相生相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 g/L)均能抑制三角褐指藻(起始浓度104cell/ml)的生长,最大抑制率为74.5%;低起始浓度(102~103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对条浒苔具有促生长效应,而高起始浓度(104~105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条浒苔的生长。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0.3~0.7 g/L)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平均抑制率为75.2%,抑制效果较条浒苔鲜组织更为明显;其最大抑制效应(84.8%)表现在接种后的第8天,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量随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条浒苔可能通过相生相克作用影响共培养体系中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