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葡萄无休眠温域二茬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无休眠温域二茬栽培技术研究牛建新,李效华译(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园艺系)近年来,葡萄设施栽培较其它树种(桃、樱桃等)的收益正在下降,对栽培者来说,提高收益则成为一大课题。要想提高收益,可通过栽培类型前进化来高价销售,或者减少生产成本来考虑。但是,自然...  相似文献   

2.
许昌地区葡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设施栽培较其他经济树种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便于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大多一年产一茬葡萄。可通过夏季修剪,强迫冬茅萌发,抽生二次果枝,达到一年二次结果的目的。介绍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苹果、梨在我国已普遍采用了嫁接栽培,其好处已众所周知。而葡萄的嫁接栽培对我国的大多数葡萄种植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在东北寒冷的地区,为了提高葡萄的抗寒力,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利用抗寒葡萄砧木进行了嫁接栽培。而在我国的大部分葡萄产区都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自根苗栽培。只有在更换品种或扩繁稀有品种时,才采用嫁接的方法。而在葡萄业发达的国家,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采用了嫁接栽培。虽然,最早的嫁接栽培是为了防止葡萄根瘤蚜的危害,但随着嫁接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发现嫁接栽培有许多优点。所以,葡萄的…  相似文献   

4.
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葡萄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优质晚熟耐贮品种则比较单一,多以龙眼为主。美国新育成的红地球品种,果粒特大、色泽艳丽、晚熟、耐贮运,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有利于该品种的健康发展,现将红地球葡萄国内外栽培现状及栽培特点介绍给...  相似文献   

5.
巨峰葡萄品质下降原因及对策贺和初(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长沙410001)80年代以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增加了5倍。其中,巨峰葡萄发展最快,全国种植面积已逾30000hm2(公顷).成为我国栽培的主要鲜食葡萄品种,栽培良好的巨峰葡萄颗粒大,粒重10~1...  相似文献   

6.
我国葡萄新品种选育进展陈苹(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071051)葡萄是世界上产量较高的果树之一,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栽培历史较长,日本在葡萄栽培及育种上也比我国先进。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葡萄栽培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面积、产量增...  相似文献   

7.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吴力军赖圣聪陈海潮(浙江省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巨峰葡萄是80年代以来南方广为栽培的品种,因其粒大、形美、质优,具有“一年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特点,因此很快成为南方葡萄的主栽品种。但南方多雨地区巨峰葡萄栽后四五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棚葡萄生产效益 ,实行一年两熟栽培 ,已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是完全可能的。在廊坊地区第 1茬葡萄于 6月中旬前后上市 ,或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上市。第 2茬葡萄的成熟期最好安排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前后上市 ,因为露地生产的葡萄旺季已过 ,正是保护地第 2茬葡萄上市的黄金季节。同时 ,第 2茬葡萄下树以后 ,棚内的葡萄植株还有一段恢复树势的时间 ,有利于葡萄植株翌年的生长和结果。如果还想推迟上市 ,也可让葡萄在树上再挂一段时间 ,但最晚不要晚于 10月底采收 ,以免影响下一年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具体方法 :如果计划利用夏芽副梢结第 2次…  相似文献   

9.
葡萄是果树中花芽较易形成的树种之一,利用该特性进行一年两茬栽培两次收获,能成倍提高单产和大棚利用率。本列举的一年两茬栽培品种为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和京亚。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一种栽培价值很高的果树。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其产量和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葡萄是水果中的珍品。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我国葡萄品种主要以巨峰、玫瑰,龙眼、红地球等为主,在世界已占有一席之地,栽培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我国葡萄生产以鲜食葡萄为主,产量占世界鲜食葡萄总量的40%,由于葡萄采收集中,因此搞好葡萄的采后贮藏,提高贮藏技术,减少贮藏过程中的损失成为重要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1.
巨蜂葡萄速生早产栽培技术福建省尤溪县经作局彭迎春巨蜂葡萄是一种适合南方栽培的优良鲜食品种。通过有效的栽培管理,可达到一年栽植,二年丰产的速生早产栽培目的。一般情况下,第二年亩产可达到800蛇以上。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一、建园标准选择土质肥沃,略...  相似文献   

12.
发展庭院葡萄 美化人民生活鲁会玲,贾松辉葡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庭院经济中.葡萄的栽植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适应性强:葡萄栽培地域广泛,从吐鲁番盆地(绝对最高气温曾达48.7℃)到冰城哈尔滨(绝对最低气温可达-42℃)都可栽培葡萄;从土...  相似文献   

13.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采光、增温、避雨,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反季节生产,使葡萄提早或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根据开始生产的早晚和年内成熟采收茬次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促成加延迟栽培三种方式。不同生产设施加上不同栽培方式可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4.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葡萄栽培技术赵文东,王家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熊岳115214)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葡萄可提早或延迟果实成熟,扩大其供应期,具有较高的效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保护地葡萄已有相当长的栽培历史。我国葡萄保护地栽培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葡萄老产区。葡萄是我省仅次于苹果和梨的第三大树种,已在全省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葡萄栽培面积为4.76万hm^2,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0.5%;葡萄产量90.25万t,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3.1%。设施葡萄栽培面积达1.08万hm^2(占全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1.3%),产量达22.8万t,已成为辽宁农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全省各地均有葡萄栽培,已经逐渐形成辽东湾沿岸、辽中、辽西、辽北的鲜食葡萄产区和本溪为主的辽东冰葡萄、冰葡萄酒产区,本着优质、高效、安全的产业目标规模发展。但是在生产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快速引进和培育,让果农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有的由于品种选择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适宜辽宁省栽培和知名度较高的葡萄品种介绍如下,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小其 《落叶果树》2002,34(3):31-32
在浙江杭州地区采用简易的大棚栽培葡萄,并且棚内套种草套,2月初盖膜保温,草莓于4月初上市,葡萄比露天栽培提前半月上市,经合理的夏季修剪,使葡萄的二次果也获得高产,于10月底成熟上市。  相似文献   

18.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自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随着研究发现葡萄中含有对人类健康十分有益的白藜芦醇等物质后,葡萄和葡萄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和栽培面积进一步增加,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葡萄总产量已达270万吨,葡萄酒年产量达25万吨。 葡萄适应性强,容易栽培,见效快、收益高,因此在当前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葡萄生产已成为各地农村首选的项目之一。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部分地区不考虑市场需求、不考虑本地区的生态条件,盲目扩大葡萄栽培面积,盲目引种和盲目建立葡萄酒厂的现象不断发生。个别…  相似文献   

20.
葡萄架式与修剪技术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架式与修剪技术改进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项殿芳,董存田,张立彬80年代以来,我国葡萄生产得以飞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葡萄栽培新区,与此同时各地在栽培制度上也有许多大胆的改革尝试,预示着将为我国葡萄生产技术带来一场新的变革。1架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