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冯丽华 《大豆科学》1992,11(2):181-183
自1982年美国Keyser.H.H等发表了从中国材料分离得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以来,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一些突出特点如生长速度快、耐盐、pH范围广、具有一定的结瘤竞争性等进一步被证实。为了探索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田间共生效应,我们从1985年开始将中国农科院土肥所从辽宁野生大豆分离出的快生  相似文献   

2.
大豆F3世代同源长,圆叶植株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为群  王金陵 《大豆科学》1990,9(3):234-240
大豆同一杂交组合内同源圆叶植株和长叶植株的主茎叶面积指数,圆叶显著地大于长叶,而在分枝上,二者并无显著差异。在农艺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在产量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一般的育种实践中,如果不考虑到生态条件所需要的类型,只根据叶形进行高产育种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大豆品种远缘杂交F1代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大豆品种远缘杂交F1代的杂种优势差异,采用地理纬度相近的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新育成亚有限型品种各4个和4个辽宁省20年代老品种为亲本,配置组成地理远缘和时代远缘杂交F1代,对F1代主要形态性状、产量性状、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部分形态性状、产量性状、生理性状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不同类型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地理远缘的亲本间杂交会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并且地理远缘的亲本间杂交的杂种优势要高于时代远缘的亲本间杂交,但百粒重、粒茎比、光合速率这三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均以新老品种杂交的高.  相似文献   

4.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的主体作物,具有与主要粮食作物和谐共存,蛋白质含量高、利于食用和加工业的发展,减轻季节性干旱的危害、实现抗旱增收等优点,发展潜力巨大.作者认为稳定北方大豆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南方套作大豆是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5.
6.
以不同来源的36个大豆育成品种为亲本,配制29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代产量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亲本间各性状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源地不同的亲本以及亲本间遗传距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荚数和粒数的优势;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显著高于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亲本间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  相似文献   

7.
杂交F2代大豆食心虫抗性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大豆食心虫不同抗感材料8004、合丰25、8604、1068、9001、85164、黄宝珠和国育100-4大豆品种(系)为亲本,组配抗×中(8004×合丰25)、中×感(9001×85164)和感×抗(黄宝珠×国育100-4)杂交组合,对F2代性状的相关性[x1]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虫食率与虫食粒数、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茎杆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中×感(9001×85164)、感×抗(黄宝珠×国育100-4)杂交组合中虫食率与荚皮颜色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感×抗(黄宝珠×国育100-4)杂交组合中发现,虫食率与茸毛密度正相关性极强.由此表明,矮杆主茎节数少、单株粒数少、籽粒小、直立性强不倒伏、荚皮颜色浅、茸毛密度小的大豆品种不利于大豆食心虫的产卵和危害,有降低虫食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5个南方春大豆品种间双列杂交的F_1代材料,对产量等7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荚粒数杂种优势明显,百粒重等性状则不明显。产量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显性效应转为次要。单株产量与双亲均值正相关,杂种优势与双亲配合力总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显著正相关。组合实际产量表现则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均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豆杂种F2—F5代间脂肪含量的遗传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豆杂种F2—F5代间脂肪含量的遗传与选择研究潘荣春高敏李楠(通化市种子公司134001)(吉林市农科院132101)对大豆脂肪含量遗传变异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导,Johnsin等(1955)、陈恒鹤(1987)、宋启建等都曾对脂肪含量在早代分布、母...  相似文献   

10.
大豆远缘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理纬度相近的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新育成亚有限型品种各4个和4个辽宁省20年代老品种为亲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成辽宁当代品种×俄亥俄当代品种(Lnew×Onew)、辽宁当代品种×辽宁20年代老品种(Lnew×Lold)、俄亥俄当代品种×辽宁20年代老品种(Onew×Lold)3种类型共45个杂交组合,对其F2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为远缘杂交大豆后代选择和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杂交组合的主要性状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其变化规律趋于一致,分枝数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GCV也较大;(2)不同组合的百粒重、株高的遗传力较高;(3)分枝数的相对遗传进度最大,而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粒茎比的相对遗传进度居中。3类杂交组合后代遗传变异丰富,性状选择的潜力较大,尤其是时代远缘杂交,今后在进行特定性状改良时,可加强这类杂交组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专用肥对轮作,连作大豆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童朝阳  韩丽梅 《大豆科学》1998,17(4):358-362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常规施肥与施用大豆专用复肥对轮作。连作大豆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豆连作导致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破坏,淀粉粒积累,基粒片层结构出现“空隙区”。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复肥增强了轮作,连作大豆叶片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的完整性,增加了基粒数量和基粒片层数,为促进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创造了条件,相关分析表明,叶绿体基粒片层数与大豆植株营养生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大豆百粒重的遗传规律,提高育种效率,以中、美大豆品种为亲本,对正、反杂交及回交后代群体的百粒重遗传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3群体百粒重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受母本影响,但不显著,倾向于小粒显性遗传,具有不显著的细胞质遗传特性。F3百粒重的变异系数偏小,分离强度不大,广义遗传力较高,可以在F3对其进行选择。F3百粒重分离强度及广义遗传力与组合的母本值关系密切,母本百粒重大的组合分离强度及广义遗传力相应偏大。用中国大籽粒亲本回交的BC1F2群体百粒重均值大于用美国中等籽粒亲本回交的BC1F2,但不一定大于F3,用父本回交的BC1F2百粒重分离强度均大于用母本回交的BC1F2,可以扩大选择空间。回交后代百粒重遗传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受组合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理解大豆主茎节数的遗传规律,提高杂交组配及选择效果,以中、美大豆品种为亲本,对正、反交F2、F3、BC1F2后代群体的主茎节数遗传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亲本杂交及回交后代群体的主茎节数变异度不大,分离强度表现中等;F3主茎节数的超亲优势较F2增强,而分离强度小于F2;大豆杂交及回交早世代主茎节数的遗传与其亲本值相关,以主茎节数少的品种为母本的组合,其杂交和回交早世代群体的平均值比以主茎节数多的品种为母本的组合偏小,而分离强度偏大,反之则异然;采用主茎节数少的品种回交不利于后代群体平均节数的增加,有利于回交后代群体分离强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扩大选择空间;而采用主茎节数多的品种回交虽有利于后代群体平均节数的增加,但回交后代群体分离强度偏低,选择空间缩小.研究还表明,主茎节数在F2、F3都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差异较小,在这2个世代进行选择是有效的;杂交早世代主茎节数的广义遗传力与组合配置有关,母本主茎节数多的组合,主茎节数广义遗传力大于母本主茎节数少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及其F1代过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怡  栾晓燕 《大豆科学》1993,12(1):30-36
  相似文献   

15.
林红 《大豆科学》1997,16(1):71-75
对大豆3个不同组合类型5个杂交组合的F2群体主要性状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2进工进行估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遣数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亲本含有野生亲缘,性状差异大的组合,类型间,性状间F遗传力有较大差异,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相对遗传进度也较大,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16.
抗大豆花叶病毒种传,种皮斑驳大豆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大豆花叶病毒种传、种皮斑驳大豆品种的筛选梅丽艳(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哈尔滨,150086)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是世界性病害,在美洲、欧洲、亚洲都有发生。我国北方发生较南方轻,黄淮流域发病在30%左右,新疆发病在40%~100%,黑龙江省为5%...  相似文献   

17.
不同遗传背景大豆杂交F2代脂肪含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盛有  宋书宏 《大豆科学》2011,30(6):916-920
选用11个脂肪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配置6个杂交组合,对遗传背景不同的大豆杂交组合F2代脂肪含量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对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双亲脂肪含量高,其F2代脂肪平均值高,F2代脂肪含量与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2)F2代脂肪含量存在广泛的变异,遗传变异的大小与杂交组合的遗传...  相似文献   

18.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营养与应用黑龙江三江食品公司刘国志,孙敏前言植物性蛋白质是重要的蛋白资源。有人用能量转换方法测算:生产1公斤动物性蛋白质需要4公斤的植物性蛋白质;1公顷土地生产动物性蛋白质仅有48公斤。如生产大豆蛋白质可获得672公斤,可见动物性蛋...  相似文献   

19.
以7个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除一个组合外,其余组合F_2油分含量均呈正态分市,加性效应明显.F_2油分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平均为0.44,预期遗传进度平均为0.67.大多数组合的F_2油分含量与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