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要气候因子的逐步判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原产地、引种地沙地樟子松林的天然更新情况调查,选取可能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逐步判别结果表明,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平均气温(X1),1月平均降水量(X6),1月平均蒸发量(X10),无霜期(X13)。并依据判别结果对阻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两点人工促进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新林业”理论、“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樟子松生物学特点以及沙地立地特点,进行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选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的探讨。对天然更新的障碍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水分是阻碍天然更新顺利完成的主要因子,提出了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实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3.
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与降水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天然更新在大部分引种地不能很好地进行,其天然更新存在着某些障碍因子。通过对辽宁省昌图县傅家林场樟子松天然更新情况的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更新与降水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更新产生的当年12月和翌年1,2月的降水量,即冬季降雪情况与天然更新关联最大。说明了冬季降雪是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一个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红树林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为研究对象,运用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和丛生指标的方法,研究广东省湛江市雷州附城镇无瓣海桑林天然更新格局,同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无瓣海桑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瓣海桑林天然更新格局呈聚集分布,能与红树林乡土树种共存;枝插泥深度、林分郁闭度对无瓣海桑群落天然更新影响较大,关联度分别达0.714、0.539;林龄关联度最小,为0.434,对天然更新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1989年二类调查中收集的3760块样方材料,研究了天山中部不同自然条件下宜林荒山、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和林冠下的雪岭云杉天然更新效果。提出其主要影响因子是坡度和龄组。宜林地中,未受牛羊损害的火烧、采伐迹地天然更新较好,宜林荒山天然更新效果较差,须实施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6.
经实地调查,绰源林业局的近、成、过熟林中,天然更新效果较好,但因林型以及林分的郁闭度和优势树种组成等的不同,其天然更新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着重对此进行了论述,并对无林地的天然更新进行了分析,为营林规划和组织林业生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充分发挥了天然更新潜力,再加以人工辅助的方法和措施,既节约了劳动力,又节约了费用,从而达到最佳更新森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选用炼山、劈草和未处理三种林地处理方式对林分的天然更新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种群发生量以及幼树高生长量,运用方差分析法检验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宁明县桐棉乡200hm^2马尾松近熟林内进行块状皆伐,疏伐,小块状择伐,并辅以火烧炼山,人工清除地被物等技术措施,开展不同采伐时间、不同采伐方式、不同辅助技术措施促进马尾松林天然更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伐时间是制约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采伐时间应选在霜降前后;火烧炼山能加速天然更新,形成高产优质林分;人工清杂能促进天然更新,并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择伐促进更新维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不间断演替,可形成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10.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造林后4年林分调查表明,在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阔叶林采伐迹地中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比同期在相同条件下开展的人工造林具有保存率高、生长快、投资省的良好效果,是恢复阔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在类似条件下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高山松天然更新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冬 《林业科技》2005,30(6):15-17
高山松在采伐后,幼苗发生状况与迹地地被物关系密切,幼苗发生从采伐次年开始,没有明显苗木发生年限。少灌型的采伐迹地,盖度低,对高山松天然下种影响不大,可天然更新成林;多灌型的采伐迹地一般不能仅靠天然更新恢复成林。高山松林易发生森林火灾,多数情况下,火烧迹地可靠天然更新恢复成高山松林。影响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种源。高山松林能得以延续与其在火烧迹地上天然更新能力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引种固沙情况作了概述,对樟子松在各引种地区的生长情况作了比较。指出了目前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存在着一些问题:生长出现了衰退现象.其自身的天然更新不能正常地进行以及遭到人为破坏严重等。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的战略:营造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育策略,以保证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冷竹天然更新研究初报*蒋福全王定富(涪陵市林业局)余正华郎怀国潘登峰潘登科(丰都县林业局)本文报道了我国冷竹主要分布区之一的四川东部(涪陵市三抚林场)冷竹天然更新研究的情况。研究指出冷竹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在分布区内的不同海拔、地类、坡向、植被、...  相似文献   

14.
刺槐林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槐种子天然更新是困难的,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是根蘖更新和萌芽更新。根蘖更新能形成优良的刺槐林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沙地云杉种群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寻找影响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的瓶颈因子,应用格局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地云杉林的天然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呈聚集分布,且死亡率高;枯枝落叶层厚度、下木盖度以及腐殖质层厚度对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影响最大,其关联度分别达到了0.749,0.746和0.678;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615,0.621,与天然更新的关联度最小,对天然更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人工促进森林天然更新是为保证森林天然更新获得良好效果而采取的人工辅助措施,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辽西地区受诸多因素制约,森林自然更新效果较差,适当采用人工促进更新措施非常必要。文章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优点以及辽西地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辽西地区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地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滩歌林场森林资源天然更新的主要树种、评定了天然更新效果,分析了天然更新规律,为科学培育经营森林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疏伐密度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研究分析了辽宁阜新半干旱区油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对天然更新的影响,旨在为半干旱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更新状况和母树林密度有密切关系,在低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树数量增加;在高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树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或无更新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对油松母树林下天然更新幼树进行疏伐密度处理后,天然更新幼树地径和树高都有明显增长,表明油松在更新密度较大情况下进行疏伐有利于天然更新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对平顺县油松天然更新的种源、种子繁殖特性、油松封山林区天然更新状况的调查和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在太行山石灰岩区开展油松封山育林,恢复和扩大油松资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天然更新是生态系统中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生物学过程, 对森林群落的重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总结了我国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子, 归纳了天然更新的研究方法及相关指标, 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和展望, 以期为我国人工林的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