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蓝耳病(PRRS)是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 本病曾称为“猪神秘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不孕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禄丰地区部分猪群中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用ELISA方法对云南禄丰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猪蓝耳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的150份血清。结果显示:8个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30%,90.00%,82.76%,83.33%,14.70%,9.10%和3.70%;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分别是0.117,1.395,1.115,0.036,0.075,0.603,1.286和0.758,离散度分别是0.164,0.566,0.527,0.071,0.061,0.691,0.548,0.577。结果表明不同猪场的猪蓝耳病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调查表明:云南禄丰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合格,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欠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邯郸市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突然死亡,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通过对该猪场死亡猪只的临床情况调查、剖检症状观察和对无症状猪、发病猪、濒死猪的ELISA抗体检测和病原PCR试验检测,确诊该猪场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初发期,并有疫情暴发、流行的风险。经过对该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改进,年后实现了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净化。  相似文献   

4.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笔者在江苏省6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297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病毒抗体。结果表明,2个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52%,断奶仔猪群阳性率39.1%;2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94%,断奶仔猪群阳性率89.8%。而较新猪场的种猪群阳性率28.6%,断奶仔猪群阳性率5%。  相似文献   

5.
云南禄丰部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禄丰地区部分猪群中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用ELISA方法对云南禄丰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猪蓝耳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的150份血清。结果显示:8个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30%,90.00%,82.76%,83.33%,14.70%,9.10%和3.70%;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分别是0.117,1.395。1.115,0.036,0.075,0.603,1.286和0.758,离散度分别是0.164,0.566,0.527,0.071,0.061,0.691,0.548,0.577。结果表明不同猪场的猪蓝耳病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调查表明:云南禄丰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合格,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欠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规模化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并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退出强制免疫病种后,规模化猪场的防控情况。从南阳市辖区12个县(区)规模化养殖场户采集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南阳市2019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群体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均超出农业农村部70%以上的要求。2017年,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退出强制免疫病种后,两种病的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均接近80%,能较好地保护猪群。  相似文献   

7.
<正> 1 猪病流行新动态近些年来,我国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场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易感猪群,很快涉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付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河北……东北起伏波动的传播或危害很大。其次是猪圆环病毒、流感和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战下不断的发生。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容易并发后混合感染付红细胞体后流感及呼吸系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养猪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体养殖场的存栏量越来越多,同时,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以及行业内高素质人才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以来,养猪企业在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硬件以及生物安全的执行标准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虽然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猪蓝耳病依然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在美国,猪蓝耳病病毒每年造成猪场损失大概在6.63亿美元;而在中国,猪蓝耳病暴发后带来的经济损失平摊到每头母猪身上为1 424.37元/头,可见猪蓝耳病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的防控思路,以期给各养殖企业在防控猪蓝耳病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太明 《中国猪业》2018,13(7):46-47
规模化猪场的后备种猪饲养管理关系着猪场的稳定,在生产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猪蓝耳病阳性场的后备种猪更为关键。本文就猪蓝耳病阳性场中后备种猪的防控要点做一总结,为生产实践中猪蓝耳病阳性场中后备种猪群平稳过渡进入生产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鄂西北地区46家规模化猪场采集的1 480、1 535和1 599份血清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达到强阳性的比率分别为87.0%、50.6%和77.5%;抗体弱阳性的比率分别为10.7%、17.8%和17.0%;抗体阴性的比率分别为2.0%、31.6%和5.5%。统计分析显示,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达到群体免疫合格的猪场数分别为38家(82.6%),16家(34.8%)和36家(78.2%)。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和猪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猪场免疫效果差异较大,猪蓝耳病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规范3种疫苗免疫和抗体检测计划,尤其要加强蓝耳病的有效免疫程序制定,以实现本地区有效控制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等疫病。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蓝耳病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作者在河南省5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165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旧的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98.18%,仔猪群阳性率为78.65%,而新建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63.64%,仔猪群阳性率为9.52%。  相似文献   

12.
李艳青 《猪业科学》2019,36(1):34-34
猪场从猪蓝耳病(PRRS)暴发到持续性实现断奶仔猪猪蓝耳病PCR检测抗原阴性所需时间,被称为“达到稳定化时间”(TTS)。一些因素如猪群的感染状态是否一致、是否之前猪场发生过猪蓝耳病、引起暴发猪蓝耳病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均能影响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文中对美国中西部猪场猪蓝耳病发生季节对TTS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其具有极高的传染性,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2021年中国猪病流行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猪场有87.81%处于亚健康状态,商品猪场猪蓝耳病阳性率高达90%以上,发病率高达30%~ 40%。猪场一旦感染猪蓝耳病,母猪流产率可高达30%以上,仔猪死亡率高达50%以上。猪蓝耳病以其高传播性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致使其难以防控,从而给猪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日常防控措施包括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疫苗接种预防、定期的实验室抗体水平检测和药物防治等。药物治疗基于两个核心点:提升免疫力和控制继发感染,常用黄芪多糖和杜仲提取物等提升免疫力和抗生素联合应用防治猪蓝耳病。经临床验证,联合应用已在猪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以吉林某规模化猪场药物防治前后的猪蓝耳病抗原抗体分析报告为例,阐述药物防治猪蓝耳病和定期实验室检测抗体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规模化猪场能更好地防控猪蓝耳病,在养殖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分析猪肺炎支原体(MHP)、猪鼻支原体(MHR)与猪蓝耳病病毒(PRRSV)在临床感染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从山东省规模化猪场收集的213份疑似病料进行PRRSV、MHP和MHR的检测,结合猪场的免疫背景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猪肺炎支原体免疫猪场,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显著降低,而在猪肺炎支原体非免疫猪场,猪鼻支原体与猪肺炎支原体、猪蓝耳病病毒的混合感染率极高。无论在肺炎支原体免疫场还是非免疫场,猪蓝耳病病毒与猪鼻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都超过了猪蓝耳病病毒与猪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结论]PRRSV与MHP和MHR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除猪肺炎支原体外,猪鼻支原体目前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富金 《中国猪业》2009,4(2):18-20
一、蓝耳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一)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卷土重来。自从1995年我国有猪群感染蓝耳病以来,猪群的阳性率逐年增高,2004年就有专家惊呼“全国猪场一片蓝”!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后,猪场都关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危害,忽略了经典蓝耳病的存在。今年许多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多数有蓝耳病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6.
1.1.1经典猪繁殖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卷土重来。自从1995年我国有猪群感染蓝耳病以来,猪群的阳性率逐年增高。2004年就有专家惊呼“全国猪场一片蓝”1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后.猪场都关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危害.忽略了经典蓝耳病的存在,2008年许多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多数有蓝耳病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与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规模化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二者常发生混合感染,或者因为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免疫抑制作用,引起CSF抗体水平低下[1]。CSF与PRRS抗体检测是猪场免疫监测、疾病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了解山东省规模化猪场重大病毒性疾病的抗体水平,试验采用进口ELISA试剂盒,分别对山东省不同地区7个规模化猪场分别送检的共224份血清进行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及猪圆环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7个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在20.00%~87.50%、5.00%~93.10%、38.89%~100.00%之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为0.00%~88.89%,经SPSS 19.0软件分析知7个不同猪场之间各种疾病的抗体阳性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根据以上数据对猪场四种病毒性疾病的抗体水平进行分析,为制定完善的免疫防控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规模化猪场多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脑膜炎和心包炎为特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常与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给规模化养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规模化猪场面临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0.
以蓝耳病为主要病原引发高热病的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至今养猪人仍谈其色变、心有余悸,很多猪场不知道去如何应对它。3月28日在郑州召开的2011年河南省第十五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大会上,代广军研究员指出猪蓝耳病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也是全球猪病控制上的一大难题,原因是猪蓝耳病大规模发生和流行过后,抗体水平在猪场会呈现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状态,如果管理出现失误或环境条件发生大的变化,猪群就会遭受大的应激而诱发猪病发生。为了帮助广大养殖者做好蓝耳病的防控,代研究员在大会上详细的讲解了目前蓝耳病病毒的不稳定性给猪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