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苜蓿草产量和品质诸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分析了苜蓿草产量和品质构成因地株丛密度(播种量)、施肥(N、P、K)、刈割制度,利用年限(生长年限)及形态发育的响应,阐明了协调苜蓿草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半干旱区7龄以上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退化导致的牧草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披碱草(Elymus nutan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补播对退化草地苜蓿主要农艺性状和牧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评价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补播禾草对苜蓿株高、叶茎比、一级分枝数和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补播苇状羊茅干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和无芒雀麦;补播禾草对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CA分析得出,补播鸭茅、苇状羊茅综合性状分别排第一、二位。因此,可根据不同改良目的选择不同禾草种类进行补播,苇状羊茅可显著提高退化苜蓿草地生产性能,补播鸭茅可显著改善退化苜蓿草地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3.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及耐放牧等特点,是一种最有经济价值的多年生豆科饲料作物。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苜蓿草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各地在种植苜蓿草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苜蓿的栽培与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不同牧草在黄牛瘤胃内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3只,用尼龙袋法测定六种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苜蓿草和一年生黑麦草的干物质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苜蓿草块、光叶紫花苕、大麦秸、非洲狗尾草(P<0.01),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苜蓿草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块、一年生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大麦秸、非洲狗尾草(P<0.01),且大小顺序为:苜蓿草>苜蓿草块>一年生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大麦秸>非洲狗尾草。  相似文献   

5.
以大同盆地盐碱区为典型样区,选择0,1,2,3,6,10,13年等不同种植年限人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1个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人工苜蓿草地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划分优劣,确定最优种植或利用年限。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2,3,6,10,13年紫花苜蓿草地均可提高土壤质量,其中种植10年苜蓿草地土壤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在科尔沁沙地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1~5a)苜蓿草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时(年限)空(土层)变化特征,旨在探讨种植不同年限苜蓿对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影响,为沙地苜蓿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最强,呈现出表聚性。随着种植年限增加,2种土壤酶活性都呈先增后降趋势。在0~70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小顺序为:2a5a4a1a3a;土壤脲酶活性大小顺序为:2a5a3a4a1a原生植被地。2年龄苜蓿草地根际土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1年龄和3~5年龄(P0.05);2年龄和4~5年龄苜蓿草地非根际土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1年龄和3年龄(P0.05)。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根际土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其中,种植第1年至第3年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陇中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及产量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布设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3,6,8,10,12以及14 a 紫花苜蓿生产力及其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草产量差异显著,且表现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以 8 a 苜蓿草产量最高,为12128 kg/hm2。持续种植3,6,8,10,12和14 a 苜蓿草地030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当地土壤稳定湿度值,其中12和14 a仅为9.20% 和7.14%,甚至低于作物有效水分下限。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干燥化程度加剧,但干燥化速率呈减缓趋势。综合苜蓿生产力动态和土壤水分状况,本研究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适宜的种植年限为8 a。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体内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含量(MDA)、电导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调节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其变化规律与生长年限间无明显的规律性;(2)研究的4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敖汉苜蓿的生长状况;(3)相关分析表明,苜蓿草产量与Pro、CAT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r0.85),与MDA、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r0.85)。  相似文献   

9.
邹小艳  罗彩云  徐世晓  赵亮 《草地学报》2015,23(5):1064-1067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定位站以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小黑麦(Triticale hexaploide)、燕麦(Avena sativ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草量、牧草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345.50 g·m-2,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974.93 g·m-2)、垂穗披碱草(301.75 g·m-2)和燕麦(329.60 g·m-2)。小黑麦产量是垂穗披碱草和燕麦干草产量的4~4.5倍,是黑麦草干草产量的1.4倍。垂穗披碱草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和小黑麦(P<0.05),一年生黑麦草粗蛋白(CP)含量最小。单位面积粗蛋白(CP)产量、粗脂肪(EE)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产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以一年生黑麦草最高,显著高于小黑麦、垂穗披碱草和燕麦(P<0.05)。  相似文献   

10.
6种牧草在云南黄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云南黄牛对不同牧草的降解特性,采用尼龙袋法评定了6种牧草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动态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6种牧草DM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为苜蓿草粉最高,与一年生黑麦草粉相近(P>0.05),并与依次降低的苜蓿草块、光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