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斑节对虾养殖由于受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虾病的影响,养殖难度逐年增大,养殖面积呈萎缩趋势。本文以高位水泥池为试验池塘,通过对斑节对虾的高位池养殖试验,为高位池斑节对虾的养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1993年5月中旬始,温州沿海各县因受赤潮影响,养殖对虾普遍发生严重病害,其面积之广、发病期之早为历史罕见(以往虾病高峰期为6~7月高温季节),虾病发生率高达30%,不少虾塘甚至绝产无收。为此,广大虾农不得不忍痛提早起捕,大量小规格鲜虾涌向市场。面对突发性对虾病害的狂  相似文献   

3.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温岭市上马12号、1号塘,国营育苗厂1号塘,在市水产局科技人员指导下,采用光合细菌、中草药药饵等综合措施,预防虾病,效果显著。今年4月底、5月初,浙江中、南部沿海养殖对虾相继发病、死亡,上马周围2000多亩虾塘的对虾也难以避免。而预防虾病试验塘的对虾,安然无恙地渡过了虾病关和高温期。为突破虾病难关,振兴对虾养殖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对虾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病是对虾殖业的最大危害,每年因虾病全球对虾养殖的产量减少一半,损失几百亿元人民币。1993年,由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我国对虾养殖业出现大幅度滑坡,使年产对虾20多万吨、年创汇5亿美元,成为世界养虾大国的我国对虾产业走入低谷,随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对虾养殖业,广大科技工作和虾农做了大量的科研攻关和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对虾养殖业仍没有恢复到虾病暴发流行前的水平,并存在一定的差距,虾病依然是对虾养殖业的瓶颈。本对广东省对虾养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对虾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爆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雨后特别是台风加暴雨天气,长时间连绵阴雨,养殖水体中各理化因子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①水温,对虾属于变温低等无脊椎动物,雨后淡水冲入养殖水域会引起水温变化,必然导致对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一方面消化道分泌消化酶减少,对虾不摄食,消化吸收不良,很有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自1993年在全国暴发虾病.其养殖受到严重影响,到目前为止,仍受对虾病毒病的困扰。我们营口地区一直没有放弃中国对虾养殖,最近几年,一改以前的有病治病、大排大灌的管理方式,采取以防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等措施.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对虾发病。尤其是营口地区的盖州市红旗村,自2001年养虾以来,连续4年取得成功,全村由开始的几百亩养虾池逐年增加,发展到目前的近千亩,全村均为高位池中国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近几年在对虾养成生产中先后在中国对虾、长毛对虾、草虾(斑节对虾)都暴发蔓延红腿病等病害。养虾生产实践说明,在养殖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抗高温对虾品种并不具有抗弧菌的特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邱国 《水产科技》1998,(4):26-27,31
对虾养殖从19993年全国性暴发虾病以来,虾病一直困扰养虾业的发展。发生这样严重的虾病,持续时间这样长,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突变与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对虾机体自身无法抵制,导致疾病的发生。养殖生态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虾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省承担的农业部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丰收计划项目的示范点在赣榆县宋庄乡。根据我省每年6月18日前后梅雨季节和9月下旬台风季节是养殖对虾疾病暴发期的规律,示范区和辐射区对虾养殖采取二茬虾养殖法避开虾病暴发期。第一茬对虾养殖为3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通过塑料大棚中间培育早繁苗,6月底对虾达到商品虾规格;第二茬对虾养殖6月  相似文献   

12.
<正> 因虾病蔓延使海水对虾养殖严重受挫,因而淡水养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罗氏沼虾,因其抗病力强、对水质要求条件不高而很受养殖者青睐。近两年,河北省的许多养殖单位均购进虾苗试  相似文献   

13.
了望塔     
●福建省科委建立虾病测报防治中心由福建省科委投资20万元,在该省最大连片万亩(1.5万亩)对虾养殖基地—连江县大官坂垦区,建立全省第一家虾病测报防治有偿服务中心。该项目是福建省科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爆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中最具活力的养殖产业之一。在闽南地区除有排污条件的高位池及棚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外,传统的土塘养殖目前仍然是虾类主要养殖方式。闽南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金刚虾(斑节对虾),适宜采用鱼、虾、贝混养模式。在虾塘混养合适的鱼和贝类不仅可以清除病虾、抑制虾病发生,提高虾的成活率,还可增加混养种类的收入。漳州沿海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对虾海水养殖地区之一,本文对几个对虾养殖区的不同混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海水虾塘混养方案,以供对虾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暴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确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疾病也在各地流行起来,虾病已成为发展养虾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据报道,虾病有七大类,约40种。1980年我国养殖对虾仅发现七种疾病,到1989年增加到30余种。河北省沧州地区对虾养殖生产从1983年开始起步,到1990年已形成较大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虾弧菌病多发,对养殖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弧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水体环境不良、底质恶化、虾体受机械损伤时,在对虾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弧菌病。弧菌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率可达100%,发病严重的虾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虾【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爆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  相似文献   

20.
国外的对虾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丽明 《海洋渔业》1991,13(4):186-189
<正> 对虾味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对虾养殖的收益要比其他养殖种类可贵,所以,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盛行。然而,在养殖过程中虾类产量常受疾病的制抑,另外,还因对虾具有潜伏的习性,在天然捕获时很难发现死虾和病虾,只有在大量发展养殖后才对疾病研究引起重视,据国外资料报道,国外在5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而我国只有几年的研究历史。为了克服对虾疾病,造福于养殖业者,现将国外资料报道发生在野生虾和养殖虾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原生动物和其他种类疾病的病原体和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