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生长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院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在早稻生长季节推迟,迟熟品种比例有所扩大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效唑在培育晚稻壮秧中的调控作用。使用范围晚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不一,因而对秧龄要求也不相同。秧龄30天左右的使用多效唑只能矮化秧苗,在6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初插秧的,迟配迟的秧田使用多效唑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使用适期晚稻秧田使用多效唑以秧苗1叶1心期喷施为宜,最迟不超过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粉剂200克对水100公斤喷施。秧田要求平整,喷施前要排干田水,喷药后24小时复水;喷药要均匀,防止  相似文献   

4.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增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秧苗过于矮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根据各地几年来的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必须注意以下五点:1.剂量要适宜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多效唑的喷施浓度不尽相同,使用时,剂量不可过大或过小。如剂量过大,则秧苗过于受控矮化;若过小,则壮秧效果不明显。实践表明,秧苗常用剂量(均以15%可湿性粉剂为例):早稻秧田每667平方米(1亩)用药120克,对水60公斤;晚稻…  相似文献   

5.
研究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高含油油菜秦优19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促使秧苗根系增多,降低苗高,防止高脚苗;越冬期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促进壮苗,使根颈增粗,提高抗冻性能;蕾薹期使用多效唑可降低分枝节位,增加角果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索优质杂交油菜氮肥施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纯氮20kg/667m2抽薹期叶面喷施(浓度200mg/k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27.9kg/667m2,增产达显著水平;施纯氮15kg/667m2各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2)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使硫甙含量增加1.07~3.52μmol/g饼,蛋白质含量增加0.91~2.74百分点,但对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均较小。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20kg/667m2且于抽薹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使杂交油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一、晚稻秧苗一叶一心期,每667平方米(1亩)用30克多效灵兑水100公斤喷雾,能防止秧苗徒长,移栽后返青快,可以增产6% ̄10%。二、整田时,每667平方米用1.25公斤硫酸锌作叶面肥撒施,可增产7.7%;移栽时,每667平方米用400克硫酸锌拌稀泥巴蘸秧根,可增产8.4%;在水稻灌浆期喷施0.1%硫酸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产安全,喷施初期,10%多·甲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叶斑病有防治作用;可提高籽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改善口感,其中以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9.33%;可增加产量,其中10%多·甲可湿性粉剂较喷清水对照增产6.74%,96%缩节胺、15%多效唑分别增产3.97%、3.02%。因此,花生生产应首选10%多·甲可湿性粉剂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作为调节剂。  相似文献   

9.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为加快"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浙大619"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喷施多效唑最佳时期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浙大619"采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方式,以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67m~2用药液50kg,喷施2次(于油菜株高30、40cm时各喷施1次)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为化控药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化控药剂对水稻抗倒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拔节前喷施化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能明显缩短水稻植株第二节间长度。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会降低水稻结实率,造成减产,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产量影响稍小。总体看来,拔节前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80 g/hm2对水稻株高控制效果较好且对产量影响小,可在生产实践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一)喷多效唑对土壤肥力高,大豆生长旺盛的田块,在初花期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粉剂40g加水50kg喷施,可使大豆株高降低,茎秆增粗,增产15%.  相似文献   

12.
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宜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湘西北稍早,湘中南稍迟.每667平方米苗床播种量0.6公斤.直播栽培9月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0.2公斤~0.25公斤.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15%的多效唑50克对水50公斤叶面喷施,培育壮苗.播种前施足底肥,出苗后及时间去堆窝苗,保证苗不挤苗,并注意防治病虫草害,抗旱排渍.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在绿篱化学修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丽 《现代农业科技》2010,(5):124-124,126
在大叶黄杨和小叶女贞绿篱上喷布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药液抑制新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成0.5%的药液喷布绿篱,能明显地抑制新梢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修剪,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2006,(11):10-10
油菜由苗床移栽到大田,根系受到损伤,有一个明显的返青期。如果移栽质量不高,返青期可长达10天~15天,严重影响油菜早生快发。如何缩短移栽油菜的返青期,应切实抓好以下技术措施:培育壮苗 “壮苗七分收,瘦苗一半丢”。培育壮苗是夺取油菜高产的重要环节。稀播是培育壮苗的基础,匀播是培育壮苗的关键。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以1:6为宜,每平方米苗床定苗150株~160株,二三叶时喷施多效唑1次,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克~1.5克对水10公斤喷雾,每667平方米苗床喷药液50公斤。培育苗高达到18厘米~20厘米、叶片数6片~7片、根颈粗6毫升~7毫米,且无高脚苗、无病虫危害的壮苗。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对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25%氰烯酯100mL/667m^2防效超过90%;25%多酮可湿性粉剂120g/667m^2和40%戊唑&#183;多菌灵悬浮剂100mL/667m^2防效在85%左右;59.7%咪鲜胺&#183;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g/667m^2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在60%以上。而且5种药剂在本试验药液量范围内对小麦生长和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长效药剂,笔者选用了6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井冈·已唑醇可湿性粉剂、40%井冈·蜡蚜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每667m2用60g间隔15d连续喷药2次,防效达86%以上,比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mL/667m2的防效提高23%左右。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纹枯病的防效为78.4%,比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mL/667m2的防效提高14.5%。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防治水稻稻曲病,选用6%井冈霉素?240亿活芽孢∕克Bs916可湿性粉剂、20%井岗?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1%井岗?己唑醇可湿性粉剂等7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6%井冈霉素?240亿活芽孢∕克Bs916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ml/667m2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均较好,病穗防效和病粒防效分别为90.6%、92%和89.6%、94.2%。其他药剂的防效也尚可。20%井岗?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g/667m2的防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Multi-effect triazole,MET)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种作物具有控制纵向生产、促进横向生长的作用。在杂交中稻幼苗期,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g兑水100kg喷施,能显著地矮化苗高,增加单株分蘖数,并提早分蘖成穗,叶宽、茎宽也相应增加,从而增强秧苗素质,以作为增穗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洋 《上海农业科技》2023,(2):64-65+68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沿海地区小麦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现以“扬麦16”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前、叶龄为6.5叶时喷施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50%矮壮素水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均能有效缩短小麦植株基部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的长度,降低株高,增加上三叶的叶片宽度。其中,以每667 m2喷施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50 g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且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防控莲田福寿螺的危害,选用不同杀螺剂对莲田福寿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40 g的防效最好,药后7 d、15 d防效分别为89.71%、98.25%,其药效期长,药后22 d防效为99.50%;其次为每667 m2用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50 g的防效,药后7 d、15 d、22 d防效分别为81.62%、94.90%、95.95%。防治福寿螺可采用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和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