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雨养旱作农业区,常年降水较少(400~500mm)且年际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通过对传统耕作方式与春免耕和浅耕的对比试验,该技术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最大限度地吸纳自然降水,提高降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牟丽 《吉林农业》2011,(4):173-173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节本增效的一项新的农田耕作技术,被誉为可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旱作方法,是当今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李云祥 《现代农业》2013,(11):69-7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用机械通过深松、秸杆根茬还田、免耕播种等机械作业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大量作物秸秆和根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有利于保水保土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方法的区别是:秋收后不翻地,春播前不犁田.省时省工又省钱,增产增收效益全。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随着政策和投入上支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被国家确定为北方旱作农业省区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地处黔西北,全区耕地面积101.2万hm^2,其中旱地耕地92.36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1.26%,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结合毕节地区实际,从旱地耕作模式和耕作技术等方面对旱作农业优质高效耕作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美国成功地在旱作农业区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模式,主要包括:秸秆覆盖、免耕少耕、耕地休闲轮作以及配套的施肥、机械、作物品种等技术措施。目前实施范围达到50%。据观测,该技术实施后,耕地土壤对自然降水的蓄积由102毫米增加到183毫米,蓄水量由占降水量的19%提高到40%。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07,(3):47-47
美国 成功地在旱作农业区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模式,主要包括:秸秆覆盖、免耕少耕、耕地休闲轮作以及配套的施肥、机械、作物品种等技术措施。目前实施范围达到50%。据观测,该技术实施后,耕地土壤对自然降水的蓄积由102毫米增加到183毫米,蓄水量由占降水量的19%提高到40%。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促使上党地区旱地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省成本、增加产量的基本原理。经过优化设计,确定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本地区的优化工艺模式和该工艺模式的基本操作规范,得出了该技术的推广为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此模式与传统对照模式相比,玉米增产23 2%,小麦增产18 3%,农业收入增加20%~23%。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保护性农业耕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 :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 ,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 ,改善农产品质量 ,发展农业生产。它具有保护土壤湿度 ,增产 ,减少管理的劳动力和时间 ,燃料消耗少 ,节省设备 ,侵蚀控制等优点 ,因而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深受农场主的欢迎 ,先后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应用 ,到九十年代推广率达 2 5 %以上。在中国免耕法种植技术也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研究、推广力度小 ,科技人员和农民认识、接受程度仍然很低 ,使用面积非常有限。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建立试验示范区 ,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到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 ,将是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石超 《吉林农业》2011,(4):4+3-4,3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尤其对旱作农业区的增产增收有着重要意义。阜新地区多低山丘陵,土质瘠薄,十年九春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因此,阜新地区应该依靠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旱作农业挂术,以保证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焦明亮 《新农业》2013,(15):51-52
机械化旱作农业是以机械为手段,实施旱作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理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其核心内容:一是以机械化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以蓄水保墒提高地力为核心,建立深耕、浅耕、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二是以保水为核心,采用秸秆还田、减轻土壤压实等技术;三是以  相似文献   

12.
<正>旱作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节水和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这类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缺少涵养水源的植被,土质沙化严重,降水贮存不住,加上传统耕作方法对耕地的破坏,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推广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宏观上论述了国内外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旱作农业耕作机械发展的3个阶段,探讨了旱作农业机械耕作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早作农业耕作机械系统.存此基础上,分析了适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耕作机械系统,认为我国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系统应由保护性耕作机械、节水灌溉机械和蓄水保墒机械3部分组成并应根据各地实际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14.
旱作农业是在旱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耕作技术等。发展旱作农业是充分利用我国旱区农业耕地资源、发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北旱作农业区宜采用保护性耕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农业区一直沿袭传统的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由于深耕细耙,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肆虐。近年来,传统的耕作方式受到挑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即对农田实行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6.
胡伟  荔靖 《世界农业》2005,(9):45-47
保护性耕作是适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应用的一项新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由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械深松和化学除草等核心技术组成的一项集成技术,其组成技术中的每一个单项技术的成熟度是不同的,其中有些技术或实施中必备的装备还有明显的缺陷或不足,需要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地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以延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为基础,从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入手,以扩大蓄水、有效保水、经济用水有机结合为主攻目标,对各项旱作节水技术进行深化、配套和创新,构建了旱作农业节水耕作技术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整体生产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为进一步扩大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延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便于同行们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简述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介绍旱地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示范区、集雨水窖工程+施水播种机械化示范区、小麦机械化高茬收获+玉米免耕施水播种+节水补灌机械化示范区、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种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模式。  相似文献   

19.
简述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介绍旱地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示范区、集雨水窖工程+施水播种机械化示范区、小麦机械化高茬收获+玉米免耕施水播种+节水补灌机械化示范区、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种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干旱国家之一,旱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的75%。多年来,农田干旱、地表裸露以及水土流失一直是阻碍旱作农业发展的难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耕作现状,通过分析机械化深松技术在我国东北地区应用的必要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发展旱作农业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