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219-220
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施合理、有效的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求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德育教师、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形成一个教育链。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德育由外在的道德规范向内在转化,完成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中学德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中学德育改革中,可通过树立学生主体性德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道德需要,强调学生主体性能力培养等途径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完成中学德育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德育现代化的要求。如何积极推进主体性德育,是目前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应充分认清当前德育现状和问题,积极探索主体性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高校德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多变的崭新历史阶段,使得高校德育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介与纽带的高校德育方法,划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本文分这样三个时间段:德育前正确认识,德育中实现几个转变、德育后科学评判高校德育方法,来对高校德育方法的改进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和前提;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转变观念,主动调整培养目标,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具前瞻性、导向性;要始终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充之前德育工作内容,使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人物新途径新载体,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三生教育”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三生教育为大学德育的抓手,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内在原因,认为落实学生主体性必须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必须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新时期搞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八个结合”:社会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培养共性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相结合,加强教育的自身修养与师生共同提高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群体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网络信息质量不好、网络信息淹没德育信息,小学生对网络的过分痴迷等问题。通过对网络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冲击剖析,提出通过互联网+教育,"网上"聊天,创新社会、学校、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形式等方法来对小学生群体开展德育工作。这有助于帮助小学生群体提高对网络的适应能力和交往素质,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鲁荷阳 《现代农业》2011,(11):91-92
德育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开拓创新,多途径的探索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增强青少年德育意识、养成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慎独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修养,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为代表的处世品格等多方面内容。教育者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重视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的重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观,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物理场、学习场、信息场等的启发而提出德育场的概念,把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所处的德育氛围(包括环境和教育)及其与学生自我意识之间构成的相互关系状态称为德育场。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而环境和教育都须通过学生的自我意识而起作用。加强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治理和优化,注重教育的科学性,注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如何应对个性化教育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当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 ,分析了个性化教育与高校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德育应实现从观念、内容和方式上的全面转变 ,以适应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阶段是存在“心理抵抗”期的,当前青年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大部份属于心理抵抗期学生的正常反映,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走过这一时期,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是学校德育工作乃至整个教育工作成败的标志。本文对大学生心理抵抗的特点和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研究德育艺术、改进德育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多校区办学使高校学生社团出现主导型、均衡型和独立型等几种运行模式,尤其是在校区规模、距离、学科差异条件下,德育工作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相适应的德育机制,多指导教师方式以及学生社团"核心价值—职业道德"德育体系,健全德育工作指标。充分利用新兴手段,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积极开展高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障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效率的增长,我国的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专业知识的传递,还进一步推动德育活动的稳步开展。目前,高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隐性德育的重视。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影响高校隐性德育有效性的因素,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德育工作的稳步开展,实现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8.
手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手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手机的使用在整合德育空间、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及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在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上分析了手机的使用对高校德育的挑战,进而提出应在德育理念、方法、内容、测评等方面充分利用手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及教育对象的变化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大学生理解,并自觉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于行为的任务,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方式和途径上寻找革新的突破口,而体验式教育区别于以说教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方式,运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课堂作为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具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影响力强等诸多优势,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许多局限,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切实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针对学生特征,加强德育方法改革;可以针对职业学校实际,加强德育内容改革;可以积聚多方力量,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