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姜堰市油菜种植面积占夏熟面积的35%左右,为筛选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2003年我们进行了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北方春油菜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春油菜是我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中优质双低春油菜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约占油菜面积的50%。多年来,内蒙古拉布大林农牧场科技人员对优质双低春油菜高产栽培、防杂保纯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优质双低春油菜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形成了模式化生产格局。但具体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的新形势下,优质油菜作为冬季传统优势农作物,对优化油菜品质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提供优质食用植物油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杭州市作为浙江省油菜生产的主产区之一,优质油菜的种植面积在近年中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产量水平也有提高,但与长江下游优质油菜产区、浙江省优势农产品产区定位还不相适应,与效益农业的发展、优质农产品的需要以及品质结构优化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实施产业化战略,发展优质油菜生产的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池州地区发展优质油菜的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桐庐县耕作制度、生态条件的优质油菜新品种,加速优质油菜推广步伐,我站于2005-2006年度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省优质油菜生产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优质油菜在规模化生产、良种应用和优质优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甘肃省优质油菜生产向规模化、高技术、高效益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将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标准化的推进,突出科技兴农,重点抓好4项推广技术。 1.优质水稻及其保优栽培技术。为适应市场需求,尽快提高稻米品质,上海市将实施《优质稻米三年发展计划》,按照计划,从2001年起以每年翻番的推进速度,到2003年基本实现本市稻米生产优质化。围绕计划的实施,农技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优质水稻引种筛选力度,加快优质杂交粳稻推广,研究与优质品种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建立健全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栽培技术体系。同时,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及有机稻米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2."双低"油菜及其农艺、农技配套技术。按照《2001~2003年上海市优质油菜三年发展计划》的目标要求,以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为途径,加快"沪油15"等优质"双低"油菜推广,争取到2003年实现本市油菜生产"双低"化。同时,积极开展油菜直播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农艺、农技配套技术研究,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 3.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上海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要求,为推进上海郊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配合市农艺、种子标准化委员会,进一步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种子生产技术、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标准的制订实施。2001年重点突出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等作物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即优质杂交粳稻制种技术,优质水稻抛秧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水稻直播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4.节本增效技术。围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重点开发应用水稻、油菜简化农艺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如双低油菜直播配套机械收获技术等);粮油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直接还田适用技术;种子包衣剂、新型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优质油菜育种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加拿大率先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后,世界优质油菜育种发展迅速。至今,云南省已育出适应本地生态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17个,为云南省优质化油菜生产作出了贡献。综述报道云南省优质油菜育种现状、高产优质油菜开发利用前景。今后,云南省将加快优质油菜育种步伐,采用多种育种手段,努力与国际油菜品质育种目标接轨,提高油菜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准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植物油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发展油菜生产势在必行,前景广阔。南京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具有种植油菜的区域优势。发展油菜生产,要开发双低(低芥酸、低硫甙)优质油菜,加快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商品油基地,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将油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1.
硼对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多点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证明硼肥具有促进油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常规油菜和优质油菜品种对硼肥反应在生长和产量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品质上则具有相似的反;常规品种和优质品种对缺硼反庆的差异与其叶片含硼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的差异有一致性。说明上述指标可以作为油菜耐低硼能力的鉴别依据,优质油菜品种对缺硼反应敏感,施用硼肥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土壤水溶性硼含量愈低,硼肥的增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青海省气候特点、地理优势、春油菜生产现状及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提出优质杂交油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我国北方春油菜生产区种植优质杂交油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华杂三号”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熊飞“华杂三号”是由我国著名油菜育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的傅廷栋教授主持培育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近年来在长江流域推广很快,迅速成为我国优质油菜主导良种,为充分发挥“华杂三号”产量优势,保证其优良品质,栽培上应重...  相似文献   

14.
2000年 11月下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援助项目——中国油菜改良顺利通过了由 UNDP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组织的终期评估。有关单位和代表一致认为: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优质油菜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双低油菜生产、科研、推广、加工及利用等方面的进步,同时在搞好技术扶贫以及提高妇女科技素质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UNDP及有关政府部门对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管理工作有创新,优质油菜科研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在全国油菜科技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辐射作用,表示将把项目作为一个成功范例上报联合国总部,争取联合国继续立项,支持中国双低油菜的进一步发展。 1 优质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通过实施项目,湖北、湖南、青海三省及浠水、衡阳、互助三个项目示范县优质油菜面积迅速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 ,三个示范县双低油菜面积 127万亩,比 1996年扩大了 72.3万亩,增长了 132%,浠水、衡阳县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双低化;三省双低油菜面积 3 271万亩,较 1996年增加 2 226万亩,增长 213%,其中湖北、湖南双低油菜比重达到 80%,位居全国前茅。青海也在北方春油菜产区处于领先地位。在项目带动下,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大大加快, 2000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超过 5 500万亩,比 1996年增加了近 3 500万亩,双低油菜占我国油菜总面积比重首次突破 50%。 2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技术援助促进中国双低油菜发展是项目的主要目标。 4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双低油菜科学研究,如远红外分析仪、高速离心机、芥酸与硫甙检测仪等。通过选派油菜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国际油菜科研最新成果,邀请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际知名油菜专家来华讲学,加强了我国油菜科研单位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双低油菜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项目实施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选育出了华杂 4号、华双 3号、中油杂 1号、中油杂 2号等优质油菜品种,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华中农业大学与国外合作,利用外方提供的父本选育出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 1号,在巴西、阿根廷以及我国青海、黑龙江、宁夏等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应用前景看好。目前,这两家单位还选育出 10多个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正在进行试验示范,有望成为今后主推品种。研究并制定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形成了从良种繁育到大田生产完善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油菜生产大国,总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6.67万hm^2以上(居全国第四位),产量水平较高,居全国第一位。近几年来,江苏优质油菜种植比例逐年提高,2004年秋播已达总面积的90%,但优质油菜籽商品率还很低。究其原因除了与非优质品种的“串花”混杂导致品质下降外,  相似文献   

16.
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杂3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胡虹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华杂3号系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引入信阳地区以来,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对信阳地区发展优质杂交油菜起...  相似文献   

17.
双低优质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国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策略的实施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双低优质油菜作为发展冬季农业的重点内容之一,受到普遍重视。油菜育苗移栽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复种指数,达到油、棉、粮全面丰收的重要措施。育苗移栽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双低优质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冷凉灌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和独特的气候特点,生产的油菜子脂肪含量、千粒重、出油率高,经济效益好,是北方春油菜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理想区域,已逐步发展成为本省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特别是海拔2100~2300m的区域,已成为南方优质油菜夏繁制种基地和北方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制种的理想区域。每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300万hm^2左右,每公顷产量在3000kg以上,纯收益3万元左右。祁连山冷凉灌区春油菜制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本省优质油料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省油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油菜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以提高油菜单产为目标,稳定面积,提高油菜总产量;以优质油菜为突破口,调整我省油菜的品种结构,搞好油菜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提高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以促使我省油菜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通讯》2006,(1):61-61
为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提高油菜产业的竞争力,自1996年以来.课题组开始与科研育种部门开展横向联合,不断加强国内外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的引进工作。1999年秋播,“‘宁杂一号’优质油菜新品种引进”被市科技局正式立项(项目合同编号为993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