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玉米种子的管理和贮存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玉米种子的管理与贮存技术要点,提出在玉米种子管理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加强仓库存储基地建设,做好通风管理,定期检查玉米种子的水分,保持种子的水分含量,还要预防低温冻害,合理防治病虫害,为玉米种子营造良好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气候寒冷,玉米收获时天气已经转冷,由于果穗外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一般较高。根据研究结果与实践经验,玉米水分高于17%时,易受冻害,发芽率迅速降低,此时玉米种子贮藏措施不利,极易发生低温冻害等情况,因而采取有效的方法科学贮藏,以保证玉米种子安全过冬,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玉米种子低温冻害条件的研究资料众多,由于研究者选用的材料和试验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根据研究结果与实施经验,玉米水分高于17%时易受冻害,发芽率迅速下降。因此应从收获前开始,利用北方秋季凉爽干燥的气候条件,抓好晒种降水这一关键环节,在低温来临之前将水分降至受冻害的临界水分以下,方能安全越冬。建议在实际贮藏中采取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气候变暖形成了冬季温度明显偏高,导致了越冬作物生育进程加快,冬小麦拔节期提前,冻害加重发生。霜冻是指在温暖时期(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到足以使作物遭到伤害或死亡的灾害性天气。霜冻,特别是春季晚霜冻,是主要农业自然灾害之一,冻害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突发的严重冻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5.
刘畅  陈梦龙 《种子科技》2023,(5):130-132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又称呼伦城,总面积达23.5万km2,因其具有土地规模大、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包括霜冻、热害、低温等温度条件影响,旱灾、洪涝灾害等水分条件影响和由风引起的大风天气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在气象灾害预防工作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该技术优势尤其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对温度、水分和光照都有一定要求,科学分析气象资源、合理布局和管理作物生长是推动玉米增产提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旨在提高玉米防灾能力和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6.
春季冻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气象灾害,一般为害严重,减产程度大。做好春季冻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御或补救,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春季冻害的发生春季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依据发生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7.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覆膜时期水分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205-207
为了进一步探索全膜玉米不同时期覆膜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笔者选择四种不同覆膜时期,在玉米关键生育期测定0-100cm土层含水量,研究生育期耗水、生育期降水、年降水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冬季土壤封冻到春季土壤解冻采取秋覆膜可减少27.6%的土壤水分损耗;土壤解冻到玉米播种采取顶凌覆膜的可减少16.0%的土壤水分损耗。全膜秋覆膜较顶凌覆膜生产能力提高9.27%、生育期降雨生产效率提高0.16 kg/mm,顶凌覆膜较播前覆膜生产能力提高7.44%、生育期降雨生产效率提高0.13 kg/mm。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小麦在越冬、早春期间的冻害制约着小麦产量提高,出现减产甚至绝产。小麦冻害的气候因素和生理因素复杂,本文侧重于分析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对生产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一、小麦冻害的症状1.春季冻害春季冻害是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到0℃以下所发生的霜冻危害,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早春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冻害发生较多,程度有轻有重,一般发生在2月中下旬~3月;春末晚  相似文献   

9.
2006~2007年度小麦生育中、后期,济宁市及周边地区麦田发生了较大面积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给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冻害造成有效穗数减少,倒伏造成千粒重下降。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因小麦冻害和倒伏发生的种子纠纷,现根据小麦冻害和倒伏原因的调查分析,谈一谈小麦春季冻冷害和后期倒伏与品种的关系及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性。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气候变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气温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383℃/10年,作物生长季4—10月呈现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变暖趋势。降水量除秋季呈减少趋势外,年降水、作物生长季和其他季节降水均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作物生长季降水对年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受气候变暖影响春玉米三叶期、拔节期、开花期每10年提前2~3天,乳熟期、成熟期每10年推后1~2天。而春季营养生长期每10年缩短2~3天,秋季生殖生长期每10年延长2~3天。由于气温显著升高,春玉米水分利用率呈上升趋势;气温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正效应,气温每提高1℃,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46~0.57 kg/(hm2·mm)。而降水量与灌溉区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降水量每减少1 mm,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0.19~ 0.78 kg/(hm2·mm)。随着日照时数的波动增加,春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为正效应,日照时数每增加10 h,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0.6 kg/(hm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