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旧城市文化不断碰撞相融。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能够恰当地体现现代文化及传统文化。通过探讨城市景观与古城文化的结合,充分展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临汾地区的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夏代之前的都邑性古城。通过对临汾地区和陶寺遗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探讨了陶寺古城的形成原因以及选址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至陶寺文化时期,临汾盆地由于较为暖湿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条件,区域内的新石器文化获得了持续发展。仰韶文化中晚期,我国中原地区及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均获得了快速发展。临汾地区不仅处于这一文化发达区域的中心位置,而且地处我国中原核心地区同北方和东北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同时也是我国东西向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一,由于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汾地区的区域文化优势地位逐渐显露出来。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寺文化时期,相较其他中原核心地区,临汾地区受水患影响较小,区域文化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凸显,因而成为都邑性古城兴起之地。陶寺文化时期,古城所在的黄土台地冲沟尚未下切,南河和宋村沟均为宽浅的沟谷型河流,高于平原地面的黄土台地既有利于设防又能有效规避水患,在塔儿山上游地区拥有较大汇水面积的南河和宋村沟又可以提供丰富稳定的水源,因而是营建古城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4.
在岁月的长河里,中国——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她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底蕴影响着世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三股巨大的思想力量——儒、道经过历史的演变成功的影响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质与民族特性,并且给包括园林文化在内的本民族的科学文化艺术以长久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滨水线型景观是整个景观专业类型里比较独特的一类项目。这类项目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等水利方面的基本功能,还需充分考虑城市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在保持景观生态本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投资成本,充分挖掘和提炼河道历史文化内涵。基于此,就独特的滨水线型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陈静 《南方农业》2015,(3):108-109
中国的茶文化揉合了中国的儒、道、释诸家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在现代生活中,中国人的生活和茶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有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茶艺的文化,和修身养性密不可分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传播广泛,茶的品种也有多种。茶文化与我国与人民生活及礼仪、习俗息息相联的同时,也蕴含了中华传统的哲学、人文思想,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优良传统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7.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提升特色农产品历史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促进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在提振当地农民精气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22年7月,中国农...  相似文献   

8.
蒲钰希 《南方农业》2022,(2):166-168
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经济作物类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能够完整地体现经济作物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为传承与活化农业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地区茶农业文化遗产发展,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古茶园和古丈茶产业为例,分析了湘西茶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及文化要素内涵,从民族、文化、种质、景观4个层次对湘西茶农业遗产的价值体系进行解...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文化构建能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角色和重要阵地之一。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及关系,提出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休闲绿地大小灵活、视野开阔、以绿为主、空间宜人、主题鲜明,既具有小游园对人的关怀、注重绿色景观的长处,又有城市广场开阔明快的特点,在城市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建设好城市休闲绿地,必须尊重历史,打造地方特色,在规划时要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素材,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痕迹,同时充分发挥园林小品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以绿为主,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从公民的文化权利和公共图书馆建设内涵入手,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实现公民文化权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对如何构建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新型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苏黎杰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22-123,205
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对北京长河文化景观演变进行探讨,以期发掘资源特色的深刻内涵,从而为城市湿地景观发展策略提出合理性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大拆迁、大建设的背景下,一般村落中的传统和继承往往被忽视。思考浙江嘉兴江南水乡村落传统景观的保护,分析村落景观的内涵、构成要素,提出"保护水乡文化载体及历史遗存,延续水乡村落景观的特征;分时段、分步骤建设资源节约型景观,避免大拆迁;保留村庄传统格局"等村落景观保护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内涵及宗旨,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这一片横亘在我国中西部的广泰国土,孕育了中华民族和延续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炎黄始祖,建陵于此;周秦汉唐,立国于此;古城延安圣地,倍受敬仰。黄土高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现代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古树名木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以福建省德化县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为例,探究景观价值及其营造的生态景观与景观创造特点,体现景观保护和管理务必遵循科学性和严谨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大雁塔作为西安的标志性景观,以塔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以文化为理念统筹规划构筑,从每一个广场苑园到每一处雕塑景观都充分体现了大唐文化的博采之韵。分析大雁塔休闲文化景观设计艺术,按照规划改造建设脉络,追根溯源于大雁塔及大慈恩寺,渐进于四周不同类型的广场,拓展改造于三组特色鲜明的苑园,最终形成于文化旅游不夜城之高潮,构成组群景观系列盛宴;探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休闲游赏内涵层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园林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我国的园林设计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校园环境的园林文化要注重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人文精神,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实现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将校园景观营造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绿化面积和水域的营造,还要注重与校园环境的融入,实现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体现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梅花的插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芳 《南方农业》2008,2(1):16-19
1 我国梅花插花的历史 我国梅花插花的最早记载,至少应在魏、晋之际。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单纯的生态绿化景观已难以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丰富的艺术小品和文化内涵的设计方法应运而生。雕塑艺术作为艺术小品中的一种,在美化园林景观的同时,在提升城市园林艺术价值、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