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一)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目前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一种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既满足了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是适合我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的经营要求,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3,(24)
迎新辞旧岁家庭农场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将是今后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以来,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而"家庭农场"做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凸现,实践证明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家庭农场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一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平阴县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户家庭农场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5]91号),培育一批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有良好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有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家庭农场示范场,遴选储备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项目,我市参照《福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评定办法》(闽农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8,(24)
正家庭农场,对于四川省凉山农业来说是一个新词。这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一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仅几年时间的发展,家庭农场就以"燎原"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以江苏省姜堰区为例,调查解剖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成本收益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以江苏省姜堰区为例,调查解剖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成本收益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4,(2):28-29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经过一年的发展,从经营角度看家庭农场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正阳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成员为农业生产服务对象,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经济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同时依托国家政策、新型科技、信贷扶持和农业机械化作业为一体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场所的统称.文章就近几年来彭阳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研情况,找出了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但是需要适度。一般中小型的家庭农场经营面积为80亩、45亩、10亩三种规模。由于我国各地区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不同,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滨州市滨城区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该文分析了滨州市滨城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优势,并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滨州市滨城区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该文分析了滨州市滨城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优势,并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一种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但是,我市的家庭农场仍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对发展家庭农场提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