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三仕 《农技服务》2014,(12):140-140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获得高的仔猪成活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精益求精地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项技术措施。哺乳仔猪生理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而生理不成熟,易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仔猪难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可为保育阶段提供更多数量的生长育成猪,进而生产出较多的肥育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偏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有的养猪场仔猪的成活率甚至低于65%,严重影响断奶窝重和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文刚 《新农业》2014,(8):35-36
<正>在规模化饲养管理中,猪场为了提高泌乳母猪的利用率,增加哺乳仔猪成活率,节省猪场人力和物力,经常要对哺乳仔猪进行并窝寄养,仔猪的并窝寄养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弱仔需要寄养。母猪必须实施计划配种、计划分娩,否则就会经常产出弱仔。每当母猪产13头以上仔猪时,就会出现弱仔。因为猪是多胎生物体,多胎在子宫角内相互排列,除了子  相似文献   

4.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养猪已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支柱性产业,但哺乳仔猪成活率偏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严重到影响养猪的效益,有的猪场甚至因此而倒闭。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养育哺乳仔猪,不断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高新生仔猪成活率的有效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仔猪成活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养猪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其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容易受到环境、饲喂、疫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大量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了解,目前我国饲养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散养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4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哺乳仔猪死亡率也达20%~25%。哺乳仔猪成活率较低,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中的重点。哺乳仔猪饲养管理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对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高规模化猪场保育猪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化猪场在我国越来越多,近年来保育猪越来越难养,疾病越来越复杂,猪场普遍存在哺乳仔猪疾病多、生长速度慢、健康水平差、成活率不高等问题,本人通过对成活率保持在97%以上的大型猪场的调研工作,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浅谈关于如何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几项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广大同行,特别是养殖户做好保育猪成活率的工作,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吃母乳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长短不相同,一般为30~60天.高的仔猪成活率和大的断奶重是饲养者所追求的目标,但哺乳仔猪由于其生理机能的不完善,再加上不正确的饲养管理,势必造成仔猪死亡率高和断奶窝重低.所以,养好管好哺乳仔猪的任务是:使仔猪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个体大小匀称,断奶体重大.为以后养育成繁殖种猪和养好商品肉猪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要把好的饲养管理始终贯穿于帮助仔猪过好出生关,开食补料关,适时断奶关和防止仔猪下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哺乳母猪突然换料或患病仔猪哺乳期主要通过母乳获得营养,哺乳母猪突然换料或患病会直接影响乳汁成分和品质,影响仔猪健康。  相似文献   

10.
冬季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一直是养猪业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哺乳仔猪自然生存条件受冬季环境影响,常会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所以加强冬季对哺乳仔猪的管理,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主要从母乳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能量、脂肪和蛋白质等,从而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促进仔猪健康生长发育。但在生产实践中,哺乳仔猪仅依靠母乳还不能获得生长所需的全面的营养。精氨酸是哺乳仔猪所需氨基酸中的一种必需氨基酸,而精氨基酸的缺乏可能是阻碍哺乳仔猪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就精氨酸在哺乳仔猪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2.
正哺乳仔猪皮肤、脂肪层薄,被毛较少,抗寒性差。冬季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反映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集约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哺乳期仔猪自身生理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调查,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农村农户分散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比较高,最高可达4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最多达20%左  相似文献   

13.
总结多年来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经验,规模化猪场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后备母猪的选育及能繁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体格健壮且母性好的母猪,才能在增加产活仔数的同时,哺乳出好的断奶仔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引起新生哺乳仔猪拉稀的原因有很多,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可导致生长迟慢、饲料报酬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甚至死亡。一般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发病率达50%以上,腹泻引起的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为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笔者总结了新生哺乳仔猪拉稀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仔猪应包括断奶仔猪和哺乳仔猪。仔猪具备利用饲料效率高、可塑性大、生长发育快等优势,能够提升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养猪生产过程中,断奶窝重、断奶重、缩短达到25 kg仔猪体重的时间是关键。此外,仔猪死亡会对商品猪周转和出栏造成严重影响。养猪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仔猪有良好成活率同时,不断发展数量、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断乳重对后期猪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是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仔猪在哺乳前期(20日龄之内)主要靠母乳来供给营养,哺乳后期则以补料为主。影响仔猪增重的管理因素很多,主要概括以下几个方面。1尽早吃好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高。仔猪在吃初乳时,这些特殊的蛋白质很容易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有80.0%在出生后6h被吸收,在出生后36h这种功能就消  相似文献   

17.
正猪从出生到断乳阶段为哺乳仔猪,这一时期是养好幼猪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个体重及最大的断乳窝重。只有大力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才能获取最大的断乳窝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对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十分重要,而环境控制、日粮营养标准、技术管理、预防保健、人员管理等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不可缺少的重要注意事项。一、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以强烈的黄色腹泻及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流行性广泛,由于每一个猪场情况不同,每个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严重威胁,仔猪黄痢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1~3d的乳仔猪,7d以上的乳仔猪发生此病可能性减少。发病是逐窝发病,不仅同一窝仔猪都发病,而  相似文献   

19.
<正>哺乳期仔猪吮乳不足,其无法获得充足的母乳(母源抗体),导致仔猪消瘦、生长缓慢;同时,仔猪的发病率(如下痢)和死亡率上升,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当前哺乳仔猪吮乳不足的实际难点,探寻相应防治对策,以供同行参考。一、原因分析1.母猪泌乳障碍。母猪的泌乳不足引起仔猪发育不良会导致一系列断奶后的问题,如断奶后仔猪个体差异大、瘦弱仔猪增多,低糖、腹泻、患病率、死亡率均偏高等。母猪泌乳产生障碍:一是疫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目前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一般为10%~25%。断奶前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弱胎、初生重小、受寒、挤压、哺乳不足或母乳质量不高、寄养不及时、产房环境不良以及疾病等。要提高仔猪断奶后的成活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