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农业》2011,(5):2
2011年3月,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在浙江宁波奉化市首次联合组织召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并为32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授牌。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参加会议,载誉而归。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标志着九龙坡农业的又一次提档升级。作为重庆市主城区的农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11,(5):52
重庆市扶贫办启动"引导百万市民两翼避暑纳凉"行动,以休闲避暑纳凉为主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发展迅速,助农增收效果好。据统计,截止到8月15日,100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共接待游客98万余人次,其中7天以上纳凉避暑长住游客达到40余万人次,7天以下周末休闲度假游客达到58万余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到2.386亿元,贫困农户平均增收0.93万元。50多天时间,完成了全年的农户增收计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五个到位:即推动产业到位、资金扶持到位、宣传推介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和价格指导到位。  相似文献   

3.
正(1)示范点创建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重庆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2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最美休闲乡村7个、中国美丽田园14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9个、示范乡镇17个、示范点92个;建设配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部级美丽乡村36个、市级示范村38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8个、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业》2013,(7):49
7月16日,"重庆市第二届乡村旅游扶贫避暑休闲开村仪式暨百万市民两翼地区避暑休闲活动",在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横梁村启动。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发展避暑休闲接待户1万余农户,接待床位达到10余万张,年接待能力达500余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20余亿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农户成本利润率达到120%以上,是传统农业的4倍以上。乡村旅游,已  相似文献   

5.
江蓬 《南方农业》2013,(2):28-32
截至2012年,重庆市南川区已建立农家乐350余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60家、二星级122家。开展了大有年猪文化节、石溪梨花节、铁村葡萄采摘节、中桥辣椒文化节、头渡笋竹文化节、金佛山古茶树节等农事节庆活动。2011年接待休闲旅游的人数超过38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4亿元。同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20000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40%。提出南川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建议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2年,重庆市南川区已建立农家乐350余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60家、二星级122家.开展了大有年猪文化节、石溪梨花节、铁村葡萄采摘节、中桥辣椒文化节、头渡笋竹文化节、金佛山古茶树节等农事节庆活动.2011年接待休闲旅游的人数超过38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4亿元.同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20000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40%.提出南川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建议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乡村旅游主要是度假为主,是城乡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更高层次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建筑、饮食、服饰和文化等乡村产业。基于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条件和积极作用,分析现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农业休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全国众多乡村掀起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热潮,积极性很高,但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基于此,从资源、游客、社区、投资商4个角度分析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备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南方农业》2009,3(6):90-90
11月3日,衣博网记者从农业部捉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在北京香山村举行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场研讨会上获悉,农业部将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以典型引路,进一步推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全面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3月底,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达2988户,其中农家乐2500户,休闲农庄268户,农业观光采摘园220户,休闲旅游农业营业收入125.5亿元,休闲旅游农业年接待人次1445万人次,已发展成为有质量、有品位、有规模的朝阳产业。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意见》指出,未来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阳江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条件与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整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制约瓶颈,并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为阳江市地区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整个阳江市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永贵 《南方农业》2012,(6):98-99,108
"周君记手提式旅游火锅馆"、"贝迪颐园"将代表重庆市参加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总决赛,充分昭示了当前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休闲农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深度分析,突出休闲农业发展优势","把握关键,凝聚资源要素打造休闲胜地","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抢占发展先机"多个方面阐述了九龙坡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业》2011,(6):38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目前,已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基地15个,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万亩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东温泉万亩五布柚基地等18个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二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后五年内,区级财政按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特色小镇建设资金,重点打造15个特色小镇、支持15个区级示范村建设成为特色农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的都市农业经过15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2年,已发展都市农业景点(区)数7305个,4800户经营实体,全市农家乐已上万家,从业农民工6.4万人,年接待游客约2900万人次,总营业额近72亿元。认为重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努力把都市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并提出"建立一个高规格的协调小组,编制一个高质量的发展规划,制发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文件,出台一套完善的配套政策,实施切实可行的宣传推介手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君记手提式旅游火锅馆”、“贝迪颐园”将代表重庆市参加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总决赛,充分昭示了当前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休闲农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深度分析,突出休闲农业发展优势”, “把握关键,凝聚资源要素打追休闲胜地”, “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抢占发展先机”多个方面阐述了九龙坡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的都市农业经过15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2年,已发展都市农业景点(区)数7305个,4800户经营实体,全市农家乐已上万家,从业农民工6.4万人,年接待游客约2900万人次,总营业额近72亿元.认为重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努力把都市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并提出“建立一个高规格的协调小组,编制一个高质量的发展规划,制发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文件,出台一套完善的配套政策,实施切实可行的宣传推介手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向及侧重点发生了转变。在旅游需求显著增加的背景下,不仅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更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从当前形势来看,特色旅游、休闲旅游及乡村旅游逐渐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因此,重庆市作为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应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为城镇一体化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基于此,围绕重庆市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业》2012,(9):95
一是在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每年确立2~3片,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二是利用规划区内的400平方公里的生态涵养区,以及镇域现代农业基础,发展近郊型都市农业,重点发展苗木花卉、优质果蔬生产、休闲观光农  相似文献   

19.
果旅融合是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生态宜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福建莆田万得福休闲果园为例,分析其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万得福休闲果园果旅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园区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市场定位、游客群体定位),从经济性、生态性、便利性、景观性4个原则将园区分区规划为三大休闲带(慢生活休闲体验带、劳作科普体验带、观景运动休闲带)、七个功能区(倚翠听涛、八方迎客、都市农夫、精品果园、琳琅满枝、碧波潺涓、青青山岭),再根据各分区的景观特征与游赏功能需求,设置相应的游乐项目和设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喜人、态势良好,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基于此,根据作者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评审、全国不同省份实际调研的情况,主要针对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制约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主要瓶颈是核心内容不明、规划水平不高、专业人才不够、宣传营销不力和文化内涵不足,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战略性、科学性的解决措施,即明确发展定位、彰显园区特色,回归农业本源、体验乡村本真,加强区域整合、发挥集聚效应,利用现代科技、加大营销宣传,提升文化内涵、加强文旅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