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养殖泥鳅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门路。为帮助养殖户解决好苗种紧缺问题,现将泥鳅苗种繁育、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人工繁殖1.亲鳅选择人工繁殖用的亲鳅可在临近产卵期不久采集,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培育。亲鳅来源可从天然水域捕捞、市场收购和养鳅池中选留,一般从养殖池采集为最好。采集泥  相似文献   

2.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全面论述了亲鱼的选育、繁殖、苗种培育以及成鳅的养殖和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为泥鳅养殖生产提供了一整套养殖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了泥鳅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鳅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邹聪 《农家顾问》2014,(12):41-42
亲鱼是指性腺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通过强化培育可获得优良的台湾龙鳅亲鱼,优良的亲本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决定性的物质基础。因此,亲本的培育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台湾龙鳅的亲本培育应注重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5.
唐俊  杨明举  蒋晓红  张竹青 《农技服务》2009,26(6):103-104,127
介绍了泥鳅的生活习性,并从养殖池的建造、苗种繁殖、苗种培养、鳅种的饲养管理、成鳅养殖、鳅病防治和成鳅捕捞等方面总结了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张诚  张晓玲 《新农村》2007,(5):21-21
泥鳅营养丰富,素有“动物人参”之称,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苗种繁殖(1)亲鳅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鳅4~9月分批产卵。人工繁殖鳅苗水温宜在22℃左右,选择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较多的个体作亲鳅。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  相似文献   

7.
邹聪 《农家顾问》2014,(10):50-51
<正>亲鱼是指性腺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通过强化培育可获得优良的台湾龙鳅亲鱼,优良的亲本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决定性的物质基础。因此,亲本的培育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1.亲本培育池条件池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开阔向阳,交通便利;靠近产卵池、孵化设备和鱼苗池。以667~2000平方米的长方形池塘为好,便于饲养和捕捞。  相似文献   

8.
池塘集约化养殖泥鳅,不仅投入少,见效快,劳动强度轻,而且泥鳅发病率低,生长快,群体增产幅度高。2000~2004年,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花陇村养鳅专业户赵金忠,采取人工捕捞天然野生鳅苗与人工繁殖泥鳅苗种结合,利用6670平方米(10亩)稻田养殖泥鳅,稻田育蚓(水丝蚓,俗称“红虫”)养鳅,取得显著成效。2005  相似文献   

9.
铁凌  华香 《农家科技》1999,(6):22-23
<正> 一、苗种繁育 1.亲自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苗宜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雄鳅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微弯,第2鳍条某部有一骨质薄片,集市上销售的泥鳅,粘液不多或蓄养囤积时间太久的均不宜作亲鱼。  相似文献   

10.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产卵期的天然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效果较好。采集的亲鳅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鳅要求体长12cm,体重15g以上,胸鳍上“追星”明显。雌雄鉴别的方法是:成熟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圆柱形,生殖孔外翻,呈红色。雄鳅体型细长,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茎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里下河地区邵伯湖水域的泥鳅为研究对象,探究泥鳅自然繁殖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结果表明:雌鳅性成熟系数在3~5月之间逐渐增加,6月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泥鳅主要繁殖期为4~9月,最佳繁殖期为5~6月;雌鳅规格越大其怀卵量越高,雌鳅体重大于30g时,其绝对怀卵量大于1万粒·尾~(-1),相对怀卵量大于400粒·尾~(-1);在水温21.5~25.5℃时,雌雄比例为1∶(1.2~1.5),雌鳅每尾注射催产剂用量为125 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0.3μg促黄体素释放性腺激素(LRH-A2)+0.2mg马来酸地欧酮(DOM),雄鳅剂量减半;注射催产剂后12~15h,亲鳅达到效应时间开始产卵,产卵后平均受精率为85.54%,孵化率为64.86%,催产122尾雌鳅共收获约32万尾仔鳅;初孵仔鳅全长约2mm,苗种培育30~45d后,鳅苗体长可达3~5cm,此时可进行分塘饲养或苗种销售。通过研究泥鳅的自然繁殖特性,突破其人工繁殖技术,为泥鳅规模化人工繁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泥鳅价格坚挺,养殖者日益增多。泥鳅的苗种来源一是人工繁殖苗种,二是野生苗种。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快;野生苗种成活率较低,增重较慢。如掌握了人工培育泥鳅苗种的  相似文献   

14.
任建敏 《农技服务》2011,28(4):504+510-504,510
从苗种培育、池塘养成鳅、病害防治、捕捞和泥鳅运输5个方面总结了泥鳅水体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冬 《农家科技》2006,(12):28-28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当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优良经济鱼类品种。现将其人工繁殖及养成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繁殖。①亲鳅来源与选择。亲鳅可从沟塘捕捞或到集贸市场上选购。选择的标准是:2龄以上,体型端正,色泽正常,无伤病。雌鳅选择体长15厘米  相似文献   

16.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当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优良经济鱼类。现将其人工繁殖及养成技术介绍如下:一、人工繁殖1.亲鳅来源与选择。亲鳅可从沟塘捕捞或到集贸市场上选购。选择的标准是:2龄以上,体型端正,色泽正常,无伤病。雌鳅选择体长15厘米,体重  相似文献   

17.
王廷正 《农技服务》2012,29(9):1063
从池塘清整、苗种培育、成鳅放养、成鳅饲养、日常管理及病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该研究选择体重15 g/尾以上的亲鳅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催产亲鱼400组,可获卵近122万粒,平均产卵量3 050粒/尾,繁殖水花73.85万尾,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80.5%、75.2%。同时,归纳了繁殖技术关键点,对人工繁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池塘消毒、肥水培育、苗种投放、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培育管理、鳅苗培育期敌害生物防控7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贵州喀斯特地貌黔西南州泥鳅养殖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专塘培育大鳞副泥鳅亲鳅,采用人工催情注射、产卵、授精,水泥池网箱孵化、培育等方法,催产大鳞副泥鳅5 200组,人工繁殖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在70%以上,繁育大鳞副泥鳅鳅苗2 600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