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一、小麦旺长的原因1.播种偏早。夏玉米收获后土壤墒情较好,多数农户采用了抢墒播种,集中在10月上旬播种。由于播种后温度高,麦苗分蘖早、分蘖多,个体发育快,造成叶片窄而细长,群体密集拥挤,形成田间郁闭,越长越旺。2.播种量大。一些农户对小麦品种特性掌握不准,没有根据品种特性和  相似文献   

2.
南阳盆地一般在9月中旬完成腾茬,正常年份9月底整地待播小麦.而按照该区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或春性小麦品种要等到10月20日以后才能播种,这中间有20-30d的休闲期,若改用弱冬性的小麦品种就可以早播种10d左右,这既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发生,又可弥补该区小麦成穗数相对偏少的不足.同时由于该区一些农户往往急于早播种,导致弱春性、春性小麦品种播种过早,发生冬前旺长而遭受冻害.所以,推广产量潜力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对促进南阳盆地小麦高产和小麦生产安全是一顶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品种选择不当怎么办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小麦播种过早怎么办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对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选择不当 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 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2、播种过早 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2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h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5.
<正>失误之一: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失误之二:播种过早。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冬季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播种过早、播种量偏大,或冬前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小麦冬前旺长。旺长麦苗抗冻能力下降,易发生冻害;且冬前旺长消耗大量营养,开春后劲不足,易脱肥早衰,分蘖率低,病虫害发生重。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1.1由于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容易形成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品种选择不当怎么办?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小麦播种过早怎么办?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  相似文献   

8.
20 0 2~ 2 0 0 3年度河南省乃至黄淮麦区气候特殊 ,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利弊相当。总的气候特点是播种前期干旱 ,一部分麦田抢墒或造墒播种 ,冬前出现旺长。大部分麦田播种后 ( 1 0月 1 7日以后 )持续低温 ,冬前热量不足 ,冬前分蘖偏少。 1 2月下旬和 1月上旬出现强寒流天气 (极端最低气温 - 1 0~ - 1 3℃ ) ,且低温持续时间长 ,大部分品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 ,尤其是早播的春性品种冻害严重。春季雨水多、温度低 ,小麦返青、拔节、抽穗晚 ,纹枯病发生早且重 ,白粉病、锈病发病晚 ,但上升快 ,在我省中南部地区 (南阳、驻马店、周口、漯…  相似文献   

9.
卢布  李广贤  王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6-14897
针对大穗型小麦分蘖成穗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田间试验。结合大穗型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试验结果,总结出"高肥力、早播种、窄行距、适播量、控旺长"的组合增穗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春小麦生长发育规律 1、分蘖成穗规律 生育期长的品种分蘖多,生育期短的品种分蘖少.整地质量好,播种早,播种浅(2~3厘米)分蘖多.  相似文献   

11.
由于部分小麦播种早、播量大,加之苗期气温高,导致冬前出现旺长和过苗现象,特别是一些春性品种早播,冬前已经开始起身拔节孕穗,给小麦安全越冬和抵抗倒春寒带来极大隐患,应加强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如何增加小麦的有效分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分蘖是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低位分蘖成穗率高,增加低位分蘖,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一、小麦分蘖的特点1.小麦分蘖的规律。小麦分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播种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小麦分蘖的规律是主茎长到三片真叶,主茎第四片真叶出现时,第一叶腋里出现第一个分  相似文献   

13.
小麦冬前旺长能使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且旺苗在冬前由于消耗了大量养分,本身的营养物质储备很少,春季常常生长较弱,容易脱肥。2004年秋本市部分麦田播种早,特别是部分弱春性品种播种较早,且12月上中旬温度持续偏高,小麦出现旺长现象,特安排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 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相似文献   

15.
旺长麦田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省部分地区的小麦,由于播种偏早或播后气温偏高等,致使小麦出现旺长现象。针对旺长麦田的合理调控问题,特进行了该项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洛阳市郊区古城乡东杨屯村九组科技户毛景民责任田。土质为壤土,排灌方便,试验地面积0.5亩,小麦品种为豫麦...  相似文献   

16.
小麦冻害的预防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是耐寒性较强的作物.入冬后,小麦若经过低温锻炼,抗寒能力大大增强,若未经过低温锻炼,或播种过早、生长过旺、管理粗放的麦苗,因抗寒力差,在气温突然下降时,都易产生冻害.一、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1.种植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冬季寒冷的地区宜选用半冬性或冬性品种.2.适时播种适时播种,可使小麦充分利用冬前热量资源,在越冬前长出一定数量的分蘖,扎好根系,形成壮苗.一般要求小麦播种到越冬形成2~3个分蘖,有效积温30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1.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2.播种过早。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2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对策: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每亩施碳铵15千克,必要时,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10月以来,雨水偏多,土壤墒情好,气温正常偏高。大部分农户旱茬田播种的小麦因受以往干旱年份的影响,在10月12日前后抢墒播种,而且播种量偏大,由于一播全苗,导致基本苗过大,加之气温偏高,大部分田块田间苗情呈现旺长势头。截至11月中旬,很多田块的麦苗已有5张叶片,有2个以上的分蘖发生,株型直立,叶片窄长,叶色  相似文献   

19.
<正>1.精量适期播种为防止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和麦苗旺长,一般要求冬性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亩播75千克,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末播种,亩播10~12.5千克。做到精量用种,均匀播种,适期齐苗,防好地下害虫,壮苗越冬。 2.肥水控制 发现麦苗旺长后,应及时控制施肥和浇水。对地下水位高的地块,要及时清沟降低地下水位,控制麦苗继续旺长。 3.多效唑控长 麦苗旺长能导致植株提前拔节。一般要求在主茎第  相似文献   

20.
1石家庄地区小麦冻害原因分析 1.1冬前旺苗容易受冻。播种早、秋季气温高或者越冬期推迟造成冬前积温高,导致小麦主茎叶龄大,分蘖多,形成旺苗。这类小麦分蘖节细胞糖分浓度下降,冰点增高,抗寒性下降。冬前旺苗在冬季容易受冻,冬前拔节的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