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宝鸡现有农技推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媒体运用于农技推广的可行性,提出了"互联网+新媒体"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该模式分为互联网平台推广、微信平台推广、视频推广3种方式。从运行保障、基础设施保障、政策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新媒体"农技推广模式的保障措施,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及新技术扩散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月,在科普中国微平台2016年度移动互联科学传播交流暨中国微信微博平台升级改造说明会上,农家参谋杂志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作为优秀科普传播平台成功入驻“科普中国微平台”。以“拥抱农家互联网的春天”为宗旨,从推出之初,农家参谋杂志社新媒体平台就致力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渠道,聚合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农业政策,打造农家参谋的新媒体科普品牌。作为河南省科协“科普惠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传播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以安徽农业文化遗产为考察中心,通过清博指数官网查得,安徽农业文化遗产已开始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但传播中存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参差不齐、缺专业化程度高的传播平台,农业文化遗产传播保护的内容不突出,传播形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究其原因,与安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缺专业化的编辑制作运营人员有关。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建议应建立以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的专业化新媒体平台,提高新媒体平台编辑制作与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多,农产品产量巨大。而且我国多种粮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农产品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多年将"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电商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新媒体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趋势,而电子商务已然成为农产品经营流通的必由之路。同时国家出台的关于互联网+农业政策也给新媒体平台的农产品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春风袭来万物新,经过悉心的筹备,农家参谋杂志社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呈现在关爱我们的读者面前。服务农业,助农富农,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农家参谋》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扭转期刊时效性滞后的局面,实时传播农业信息、及时报道涉农事件、精准发布市场信息。在已经投入运行微博和微信平台上,依托《农家参谋》核心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疆苹果产业面临生产成本攀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销售渠道单一、运输困难、小农户与大市场脱节等问题,新疆林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新媒体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媒体,具有交互性、传播快、平民化、门槛低、运作简单等特点,可以用于产品宣传。通过新媒体平台将种植环境及产品质量进行展示,可以提高曝光度,进而增加收益。基于对阿克苏地区果农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果农对新媒体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新媒体使用的因素中最强烈的分别是学历、政策、年龄。最后,提出了加强"互联网+农业"知识培训、增强互联网产业融合、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引进高级技术型及管理型人才等推动新疆果农新媒体使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科技的日益进步为农业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样的事业领域,为农村展现了更广阔的建设平台,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发展机遇,对当代的农业、农村、农民来说是取得光明前景的"捷径"。而新媒体新时代,需要更多的有想法、能行动的助农达人、能人志士,想"三农"发展之所需,借用网络的力量助农扶农,踏歌前行。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提出,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憧憬着能享受到"互联网+农业科技"带来的便捷,早日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为此,农业部近期出台了《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全力打造"互联网+农业科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那么,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是个怎样的平台?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为大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农业影视在传播"三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递农业经济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新媒体为农业影视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借助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加速融合,利用网络、手机、电视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农业信息传递。该文简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农业影视传播的新任务及农业影视的搭载新媒体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在"互联网+农业"的背景下,基于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和重庆农村的特点,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平台,使农业摆脱传统农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和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重庆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建成重庆"互联网+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平台,更进一步地扩大"互联网+"在农村的影响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是调整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提高农科水平的必经之路,"互联网+"这一新概念的出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平台。文章从"互联网+"与"互联网+农业"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农业技术应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以期促进现代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地区地貌广阔,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发展,新媒体在促进农业信息传播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为适应新时代潮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协同发展视域,侧重分析媒体融合对农业信息传播路径及其效应影响,并就传统媒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传播效应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就"互联网+种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在现代种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种业"的建议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种业信息化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制定完善标准(种子、服务);推进"互联网+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一批"互联网+种业"发展典型;加大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7,(18)
<正>一手创建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的余玲兵(下文以其花名天舒代替)于2014年9月离开阿里,并于2015年元月创建食材B2B平台"宋小菜",专门向中小零售商提供生鲜蔬菜采购配送和售后服务。宋小菜颠覆了谁?对于这个问题,天舒呵呵了。他告诉我业界经常将"农业"和"互联网"对立起来,"互联网+农业"一派认为,互联网是主题,要颠覆传统农业;"农业+互联网"一派认为,农业是基础根据,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7日,由牡丹区人民政府、菏泽移动携手打造的"美丽乡村"暨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启动会召开。会议对"美丽乡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据了解,"美丽乡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是菏泽移动针对"美丽乡村"建设特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开发的一款助农、扶农的信息化产品。平台融合了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农技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全国性农资电商平台全面收缩,但是区域农业互联网电商平台依靠扎实的终端渠道、精耕细作的市场操作等策略顽强的生存和发展。沈阳农帮帮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定位于东北区域的农业互联网平台。9月22日,由农帮帮联合多家行业协会、联盟单位共同举办的"2017年度互联网+农业东北区高端峰会"在沈阳市刘老根大舞台成功举办。中国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缔  相似文献   

17.
正核心提示伴随着"互联网+"的春风,在中国的最南端,一场关于农业改革的探索试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以"互联网农业小镇"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试验,试图为中国农业改革发展提供"能复制、可推广"的积极经验。2016年2月24日下午,一场名为"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研讨活动"的会议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开心农场的一间会议室召开。来自农业部、中国社科院等专业领域的专家以及众多涉农企业负责人,为海南过去8个月进行的"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出谋划策,气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金融、物流等各类社会资源,实现农业产业链去中间化,提升生产流通效率的新型农业平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早在政府倡导前,一贯先行的互联网行业几年前便开始有所行动,如今互联网+农业的部分领域甚至已是一片红海。当我们希望用互联网思维优化或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5,(18)
<正>9月,辽宁农业"互联网+"暨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辽宁农业"互联网+"行动的若干个项目平台相继落地。互联网与农业融合的各大平台,引领全行业的开放使用,为传统业务插上了互联网和信息化的翅膀,为农民营造着更多更好的信息化应用与服务的体验;引领全社会开放数据,使政府购买服务有的放矢。平台也将聚集更多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自2009年开展"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以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不断探索、总结,开创了"借助大喇叭,实现村村通;合作大企业,推广新技术;借助新媒体,交流新问题;拥抱互联网,购销一条龙;联合农干校,培养农技员;挂钩合作社,辐射养殖户"和"立足村级服务站,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农民增产增效;帮扶大型养殖企业,辐射示范现代科技,助政府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助学院探索职教新路径"的科技服务新模式,成功助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连续7年被江苏省表彰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