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声一点     
《农家科技》2011,(2):26
<正>小保姆嗓门特别大,主人叮嘱,今晚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说话务必小声一点。吃完饭,主人客人玩牌,小保姆收拾完想早点休息,于是凑近男主人耳边轻声道:"那我先睡了哈。"  相似文献   

2.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21,(1):200-203
劝酒是中国酒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今均甚为流行,劝酒的主要原因在于敬客尽兴。劝酒有术,古今劝酒多用口头语言,一类语言是甜言蜜语,正面恭维,劝客饮酒;另一类劝酒语则是反面激将,进行道德绑架,逼人饮酒。除用嘴巴言语劝酒外,也有诉诸舞蹈动作的。拒酒有方,巧舌如簧的,亦逞口舌之利,可用嘴巴拒酒;笨嘴拙舌的,坚守抱一不饮酒,始终滴酒不沾唇。  相似文献   

3.
《农家科技》2014,(6):82-82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相似文献   

4.
争强好胜,以酒量论英雄赌酒;明知他人已饮酒过量,为表敬意仍强行敬酒、劝酒.这些行为均存在逼酒故意.明知被劝饮酒者饮酒过量会导致身体受伤害甚至死亡,仍向其劝酒,主观上故意让其醉倒;明知会造成饮酒人伤害却轻信可以避免而任其醉倒,对醉酒采取放任态度.  相似文献   

5.
拜年十不宜     
1.不宜突然登门。到亲戚、朋友家 做客,应事先向主人打招呼。否则会打 乱主人的时间安排。 2.不宜失约。拜年约好后,不得随 意迟到或缺席。如遇特殊情况不能赶 约,必须及时说明原因。 3.不宜无礼。登门做客要谦虚、恭 敬、和蔼,主动与其他客人打招呼。 4.不宜带病做客。患病时尤其是传 染性疾病患者,最好勿去拜年,以免传 染他人。  相似文献   

6.
番薯的味道     
正农家乐里招待外地客人,软糯香甜的一盘烤番薯,主人说"来一块",客人随口答应"来一块",餐桌转盘转一圈,瞬间见底,满钵满碗的鸡鸭鱼肉倒是受了冷落。一家子回到乡下老家,母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吃得差不多了。母亲说"锅里还有番薯",我们都禁不住齐声还要"来一块",肚饱眼不饱,甚至还嗔怪母亲不早说,而母亲心里是怕上了番薯怠慢了儿女。  相似文献   

7.
喝白酒先烫后饮对人体有益。因为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除此还有醛,饮酒过多会引起酒精中毒。醛虽然不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但对人  相似文献   

8.
正客人饮酒身亡安徽省合肥市市民张某正值壮年,是家中的顶梁柱。然而,因为一次去他人家中做客饮酒导致永远离开了人世。张某的家人为了讨说法将对方起诉至法院。张某家人诉称,2017年3月5日晚,张某应邀去潘某家中做客,期间二人一起喝了潘某自制的杨梅酒,酒后下楼时,潘某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张某协同潘某妻子将潘某送上了120救护车,之后张某就离开了现场。  相似文献   

9.
"同敬茶圣,同修茶学,同学茶事,同游茶地,同考茶迹,同研茶史,同读茶文,同吟茶诗,同说茶人,同享茶福……"这是笔名"湖州老茶"的湖州茶人,留在网上的精妙茶语。诚如斯言,笔者深有同感。意犹未尽,加上两句:唯茶是饮,唯茶是爱。笔者不饮酒,而缘于爱茶和养身,已十多年不喝其它饮料。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原某大城市出现了堪称壮举的姜饮吧——一个专门供客人品尝生姜调制饮品的地方。想必类似咖啡厅或茶馆之类。据说,这类姜饮品品种很多.口感也不错;据说,客人云集,生意爆棚:据说网络上已经有人在讨论这个新事物……细读之下.内心不免羡慕这城市里的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饮”.口福不浅了.  相似文献   

11.
有道是"无酒不成宴",亲朋好友春节相聚更加少不了推杯换盏、敬酒劝酒。而由于劝酒惹出的祸端,自然也就屡见不鲜。那么,此类祸端应当由谁买单呢?从以下来自去年春节的案例中,或许可以找到些许答案。殷勤劝酒,同学醉死被判侵权【案例】2013年2月10日,即大年初一。常年在外工作难得回家一聚的高春明一大早便邀了8名同学,中午在当地一家大酒店"好好喝一杯"。席间,由于与刘尚涛一直关系特好,高春明虽明知其不胜酒力,却冲  相似文献   

12.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2,(2):135-137
一、客家好客与答礼(一 )客家极好客客家常年居住在深山僻壤地带 ,客人较少 ,但每逢有客人到来 ,不管什么时候 ,也不管走进哪一家 ,主人都会立即取出“茶米” ,泡一杯浓茶敬上。客家人称茶叶为“茶米” ,将茶与米等同看待 ,说明他们对茶的重视程度。客家人一则自己饮茶成癖 ,二则以茶待客成俗。来客进门先敬茶 ,品尝一番后才开始拉家常或谈正经事。正应了客家有句“喝上两杯再说”的俗语。不管是谁家的客人到来 ,客家人都会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客人一样 ,热情地接待 ,关怀地问寒问暖 ,客家人纯朴好客之风世代相传 ,吃饭时 ,家家户户则会主动各…  相似文献   

13.
陈耳东的酒量"海",到底能饮多少,他自己亦说不清。自诩酒仙,于是,叫开了。酒仙的老爹曾在白家酒馆内当过相公,后来又到我们镇酒厂里当师傅。他从不喝兑水的酒,均是摘"酒头",接一马勺,"咕咚咕咚"喝了。他们全家都住在厂子里,皆海量。酒仙在娘肚子里就深受酒的熏陶,五岁饮酒,八岁划拳。他也醉,为"熟醉",醉而不迷,照喝。  相似文献   

14.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畅饮。在我国的“酒文化”中,“劝酒”也是一个独特的环节。尤其是作为东道主,往往将敬酒、劝酒作为一种礼节。但是,同饮人不当劝酒、灌酒引发人身损害,也会产生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正> 泥巴礼:澳大利亚一些岛屿上的居民,每到客人来时,主人便拿出最好的招待礼品——一盆白色、蓝色、翠绿色的黏土。这并非戏弄客人,在当地这些黏土表示主人对客人最大的尊敬。 吻脚礼:在尼泊尔的一些地方.晚辈见到长辈时要跪下去吻长辈的脚,长辈则在晚辈头上拍一下表示还礼。 鲜血礼:非洲一些地区的土著居民每有客人登门,主人便用刀割破自己的皮肤,把象征友谊和平的鲜血作为上等礼  相似文献   

16.
南县小龙虾     
正"游在洞庭,食在南县",南县美食风味独特,誉满三湘。在众多美味可口的佳肴中,南县小龙虾令无数食客留连忘返、念念不忘。热情好客的南县人懂得,要留住客得先留住客人的胃。经过20多年对小龙虾食用、药用、种养、培育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南县人烹饪出集麻、辣、鲜、美、香于一体的30多种小龙虾美食,是宴请宾朋、馈赠亲友不可多得的佳品。  相似文献   

17.
羊头敬客     
新疆哈萨克族流行“羊头敬客”的交际风俗。新友到来,宰羊招待。吃饭时,先端上熟羊头,羊脸朝向客人的位置,然后主人请客人用刀割羊肋肉献给在座的长者。后割一块羊耳给在座的幼者,再随意割一块给自己,然后将羊头盘捧还给主人。另外,全羊是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传统佳肴。上席时,将大块羊肉放入托盘,摆成整羊形状,以羊头敬客。  相似文献   

18.
拜年的礼仪     
1.拜年的时间选择要妥当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一下讯息,避免空跑。如准备在客人家吃午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以前。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另晚餐以下午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9.
曾工的执着     
刘洋 《北京农业》2013,(19):30-31
从事农机监理工作33载的曾祥华,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却依然不知疲倦地奋斗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用他的知识与经验,培养与引领着年轻的农机监理员们,为广大农机手提供优质服务。由于农机检修技术精湛,熟悉的人都称他为"曾工程师",简称"曾工"。这不,又到了"三夏"大忙时节,就让我们看看他在忙些什么。"主人、主人来电话了、主人来电话了、主人来电话了",越来越急促的电话声音,把在单位值班的曾工从睡梦中吵醒。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谁知盘中餐?     
<正>米饭是中国人最为普遍的主食,据统计,我国13多亿人口中,有超过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经常吃到米饭。当你吃着晶莹剔透、清香松软的米饭时,是否想过米饭是怎么来的呢?"饭"煮熟之前称之为"米",而"米"脱壳之前称之为"谷",而"稻谷"就是水稻结出的种子。我们日常吃的米饭实际上来自水稻的种子。所以想要吃上米饭就得先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