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厂在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十三时在宰猪生产过程中发现一头卟啉症(黑骨病)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该猪是杂交白毛猪,营养中下,肉尸(去内脏)六十市斤,宰后感观检验,皮肤、脂肪、肌肉和内脏无异常。全身骨骼的骨密质和骨松质都是黑棕色至咖啡色,如荔枝核色或酸枝木家具色。牙齿也是呈棕色,但软骨和关节面的软骨未见色素沉着,仍是白色。脑和脊髓颜色如常,但除去脑组织后,脑腔头盖骨都是黑棕色如椰子壳色(照片略)。总之,该猪全身骨骼不论是长骨、短骨和扁骨都是呈黑棕色,有些部位的骨骼颜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贵州省各地在育肥猪中发生着一种自发应激综合征的疾病,其以在饲喂中呈现以肌肉运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宰后主要在背最长肌、半腱肌、半膜肌处发现白肌肉。外观肌肉呈苍白或浅红色,质地松软,切面因间质水肿而明显分离,放置不久便有汁液渗出。病变以肌肉组织变性、水肿、坏死和炎症反应为主,我们将其命名为猪自发应激综合征作者认为自发应激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PSS)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本型白肌肉可看成是自发应激综合征在肉质上的异常表现。我们对此问题于1983年~1987年间在贵州省镇宁、湄潭、印江县调查了1807头猪,检出病猪274头,其发病率为15.16%。为鉴别诊断,我们又进一步剖检了51头患猪,并对其中的40例病猪白肌肉进行了眼观和显微变化观察以及肌肉PH值和毛硒水平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8年4月中旬,官亭等猪场首次发生了一种以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尿液呈酱油色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共发病58头,经治疗的57头中死亡5头,其余52头全部治愈,现报导如下。1998年4月中旬,官亭某猪场1头怀孕85d的经产母猪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食欲废绝。后期可视粘膜黄染,尿液呈酱油色。经当地兽医治疗无效死亡,病程12d。5月上旬,该猪场又发现症状与上述相同的病猪3头(2头怀孕猪,1头种公猪)。在当地治疗无效情况…  相似文献   

4.
哈铁氧气厂饲养12头肥猪,其中二头75公斤左右的育肥猪一天中午吃了用装有电石的汽车运回的淀粉渣,淀粉渣已变黑色(淀粉渣呈淡白色),晚间发现二头猪顺口角流涎,呕吐,倒地,四肢发抖,体温下降、眼结膜苍白,呻吟,腹痛,很快死掉。对死亡猪进行剖检,发现胃内有大量未被消化食物,颜色异常呈黄色,胃底部粘膜大面积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呈水  相似文献   

5.
北安市猪白肌病与白肌肉在宰后检验中较为少见 ,但近二年明显增多。据统计 ,2 0 0 3北安市一个年屠宰生猪 2 6万头的定点屠宰厂检出白肌病猪 34头、白肌肉猪 4 0 7头 ,分别占该厂全年生猪屠宰量的 0 1 3%和 1 5 7%。由于猪白肌病与白肌肉的病变肌肉颜色相近 (淡红色或灰白色 ) ,病变肌肉群也较相似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等 ) ,因此在检验中较难鉴别。在近二年的猪宰后检验中 ,对猪白肌病与白肌病的鉴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1 肌肉色泽变化不同  白肌病的病变肌肉上有分散的淡红色、灰白色或黄白…  相似文献   

6.
猪气喘病是以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流行广、消耗性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笔者在1998-1999年春秋两季防疫期,应用江苏天星兽药厂生产的卡那霉素针剂(苏兽药字[96]027099)肺俞穴注射治疗猪气喘病78头,治愈率达95%以上,现报道如下。病例及治疗病例1:湟中县多巴镇二村郭某1998年4月12日晨发现25头育肥猪中,已有2头20kg猪死亡,在观察其它23头猪时发现4头70kg猪短声连咳,前肢张开,犬坐姿势,咳嗽时站立不动,直到把呼吸道内分泌物咳出、咽下、呕吐为松。4…  相似文献   

7.
1981年对民猪23头和哈白猪8头的肉质进行了测定。1982年对体重75和90公斤的民猪、哈白猪及其正、反交F_1的肉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猪在肌肉颜色和大理石纹评分、熟肉率、贮存损失、肌肉中干物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上均优于哈白猪。例如,背最长肌颜色评分,民猪没有被评为1分(异常肉色)者,而哈白猪却有16.7%;光密度值,民猪为0.937±0.064,而哈白猪为0.657±0.09,与肉色评分结果相符。大理石纹评分:民猪半膜肌得4分者为25%,哈白猪为零,但哈白猪被评为二分者占50%,相当于民猪的二  相似文献   

8.
自 1998年 2月福州市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以来 ,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欢迎。但机械化屠宰 ,常出现骨骼肌水肿、变性、坏死和炎症 ,并且肌肉呈苍白颜色、吃起来风味欠佳 ,市民们怀疑是“注水肉”而不愿购买。为此 ,我们作了大量的调查及比较试验 ,发现屠宰加工过程中 ,如果增加肉尸冷却降温工序 ,取消麻电致昏工序会明显减少减轻猪白肌肉的发生 ,提高肉品卫生质量。1 麻电对白肌肉产生的观察试验  1.1 观察方法 在市场猪肉零售摊位上 ,每天抽取 2 0头产地品种相同(福清外三元猪 )、检疫流程。屠宰后肉尸冷却降温等工序都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3日早4时许,我们在检疫生猪个体户马某的7头猪时,发现其中一头全身骨骼呈黑褐色,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肾脏呈褐色有出血点,内脏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我们认为该猪可疑,遂将其推入病猪道留验。当时我们无法判定属何种病,通过请教专家,并查阅有关资料,最终判定该猪系骨血色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长治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在市肉联厂检疫时发现1例“乌骨猪”,经诊断为猪卟啉症 (porphyria)。现报告如下。1 病例来源  2 0 0 0年 8月 7日 ,山西省长治市肉联厂在屠宰过程中 ,发现 1头全身骨骼发黑的猪。检疫人员随即将其封存 ,并对该头猪的生活史进行追踪调查。该猪系长治县柳  相似文献   

11.
1999年6月20日凌晨,笔者在宰后检验时,发现1头净重75千克猪剖膛时发出一股呛人的鱼腥味。检验结果显示,该猪的淋巴结、甲状腺、心、肝、脾、肾无异常;胃底部糜烂,肠无病变。但是,肝较正常的鲜嫩润泽;皮下脂肪、大小网膜脂肪色白而亮呈胶冻状,略带鱼腥味;肌肉鲜红且带有鱼腥味;而胃、肠却带有浓厚的鱼腥味。经查询:其养猪户以贩鱼为生。该猪常常用鱼肠等下脚料饲喂至宰杀。本例说明鱼肠及其下脚料在猪的日粮中不能占过高的比例,否则会严重地影响猪肉的质量武平县屠宰场首次检出一例猪肉及其内脏有鱼腥味的报告@陈鸣$武…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2月,我县一农户所养4头断奶仔猪在采食久炖的白菜后出现异常病状,初步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1 临床症状 仔猪在采食炖白菜20分钟后,先后开始发病。4头病猪均站立不稳,骚动不安,流涎,皮肤呈乌青色,可视粘膜发绀,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体温偏低。其中2头作无目的徘徊,1.5小时后,1头死亡。2 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1头,发现猪尸口、鼻呈乌青色,眼结膜呈棕褐色,血液凝固不良,呈暗褐色,全身血管淤血,心肌和气管粘膜有出血点,肺、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肝、肾呈暗红色。3 诊断治疗 根据病猪是食入…  相似文献   

13.
在猪的屠宰检验中,经常发现有一种猪的肉尸肌肉苍白、柔软、多水、象水浸样、并有液体流出,称之为白肌肉,也叫PSE肉。PSE肉是由于猪在宰前强烈运动,饲养环境温度升高或受电麻等原因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的肌肉变性。1调查和剖检变化1999年通过对5000头猪和2000年1月-5月份5000头猪屠宰检验后调查中发现共有135头猪为白肌肉,检出率为1.35%。宰后剖检部位可见:大多在背最长肌、半腹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腰肌和前肢肌肉群中肌肉苍白、质软,从断面流出浸液,透明度高,湿润折光性强,部分可见透明变性、…  相似文献   

14.
两性猪的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日前给猪绝育时遇到了一窝仔猪中有2只两性猪,情况如下。该窝猪共13头,有2头外观特别,均为母猪特征,只不过阴门长而细,呈细管状,向上翘,长约0.5 cm,其中1头在阴门下方两股间有1个睾丸状物,触摸感也类似睾丸,切开后,发现是1个发育不完全的睾丸,在萎缩的附睾上长着一段子宫  相似文献   

15.
裂头蚴病与裂头绦虫病在国际上被列为食品生物污染源,为人畜共患病。早在1964年我市就曾从屠宰猪体肌肉中检到裂头蚴,以后每年都有检出,近几年来检出率增高。现将我们检出裂头蚴的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肉品检验中裂头蚴的检出主要在股部肌肉检验时发现。常卷曲在一起,外观似脂肪,绿豆至黄豆粒大小,多呈乳白色,或略带黄色,因此往往不被注意。将虫体抽长,呈扁平的长带状,体表富横纹,但不分节,前端较宽,具有略膨大头节,头节上具有一个裂缝状的吸沟,虫体向后逐  相似文献   

16.
1看放血刀口 健康猪在宰杀放血时,刀口粗糙、不整齐,刀口周围有血液浸润区,呈鲜红色;病死猪肉无放血刀口或有放血刀口是平齐的,并无血液浸润区。 2检查脂肪 健康猪肉的脂肪因放血良好而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并具有正常猪肉脂肪香味;病死猪肉的脂肪由于在宰杀前没有放血或放血不完全而呈不同颜色、发红有出血点、无光泽,严重者带有氨味、酸味等异常气味。 3检查肌肉 健康猪肉放血良好,血管内无血液残留或残留很少,看上去肌肉呈鲜红色;病死猪肉因放血不全或没有放血,血管内充有大量的血液,看上去肌肉呈紫红色。健康猪肉触摸有…  相似文献   

17.
1 外貌特征 香猪体型较小,属小型猪种.背、腰微凹,四肢较短,骨头轻细,头比较小,吻端粉红色、耳朵呈荷叶状,比较薄,眼眼睛周围有一明显的无毛区,颜色基本黑色,目前已发现有白色的.  相似文献   

18.
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断奶前后的仔猪常呈急性经过。无季节性。若不急时诊治,其死亡率很高。笔者在临床上每年都要见到10~20余例病例,经急时治疗,治愈率在95%以上,效果显著。在此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2000年11月21日,沙子镇永红村毕某饲喂2窝仔猪,共计22头,于21日早晨发现死亡2头,特来求诊,经观察,发现另有12头精神不振,拱背、低头呆立,行走步态摇晃,拉稀,粪便恶臭,有5头呕吐、不食,喜欢几头堆卧在一起,寒抖。其中有3头…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报告李秀敏,祝俊杰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100088)北京市郊区某村猪场,存栏猪600头,其中种公猪4头、成年母猪100头、后备母猪30头、仔猪102头、育成猪124头、育肥猪240头。1991年4月曾发现育肥猪舍部分猪流鼻血,...  相似文献   

20.
我地区的猪水肿病早在1965年就已在普文发现,但一直未确诊。近年来流行于少数地方,呈地方性流行,死亡率很高。1983年3月,我们对勐海地区那依大队正在发生的猪水肿病进行了调查究研,结果报告如下。一、流行及危害情况流行开始于1983年2月23日,终止于同年4月11日。在261头的猪群中先后发病145头(其中大猪12头,3~6月龄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