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乡村旅游节事活动有其独特性、深度性、体验性和持续性,以乡村旅游中的节事活动发展为研究对象,选择乡村中较有民俗特点的上海金山嘴渔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渔村目前节事活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并通过对当地文化民俗的深度挖掘,深入了解渔村文化内涵,并从提升游客体验质量出发,提出一些以渔村文化为主线的节事活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节事活动形式多样、主题多元,为参与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对城市形象具有较好的塑造作用。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例,探讨洛阳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机制,指出洛阳节事活动对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城市行为识别系统以及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同时从节事活动本身、建立节事活动的新闻媒体中心传播策略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提升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节事活动是指以某一地区自然、文脉、发展战略等为基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具有塑造地方形象、吸引旅游者并促进经济发展等功能。西藏“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自2002年起至2019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通过分析梳理林芝桃花节与嘎拉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发现节事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嘎拉村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但也存在旅游收入来源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以及居民参与有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嘎拉村实际,提出民族地区借助节事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展示行为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而发展。在节事活动中展示行为的表现,形成展示艺术的专业范畴,并根源于社会生活之中。秦汉时期是中国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是华夏文化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节事活动中展示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以现有文史资料为佐证,对秦汉时期的节事活动展示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大一统"思想与"制"两方面,探讨了秦、汉朝美学思想下展示活动的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特点,以期验证展示艺术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延伸展示艺术理论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5.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该文从7个方面介绍了梅花展览的布置及梅文化活动的开展,旨在宣扬梅花文化,促进梅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梅花产业处在发展的高潮中,南方及北方都同样需要大批量的梅花接穗来满足嫁接繁殖的需求。为了确保全国各地梅花接穗需求和高质量的接穗种源供应,以及梅花接穗成活率的提高,要求接穗的水分和养分充足且鲜活,所以从梅花接穗采集到冬季接穗的贮藏就是一项重要的枝术工作。莱州市宏顺梅花种植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接穗采集到冬季贮藏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地获得了一套完整的采集冬季梅花接穗的方法,即"一种梅花接穗冬藏的方法"。该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814310.1)。"一种梅花接穗冬藏的方法"可为从事梅花事业的同行者提供参考,并对梅花接穗冬季沙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生活观念不断转变,大大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节事旅游作为一门新型的旅游理念和体系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国外节事旅游开发和运作已经形成了健全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并不断在衍生领域和一体化建设与开放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国内节事旅游文化发展而言,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需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进而提出更加完善健全的应用对策。本文对节事旅游文化资本开发和运作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推动国内节事旅游文化发展相关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梅花盆景史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在查阅大量古典文献资料与绘画作品的基础上 ,对我国梅花盆景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进行了考证研究 ,探明了我国梅花盆景流行地区的变化 ,梅花盆景制作技艺的发展以及各发展时期梅花盆景使用的梅花品种。  相似文献   

9.
浅议南京梅花及其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梅花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梅花广泛用于园林绿化、梅盆景和梅插花。 2 1世纪初叶 ,南京植梅进入鼎盛时期 ,城内、郊外形成多处赏梅佳境。南京金陵派梅盆景自然奔放 ,潇洒飘逸 ,苍劲古拙、浅奇清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梅花产品逐渐商品化 ,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渐多。在诸多的有利因素下 ,南京梅花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李星 《农业考古》2007,(6):52-54
西山庙会是江西南昌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和经济现象,各地万寿宫庙会都是从它沿袭发展而来。西山庙会习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主要与许真君崇拜有关,在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西山庙会习俗的形成、发展和在当地农业生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会展业是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奖励旅游的统称,会展业作为新兴服务业,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綦江区会展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綦江会展发展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重庆市綦江区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莱州种植梅花历史悠久,现有大量的梅花种植专业大户开始涌现。梅花生产形成产业化,仅靠农民自发种植远远不够,必须解决好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问题。为了推动梅花产业的发展,须成立梅花行业协会,订立协会章程、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并对会员优先发放梅花新品种,优先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梅花盆景的销售价格。依靠科技谋发展,获国家专利的"大杏树嫁接梅花"技术将梅花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道篱笆门,瞬间让你有了回归田园的感觉。3月25日,首农集团三元农业有限公司都市小菜园开耕节仪式在北京三元农业有限公司都市农业园区成功举办。活动的主题是"回归自然、享受快乐"。"都市小菜园"离市区不远,座落在京郊上庄水库旁,紧邻西山,风景秀丽,是北京三元农业有限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为运用,它是新时代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的重要保障。以节事活动管理实务课程的“节事活动开幕式场地布置”为例,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策略,展示课前、课中、课后实施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组织过程,总结教学效果,强调教学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梅花冰清玉洁,风姿神韵。梅花插花在我国历史悠久。以梅花为主题的插花艺术,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本文讨论了梅花插花艺术中梅花品种的选择、植物材料的选择、花器的选择、作品的命名。通过研究梅花插花艺术可以更好地宣传梅花,发展梅花插花艺术,让人们喜欢梅花插花艺术。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正经过精心组织、认真筹备,第十六届全国梅花蜡梅展览将于2018年初在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此次双梅展是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主办,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承办,光明食品集团赞助举办的全国性大型花事活动暨梅花、蜡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合作举办的方式与时俱进,新颖别致,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梅花、蜡梅相关工作者参加展览会和学术研讨会。梅花与蜡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花文化。二梅于百花之先凌寒开放,吐香绽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是园林绿化和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创作素材。近年来,梅花、蜡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正>经过精心的准备,全国第十五届梅花蜡梅展览将在蜡梅之乡鄢陵举办。此次梅展是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与许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鄢陵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性大型花事活动和梅与蜡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国内外的从事梅花蜡梅研究、栽培及文化工作的专家学者参加展览会和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梅花蜡梅产业是我国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研究和发布中国梅花蜡梅产业进展情况,对于推动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花卉统计、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研究了中国梅园的数量、规模、效益情况和梅花蜡梅苗木、盆景、切花等商品的生产、销售情况,聚焦了梅花蜡梅科研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梅花为我国著名传统花木,是百花中的珍品。它顶寒傲雪,坚韧顽强,象征中华民族的性格。花大瓣重,花期特长,从头年大寒节直至翌年雨水节。不但严冬冲天怒放,而且春天花开飘香。更有趣的是它一年之中具有梅花开两次的独特性。故称为“二度梅”(见中彩页)。经湖北省园林研究  相似文献   

20.
梅花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无锡梅园将梅花作为特色花卉观赏已有百年历史,本文通过介绍无锡梅花在种植栽培、整形修剪、品种改良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以提高观赏梅花的栽培技艺,加快梅花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梅花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推动梅花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