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林业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应该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概念进行掌握,形成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深入和科学认知,从政策、认知和制度上形成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体系,更好地促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我国在林区工作中开展了生态林业工程,生态林业工程对保护环境,预防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加剧了我国进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与发展的迫切性。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现代生态林建设已得到林业建设的广泛认可,林业工程建设成果显著,然而,林业发展与其他经济要素的碰撞也接踵而来,由此而引发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集体和个人利益矛盾,传统营林与现代营林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给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从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理解入手,详细总结了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思考意见,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那么加强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无疑可缓解这一矛盾。基于此,分析了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合理化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林业工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的造林管理来说,建立有效地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在建设过程中只有把林业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物料、人力资源和资金有机的协调起来,才可以顺利的开展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基于此作者主要结合目前现阶段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说明,同时还论述了工程造林的管理方法,希望本次研究对提高造林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建设,其中生态林业工程是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生态林业工程,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然而,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旨在研究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与发展对策,为提高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参考和帮助。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7.
白洪群 《乡村科技》2019,(10):66-67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社会建设工程,林业在维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体系和谐有序运转中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同时现代林业发展对于发展经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因此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建设富强美丽中国的目标任务。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应同样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本文首先解释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然后提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意义,接着分析目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最后给出林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维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林业工程是现阶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有效地改变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加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建立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寻求科学的发展方式,以生态平衡为目标,实现生态林业工程的最终目标。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1.1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毅 《乡村科技》2022,(3):94-96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绿化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绿化中的林业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关注.林业工程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绿化工程建设,而且直接影响生态平衡和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基于此,从林业工程技术在生态绿化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入手,阐述林业工程技术在生态绿化工程中的多方面应用,并指出生态绿化工程中应用工程技术的一些保障措...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并推动了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我国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生产的不断更新,让林业工程在建设过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根据林业工程的实际情况,对 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进行不断调整,通过利用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把林木种苗的成活率提升上去,才能确保林 业工程建设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深入分析,分析了林业工程建设的育苗方法和林 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并提出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的技术管理措施,以供大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由于中国环境污染的加剧,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的生态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林业保护是中国整个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北方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这些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中国正在实施。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安全管理建设的质量。因此,研究林业工程建设的具体技术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持生态资源与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资源系统中,林业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对于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条件.本文概述了林业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分析了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状况,最后提出了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是防御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同时,通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能够实现保障农牧业的高效稳定增长,实现整个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21-2035 年《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在各地积极开展生态林业工程 建设,注重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体现,切实增强森林草原等生态重点资源保护能力。在国家政策要 求背景下,本文围绕生态林业工程这一论点,首先针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这一基本概念展开了研究,其次针对开展生 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保护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再次,针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详细剖析,最后, 提出了可推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的几点对策。通过坚持以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生态林业建设与  相似文献   

15.
生态林是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屏障,天然氧吧。不断强化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可 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是我们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对此, 在当今时代发展下,不断完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相关制度和工作,可以有效的推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工作更加规范化、高效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也迈入 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来,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但是在具体了工作细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 我们不断去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我国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不仅是林业、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环节。现在生态林业的发展不但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并且可以美化环境。生态森林建设的目的就是在于保护、改善并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冷水江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冷水江林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对冷水江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提出着重从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建设等6个方面担供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这对林业发展战略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基于社会对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本文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基于生态建设为主的社会需求,对林业发展战略创新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也颇见成效,为了更好地实现林业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造林活动的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林业工程中造林管理的意义以及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了造林管理活动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对造林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加以阐述,以期能够使林业工程管理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造林管理的重要性,指导其科学合理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片面的注重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重生态环保工程的建设,尤其是通过打造生态林业工程来有效的缓解环境污染现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但是当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和途径,从而规避问题,推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一方面,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