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膨化米糠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单因素下加酶量、时间、温度和pH值对米糠蛋白的酶解效果,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以可溶性蛋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500IU/g,酶解时间为5h,酶解温度40℃,pH值为5.0,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35.9%。  相似文献   

2.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制备玉米活性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及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双酶水解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为1.5 h,加酶量为0.128 g,pH值为11,水解度为13.63%;胃蛋白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为1.5 h,加酶量为0.008 g,pH值为2.1,水解度为22.12%;双酶水解后水解度可达29.88%;玉米肽对自由基清除率达25.62%。  相似文献   

3.
以烟叶蛋白为原料,用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加酶量、pH值、温度、水解时间对烟叶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烟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加量30 000 U,pH值9.0,温度55℃,水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到24.719%。  相似文献   

4.
果胶酶对莲心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效提高莲心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果,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方法,研究酶解温度、pH值、酶用量及酶解时间对莲心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莲心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pH值4.5,酶用量0.6 mg/mL,酶解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莲心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1.271%。该酶法提取工艺,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提高提取效果,与传统的水提工艺(90℃、45 min)相比,莲心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提高了28.64%。  相似文献   

5.
马鲛鱼是闽南特色传统食品崇武鱼卷制作的主要原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鱼头等大量高蛋白副产物,但其加工利用率低。以马鲛鱼鱼头为材料,比较不同蛋白酶类、料液比、酶的添加量、p 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对马鲛鱼鱼头酶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该酶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酶添加量2 000 U/g,pH值7,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马鲛鱼鱼头的酶解度为16.20%±0.42%。  相似文献   

6.
以琯溪蜜柚为主要原料,研究果胶酶对蜜柚汁的澄清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澄清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澄清蜜柚汁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5%,最适pH值3.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h。在此酶解工艺条件下,蜜柚汁透光率达77.8%以上,澄清度明显提高。酶解后产品风味独特,基本保留鲜蜜柚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未经处理的荞麦饮料具有极不稳定的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利用α-淀粉酶的酶解作用,将淀粉大颗粒降解为可溶性糖,确定荞麦饮料最佳酶解工艺,以提高其稳定性。试验表明,料液比1:8,α-淀粉酶酶解温度65℃,酶添加量0.4%,酶解时间60 min为最佳酶解工艺,各因素对荞麦饮料DE值的影响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对荞麦饮料DE值的影响表现为酶解时间极显著、酶添加量显著、酶解温度不显著。此条件下生产的荞麦饮料香味浓郁、口感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开发猪血红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潜力,利用风味蛋白酶对猪血红蛋白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的乳化活性为评价指标,研究酶的用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酶解产物乳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表明,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 h,酶的添加量8 000 U/g,pH值6.0,在此条件下其酶解产物乳化活性指数(EAI)可达到21.753 3 m2/g。  相似文献   

9.
采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汉麻蛋白制备汉麻籽多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汉麻蛋白的水解度为考核指标,探讨各酶解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复合酶水解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70℃,木瓜蛋白酶加酶量0.4%(底物质量),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0%(底物质量),pH值5.0,料液比1∶5,酶解时间3 h。在该工艺条件下水解度为27.23%,与单一酶法相比,水解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蛋壳膜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通过分离提纯得到硫酸软骨素。研究木瓜蛋白酶的酶添加量、p 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硫酸软骨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制备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2.5 h,p H值8.0,酶添加量4 200 U/g;在此工艺条件下,最佳提取率为75.31%。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环境友好、提取率较高且无酸碱液等残留,适用于蛋壳膜硫酸软骨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纤维素乙醇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竹质纤维物料的酶水解效率,进行酶解工艺参数优化实验。以预处理丛生竹蒸汽爆破渣为原料,对影响纤维素酶解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酶解温度、pH、酶的用量、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比)进行实验,掌握各因素对竹子酶解的最适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优化实验,得出酶解竹纤维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初始pH 5.2,底物浓度为10%,吐温-20为0.3%,加入的酶量为35 IU/g,β葡萄糖苷酶酶活/滤纸酶比为1.0,酶解时间为48 h。优化条件确定后,利用2.5 L发酵罐进行放大验证实验,可产生30.37 g/L的还原糖,糖化率为57.49%。本实验所建立的优化条件有利于促进酶与纤维素的催化水解,为后续竹子糖化发酵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食源蛋白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活性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优化超声辅助酶解茶渣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工艺,本研究以茶渣为原料,以酶解液DPPH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逐级优化基础上,选定酶解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较好,在p H值为7.5、温度50℃、时间20 min、加酶量为400 U/g、超声功率为105 W的优化条件下酶解,酶解液对DPPH清除率达为85.36%,比对照活性提高了为31.87%。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低功率超声能有效提高碱性蛋白酶酶解茶渣蛋白效率,增加抗氧化活性肽得率,为开辟茶渣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牛乳蛋白中的致敏蛋白含量,制备婴儿配方乳。利用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在筛选出最佳酶解用酶的基础上,以胰蛋白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Centure-Composite Desig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以牛乳蛋白水解度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酶浓度、酶解时间对牛乳蛋白水解度影响显著;牛乳蛋白质水解的最佳工艺为:以胰蛋白酶为水解用酶,水解温度为54.65℃,酶添加量为0.79%,酶解时间为47.01 min。回归方程预测牛乳蛋白水解度理论值可达到20.78%,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水解度20.74%,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2%。说明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出胰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最佳工艺,为婴儿配方乳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一种适宜中老年人食用,具有益生元功效的银杏早餐营养粉固体饮料的工艺及配方。以银杏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薏米、脱脂奶粉、红枣及山楂,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各原料的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且加入一定量的低聚木糖,以白砂糖作为甜味剂,麦芽糊精为稳定剂,探究最佳添加量。最终得到银杏早餐粉最佳配方为:银杏36.4%,薏米12.1%,脱脂奶粉18.2%,红枣6.0%,山楂6.0%,低聚木糖2.5%,白砂糖9.1%,麦芽糊精9.7%;同时,水的最适冲调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5.
以欧李仁蛋白为底物,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进行分步复合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其分步复合酶解的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酶添加量为1.5%(基于底物蛋白质的质量),温度50℃,pH值10;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5%,温度40℃,pH值7;酸性蛋白酶添加量5%,温度50℃,pH值5。分别水解30 min,经这3种酶酶解后其多肽质量浓度可达27.566 1 mg/mL。  相似文献   

16.
以蜜蜂蜂蛹为原料,研究蜂蛹蛋白质酶解工艺,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蜂蛹蛋白质最适条件为:酶解温度为60℃,酶用量为1.5%,酶解时间1.5 h,pH值为8.0,料水比为1∶8,最适水解条件下,水解液中的氨基氮质量浓度为1.526 mg/mL;中性蛋白酶水解蜂蛹蛋白质最适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用量为2.0%,酶解时间为1 h,pH值为7.5,料水比为1∶6,最适水解条件下,水解液中的氨基氮质量浓度为2.068 mg/mL;最优水解酶是中性蛋白酶;双酶水解蜂蛹蛋白质的最适条件为:总酶量为2.0%,酶量比为1∶2,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为2 h,最适水解条件下,水解液中的氨基氮质量浓度为1.889 mg/mL。双酶同时水解的效果不及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7.
以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双酶复合水解罗非鱼下脚料的方案,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最适酶解工艺参数为先在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0℃,加酶量10000 U/g,pH值9.5,底物质量分数6%条件下水解;再在胰蛋白酶在温度37℃,加酶量10000 U/g,pH值8条件下水解100 min。此工艺条件下罗非鱼下脚料水解度、水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48.26%和41.46%。  相似文献   

18.
双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氨基酸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利用蚕蛹资源,研究双酶水解蚕蛹蛋白的最佳条件,考察影响酶解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新鲜蚕蛹经漂烫、提脂、酶解、调配等工序制成蛋白饮料的工艺条件,消除了蚕蛹蛋白的褐变和凝沉现象。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酶解蚕蛹蛋白的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进行实验与结果分析,以确定双酶水解蚕蛹蛋白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白酶:pH 7.0,温度为45℃,酶解时间5 h,酶用量为1 g。木瓜蛋白酶:pH 6.0,温度为70℃,酶解时间4 h,酶用量为1 g。结论胰蛋白酶加入到木瓜蛋白酶酶解蚕蛹蛋白过程中,可使酶解液中氨态氮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经检验产品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指标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氨基酸饮料中总糖(以蔗糖计)含量为14%,酸度(以柠檬酸计)含量为0.68 g/L,其产品符合饮料的理化检验及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