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博  李靖  王静 《中国农学通报》2023,(18):142-150
为有效缓解来自人口、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压力,发展植物工厂非常重要。智慧植物工厂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如何将机器学习应用在植物工厂中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使植物工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通过将机器学习与作物表型研究相结合,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并应用到生长环境监测中(病、虫、草、旱涝、营养等),及精准调控植物工厂室内环境及营养液智能调控等方式中,解决好中国植物工厂成本高、作物产量低的问题,助力植物工厂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植物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人工湿地设计与施工时更好地确定植物类型,在分析中国目前人工湿地植物的主要应用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类型、湿生类型、陆生类型的人工湿地植物分类新方法。同时,对人工湿地不同植物品种和不同季节的去污效果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分析出人工湿地植物研究存在着应用的植物种类少、景观价值低、受环境影响大、二次污染、植物净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了解的5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研究发展的3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密闭式植物种苗工厂的设计及其光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闭式植物苗工厂具有节能、环保、控制精度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利用不透光的绝热材料建设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设计开发了高精度的环境控制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优化的物理环境。研制了种苗繁育LED光环境调控装置、光照距离可调式荧光灯板,有效地改善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环境,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通过对环境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以及相关的生物学试验,为密闭式植物工厂以及人工光源在育苗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LED、荧光灯与自然光条件下黄瓜育苗对比试验表明LED光环境下植株生长速率高于其他处理,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LED在植物工厂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LED发光效率不断提高,LED光源在植物栽培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该文综述了LED在植物工厂中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LED光源特性、光源系统的开发以及LED在植物栽培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对LED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密闭式人工光植物工厂(以下简称"植物工厂")是使用保温不透光材料作围护结构、最小化室内换气次数、采用荧光灯等人工光源为植物提供光照的新型设施园艺栽培设施。植物工厂内一般配备装有人工光源的多层栽培架、空调、CO2施肥系统、循环风机、营养液系统以及环境控制装置等设备,可用于生产高质量的种苗、叶菜或附加值较高的中草药等植物。植物工厂建造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届农业照明发展论坛暨广东现代农业(植物工厂)应用示范基地挂牌仪式日前在佛山举行,该基地内的微型植物工厂采用LED植物光照系统成功培育出叶菜。植物工厂是用高科技打造的现代农业生产系统,通过LED照明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相互结合,实现环境因子和水肥管控的一体化与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讨植物工厂在何种种植规模及投资比例下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效益,为植物工厂产业推广与发展提供技术经济的量化分析参考。基于已建植物工厂实际工程投资造价及运维成本分析,选取建设成本、运维成本、光电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内部收益率5个植物工厂建设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植物工厂相关建设规模分析不同种植规模植物工厂建设优化方案,在理想状态下采用指标扩大法对不同种植规模方案的植物工厂进行成本效益概算及修正,通过熵权-TOPSIS模型进一步测算并选取种植规模与经济效益最优方案,经TOPSIS模型对推算数据测算结果所得,标准化贴近度中种植面积为3000 m2的植物工厂与最优解距离最近,因此可得结论为植物工厂的收益情况并非是种植面积越大越优,主要与实际种植方案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以及运营建设方案相关。  相似文献   

8.
植物人工种子包被与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文国  王胜华  陈放 《种子》2006,25(2):51-57
本文综述了自人工种子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在人工胚乳材料、人工种皮包被技术以及储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海藻酸钠包被体系的发展和ABA在植物繁殖体干燥前处理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物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和免疫测定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展望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促进人工鱼巢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渔业资源增殖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综述了国内外人工鱼巢养殖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系统汇总了国内外不同类型人工鱼巢在渔业资源增殖中的研究实例,阐明了人工鱼巢养殖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并对国内外人工鱼巢的类型、构造、材质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人工鱼巢的选址、建设、管理等要求,展望了人工鱼巢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人工鱼巢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植物转基因技术开辟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近年来,随着植物反应器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日趋成熟,以玉米为分子工厂合成一些高价值产品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就以玉米为植物反应器,用其生产糖类、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生物酶、疫苗、抗体等各种高价值分子代谢物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分子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日,“智能化植物工厂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举行。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将“智能化植物工厂”高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十二瓦”863计划。  相似文献   

13.
人工种子研究简析合肥经济技术学院(230052)郭俊成,程晓蕾1人工种子的概念与发展所谓人工种子,就是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室内无菌条件下离体培养,形成胚状体,再将其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人工胚乳)和具有保护性的外壳(人工种皮)...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种子技术是近年来在植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技术,它在快速繁殖无性系、基因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人工种子技术诞生以来,已在芹菜、苜蓿、胡萝卜、雍菜和一些林木植物上有人工种子研制的报道.甘薯的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是当今农业上应用比较成熟的生物技术,而关于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制脱毒甘薯人工种子对提高甘薯脱毒苗的繁殖倍数、促进脱毒甘薯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的制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是影响全世界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时即对植物形成低温胁迫,主要是冷害和冻害。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酶活性、膜系统、细胞失水等,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甚至是细胞死亡。目前对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相关研究较多,也是发展较快的一项领域。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植物抗寒性研究的方向不断更新,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被应用于鉴定植物抗寒性鉴定上。本研究主要从低温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细胞结构、光合特性、分子生物学四个研究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植物抗寒研究做出展望,为今后植物抗寒研究提供方向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植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雄性不育在植物中普遍存在,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已广泛从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植物雄性不育进行了研究。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相应研究技术不断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中,为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解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认为植物雄性不育与一些蛋白质的表达上调、下降、缺失或者一些蛋白的新增表达有关,这些蛋白质分别参与了代谢、转录、信号转导、蛋白质合成、淀粉合成、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并指出了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上的不足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的适宜光照强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适于高附加值植物尤其是珍贵药用植物的大规模/低成本化生产,其环境调控对珍贵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笔者研究探索在控制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周期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找到铁皮石斛组培阶段在人工光可控环境下的适宜光照环境。鲜重约300mg的铁皮石斛单腋芽作为外植体在温度24±1℃、湿度65±5%、光周期12h/d、及光期CO2浓度800±50μmol/mol的环境条件下,设置光照强度为37、68、92、120μmol/(m2·s)的4组试验区,并使用容积为380mL的方型聚碳酸酯组培容器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中培育92d。组培容器的顶部留2个直径为10mm的圆孔覆盖高分子透气膜用来与容器外进行气体交换。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性在光照强度为68μmol/(m2·s)时最佳,超过92μmol/(m2·s)时呈现明显的光抑制;多糖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超过92μmol/(m2·s)时呈下降趋势,但是68和92μmol/(m2·s)光照强度试验区的多糖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内培育的适宜光照强度为60 ̄70μmol/(m2·s)。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京鸭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3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次技术委员会暨设施园艺高端技术论坛”干11月1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农业部规划设计院、  相似文献   

19.
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该技术与其它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些新技术,如: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基因组原位杂交、原位PCR技术等。综述了这些技术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关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1997,13(5):34-35,38
介绍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史,评述了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各路主要的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讨论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