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内外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养殖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粪肥分类、标准及粪肥农田利用主要技术,重点分析了粪肥还田对农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影响及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水平,概述了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还田的主要机械设备,并针对粪肥还田技术创新、监测体系、环境与安全风险和还田补贴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猪当量法和求和法分别计算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情况下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秸秆还田对畜禽养殖发展潜力与产业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猪当量法,求和法计算的黑龙江省粪便排泄量和粪便磷养分供给量分别提高37.5%、28.5%,氮养分供给量降低28.8%;畜禽粪污氮土地承载力提高40.4%(不还田)和9.4%(还田),磷土地承载力降低22.1%(不还田)和8.4%(还田)。秸秆还田后,全省氮、磷土地承载力分别降低70.1%、67.7%(猪当量法)和76.7%、62.0%(求和法)。在还田和不还田情况下所求得全省氮承载力指数分别为1.23、4.10(猪当量法)和1.34、5.76(求和法),全省磷承载力指数分别为1.60、4.94(猪当量法)和1.46、3.85(求和法)。秸秆不还田情况下,2种方法计算的所有市(地区)养殖量未超过最大养殖量(以氮和磷为基准的土地承载力);秸秆还田情况下,鹤岗市、绥化市、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氮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及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磷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猪当量法),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氮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及齐齐哈...  相似文献   

3.
基于氮平衡的公安县畜禽养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公安县地处的洞庭湖水系敏感区,为实现区域内种养结构平衡,以《公安县统计年鉴2017》为基础,对区域内作物生长对氮养分的需求量、区域内化肥使用为作物生长提供的氮养分供给量、秸秆还田为作物生长提供的氮养分供给量、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分析,采用修正后的氮养分平衡法评价畜禽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公安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为11.56头/hm~2(猪当量),单位面积实际畜禽量为9.17头/hm~2(猪当量),小于单位面积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畜禽养殖环境压力较小;公安县单位面积畜禽养殖氮污染量为125.77 kg/hm~2。其中,孟家溪镇、杨家厂镇、夹竹园镇分别为226.06、183.88、179.65 kg/hm~2,均超出了欧盟限制标准(170.00 kg/hm~2),其他乡镇均在欧盟限制标准以下;公安县畜禽养殖污染风险为0.79,但各乡镇差别较大,介于0.31~7.69。其中,夹竹园镇畜禽养殖风险最大,为7.69,闸口镇、斗湖堤镇畜禽养殖风险分别为1.85、1.70,存在一定风险,其他乡镇畜禽养殖风险均小于1.00,畜禽养殖对环境来说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算2018年东北地区农作物粪肥氮、磷养分需求量以及粪污和秸秆氮、磷养分供给量,比较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情况下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畜禽养殖发展潜力,为优化东北地区农牧业生产布局、实现种养平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18年东北地区畜牧业养殖规模折合为10392.02万猪当量.秸秆不还田情况下,东北地区畜禽粪污氮、磷...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处理污染物的现状,以“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或污水”、“畜禽养殖污染”、“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和“抗生素基因”等为关键词,搜索ISI web of knowledg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对2007—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及ARGs等;2)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且具有较可观的应用前景,但其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仍需要深入探;3)研究发现人工湿地综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能力以及评价人工湿地运行效能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本研究可为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粪便成分调查及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采样及测试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主要畜禽养殖品种粪便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Pb、Cd、Cr、Cu、Zn、Hg、As等重金属的含量,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2008年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粪便总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安徽省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中纯氮、磷、钾养分的排放量分别约为113 235、58 441和80 573 t,相当于24.62万t尿素、111.59万t过磷酸钙和16.18万t氯化钾,以总氮量计算占安徽省耕地最大氮承载量的18.20%。Pb、Cd、Cr、Cu、Zn、As等重金属的产生量分别为72.59、2.30、125.97、977.96、1 123.98、32.67 t,Hg为171.41 kg,畜禽粪便长期大量施用于农田存在着一定的重金属累积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夏规模养殖场奶牛、肉牛、生猪、蛋鸡、肉鸡5种畜禽的16个粪便样品、8个堆粪样品、9个有机肥样品,奶牛场、猪场4个干湿分离粪渣样品和5个液体粪污样品的化验分析,测定了样品中常规养分含量,常量、微量元素含量,重金属和稀有元素含量,抗生素残留量等.结果显示:宁夏规模养殖场奶牛、肉牛、猪、肉鸡、蛋鸡粪便、堆粪、粪渣及生产的商品有机肥均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常规养分和铁、铜、锌、锰、镁、钙等常量、微量矿物质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资源.其所含的全盐量、重金属含量对照《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肥料中,畜禽粪便的砷、铜、锌含量限值和宁夏规模养殖奶牛、肉牛、生猪、蛋鸡、肉鸡粪便、堆粪、有机肥中砷、铜、锌含量测定值对比,重金属砷的含量远低于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的限值,猪粪便和堆粪中铜的含量超过了水稻、蔬菜限值标准;奶牛场堆粪中锌的含量超过蔬菜和水稻的用肥限值标准.宁夏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干物质中含有多种抗生素,含量最高值为奶牛场有机肥样品,其干物质中土霉素质量比为15.83 mg/kg,其他粪便样品干物质中多种抗生素含量普遍低于0.1 mg/kg,查阅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比均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生的畜禽粪污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实现养殖粪污变废为宝、资源化循环利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围绕近年来畜禽养殖场肥水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畜禽养殖场肥水的特性、阐述了肥水还田消纳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从肥水还田的技术规范、环境安全风险、处理利用成本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源于饲料重金属添加剂和兽药残留污染的畜禽粪尿大量产生,使养殖废水中抗生素、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当前养殖废水中抗生素与重金属来源、污染现状、生态环境危害及修复技术,针对抗生素、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还相对缺乏的问题,提出将植物修复与微生物修复结合起来,以及将物理吸附、化学氧化与生物修复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建绿色高效的养殖废水处理体系,为今后探索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废水的修复技术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采样及测试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主要畜禽养殖品种粪便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Pb、Cd、Cr、Cu、Zn、Hg、As 等重金属的含量,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2008年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粪便总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安徽省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中纯氮、磷、钾养分的排放量分别约为113 235、58 441和80 573t,相当于24.62万t尿素、111.59万t过磷酸钙和16.18万t氯化钾,以总氮量计算占安徽省耕地最大氮承载量的18.20%.Pb、Cd、Cr、Cu、Zn、As等重金属的产生量分别为72.59、2.30、125.97、977.96、1 123.98、32.67 t,Hg为171.41 kg,畜禽粪便长期大量施用于农田存在着一定的重金属累积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11.
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农用之环境安全风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畜禽粪污沼液是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的残留液。中国沼气工程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畜禽粪污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的产生量随之增大。畜禽粪污沼液属于污水的一种,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的安全消纳或治理已成为当前中国农业源废弃物污染防治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畜禽粪污沼液还田消纳作为一种沼液处理的主要方式,即沼液未经过无害化处理而直接还田。然而,由于畜禽粪污中多种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和抗生素类污染物)可在沼液中残留,且大多存在不同程度超出国家水质安全标准,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本文收集了最近十几年来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的研究数据,分析了猪、牛、鸡饲料和粪污中重金属等污染元素和抗生素的含量,评估了粪污沼液还田对土壤质量、农田水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畜禽粪污沼液存在水质严重超标。如畜禽粪污沼液中检出Hg、Cd、As、Pb、Cr、Cu、Zn和Cl大多超出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且超出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V类水质标准。此外,畜禽粪污沼液中还检出多种抗生素残留,其中以四环素类较其他类抗生素浓度为高,且高出欧盟医药产品评估局(EMEA)规定的水环境抗生素阈值(10 ng·L-1)。(2)畜禽粪污沼液农用存在农地污染风险。如施用沼液的土壤中检出Cd、As、Pb、Ni、Cr、Cu和Zn等均有不同程度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另有研究报道,连续6年施用沼液的土壤中检出多种抗生素类兽药残留,其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量最高(分别约为3.9和14.3 mg·kg-1),已超过国际兽药协调委员会(VICH)规定的土壤中抗生素残留允许限量(0.1 mg·kg-1)。(3)畜禽粪污沼液农用存在农产品安全风险。如施用沼液的作物中检出多种污染物(如蔬菜中Cd、Pb、Ni、Cr、Zn、As和粮食作物中Zn、As等)累积量存在不同程度超出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6.1—2001)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鉴于当前畜禽粪污沼液不达标还田利用存在环境安全风险,以致农产品中多种污染物超标,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沼液的无害化处理使其达标还田对于确保土壤、水体及农产品安全势在必行。为此,加强沼液中多种污染物的协同去除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确保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瓶颈之一。基于微藻培养的废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解决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利用废水中的营养元素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质产品,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简要概述微藻对畜禽养殖废水中碳、氮、磷、抗生素、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机理,重点综述了微藻藻种、废水预处理方式、培养条件、培养系统类型、藻-菌共生系统等因素对微藻净化畜禽养殖废水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高效藻种的筛选和开发力度,力争筛选出更多具有应用潜力的藻种,丰富微藻种质资源库;应针对不同类型废水开发出对应的复合藻-菌剂产品;应注重微藻下游产品开发,实现畜禽养殖废水到生物质产品的转变,形成绿色循环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收集2018年连云港市畜禽养殖量的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排泄系数,对连云港市主要畜禽粪尿的产生量进行估算,并参考畜禽粪便土地负荷警报值分级,对连云港市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连云港市主要畜禽粪尿排放总量为637.46万t,其中东海县畜禽粪尿排放量最高,占全市总量的34.37%,其次是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和市辖区;生猪粪尿产生量最高,是连云港市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鸡和牛;对污染风险评价发现,连云港市各县区的耕地畜禽粪尿负荷均低于畜禽粪便还田限量值,连云港市畜禽粪便对耕地负荷的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畜禽养殖由散户向规模化集中养殖转变后,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严重。畜禽粪便中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为了加快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笔者首先分析了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带来的风险,然后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几种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我国目前对畜禽粪污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除臭和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有厌氧发酵和肥料化利用,也有将畜禽粪便气化后作为能源利用的尝试,但因能源化利用成本较高而难于推广;肥料化利用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应用效果显著。笔者着重阐述了畜禽粪便堆肥技术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并提出今后应着重解决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问题,加强鸡粪、鸽粪、猪粪、牛粪等不同来源有机肥的系统性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畜禽粪便堆肥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及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模化养殖畜禽类粪便中会含有多种抗生素类药物残留和重金属元素,对其在农业中的利用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状况,总结了我国抗生素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在畜禽粪便中的来源、残留及其复合污染特征,概述了这两类物质在畜禽粪便堆肥处理过程中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养殖畜禽类粪便中会含有多种抗生素类药物残留和重金属元素,对其在农业中的利用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状况,总结了我国抗生素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在畜禽粪便中的来源、残留及其复合污染特征,概述了这两类物质在畜禽粪便堆肥处理过程中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海南省各地区农用地环境污染风险程度,分析海南省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基于海南省2017年养殖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和农作物籽粒比,计算海南省畜禽粪尿和秸秆中氮磷钾养分总量;分析海南省各市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和环境污染风险系数,计算不同还田比例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结果表明:海南省2017年畜禽粪尿总量为1 110.9万t。畜禽粪便全部还田时,海南省养殖承载力为6 751.5万头猪当量。定安县和海口市农用地污染风险较大,分别为0.98和0.81;海南省秸秆和畜禽粪便氮磷钾养分总量为14.5万t,当还田比例分别为1/3、2/3和100%,有机肥替代潜力分别为4.2%、7.1%和14.1%。研究表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暂无污染风险,且具有较大养殖空间和替代化肥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炭后固碳量、养分量及田间施用潜在风险,选取了牛粪、猪粪和鸡粪为主要畜禽粪便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对其产率、碳含量、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分析,结合畜禽粪便产量数据,估算了畜禽粪便转化生物炭后固定碳的量和养分的量,并对其田间施用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我国2015年主要畜禽粪便总产量达到1.90×109t,其全部转化为生物炭后,固碳量达到3.51×10~8t,相当于我国约17.2%的碳排放量;此外,固定的总养分量为1.73×108t,氮、磷(P_2O_5)和钾(K_2O)分别占总养分的32.6%、46.8%和20.6%。然而,畜禽粪便生物炭中Cu、Zn和Cd的含量超标严重,特别是猪粪生物炭中Cd的含量高达34.36 mg·kg~(-1),超标极其严重不能直接还田。研究表明,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炭是一种有效固定碳和养分的方法,但也存在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环境风险,需对其作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9.
浅谈黄河三角洲地区畜牧业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河三角洲地区畜牧业污染主要是畜禽粪便中的氮、磷、重金属元素,多种畜禽传染病病原、寄生虫及粪便中易挥发的有害气体等。积极发展种草养畜,促进草食动物发展,建立生态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畜牧业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引起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2006-2016年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元素入水通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同时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畜禽养殖产生的不经有效处理的排泄物也给陆地水环境带来了严重负担,为了评估近十年来我国畜禽养殖氮元素排放通量的变化以及养殖模式转变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污染物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在2006-2016年期间,我国规模化和散养的畜禽养殖向陆地水环境中排放的氮元素通量,重点分析了不同地区(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和不同畜禽养殖类型(包括羊、猪、肉牛、奶牛、蛋鸡和肉鸡)氮元素入水通量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2006-2016年期间,全国由畜禽养殖排入水体中的氮元素平均通量为4384 Gg,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4832 Gg(2006年)和4010 Gg(2008年),中南和华北地区是我国的畜禽养殖氮元素排放的主要地区,华东和西南次之,西北地区最少,2016年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畜禽养殖氮元素水体流失通量比例分别为27%、26%、20%、17%、10%。2016年由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氮元素入水通量占该年畜禽养殖业氮元素入水总通量的53%。在所有畜禽中,猪和肉牛是我国畜禽养殖氮元素进入水体的主要排放单元,2016年猪和肉牛养殖的氮元素入水通量占总量的68%。同时,不同畜禽养殖类型之间氮元素排放通量差异显著,在所有畜禽中,羊、肉牛和蛋鸡经散养排放的氮元素通量较大,而猪和肉鸡的氮元素排放则主要来源于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