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思源  夏龙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18-20,42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有效手段之一,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转,促进了乡村治理进程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通过对吉林省提前脱贫村S村进行实地调查,座谈走访、深入到户等方式,结合深度访谈,对"第一书记"推动S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其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为继续发挥其在扶贫阶段的治理逻辑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出两点期望。  相似文献   

2.
精准下派"第一书记"是贯彻和落实精准扶贫"六大精准"的重要实践路径,旨在探讨这一制度在基层推进过程中的帮扶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宿迁在制度创新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可推广的驻村扶贫新路子。但在第一书记制度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扶贫成效差异性、不可持续性及路径依赖性。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及配套政策措施,保障第一书记制度的高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观点     
《甘肃农业》2019,(7):4-4
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村级扶贫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脱贫攻坚的成效。然而,贫困村恰恰是脱贫攻坚最薄弱的一环。贫困村通常地理位置偏远,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仅靠本土的村级组织和干部队伍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难。对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目的就是要加强贫困村的综合治理特别是精准扶贫的能力。驻村工作队通常来自上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高,驻村帮扶大大促进了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愈加具有针对性。"因村派人精准"指出了"第一书记"制度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而言,第一书记作为一种上下联动的中介变量,其在扶贫中应起到催化剂式作用,但现实表明第一书记仍面临多重困境,例如帮扶任务与村中已有建设项目不能有效衔接、职能划分不清等。通过对第一书记的境遇进行梳理,分析第一书记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有利于推动责任制治理格局的形成,对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的过程中,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基层领导力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联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力量.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成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个体领导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参考经验主义学派的逻辑思路,借鉴交易型领导力、变革型领导力、协作型领导力和道德型领导力的理论视角,以H书记为案例展开探索研究,发现扶贫攻坚中驻村"第一书记"的领导力要素有五个,即领导者魅力、公共服务动机、合作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以来,河南省先后选派两批共2.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他们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2017年以来,河南全省1.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为脱贫攻坚和决战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河南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轮换,把新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务实,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派驻到基层工作最前沿。作为"三农"大省,近年来,河南乡村的发展日新月异,精准扶贫战果累累,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下湾里村全面脱贫,回望来路成绩斐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接续派驻工作队对湾里村实施驻村帮扶。本文分析了湾里村脱贫攻坚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效,探析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湾里村持续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立足困难问题,从驻村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以期接续推动驻村工作见实见效,有力推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是国家以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推动乡村各项工作发展的过程,为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价值意蕴,使得驻村干部队伍的作用日益凸显。现代化治理下驻村帮扶制度的逻辑理路,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基层治理目标、实施规划任务和提升乡村治理长远指向的统一。当下,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合理运行,需要进一步优化帮扶资源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贫困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多重困境。制度缺乏灵活性、村民脱贫动力不足,村两委的权威受到挑战以及乡镇政府角色定位的模糊,都为第一书记的贫困治理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为了破解这些困境,本文认为应当基于系统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系统内部层面,必须要改善与优化第一书记制度本身,调整第一书记制度的灵活性。在系统外部层面,必须要推动运动式治理与常规治理的统一:一是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二是明确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职责关系,三是重新确定乡镇政府的治理地位。从第一书记制度的内外部环境来看,这两条工作主线缺一不可,而其治理成效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要领导贫困人口摘去穷困帽子,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本文以解决驻村干部工作困境、优化驻村扶贫工作过程为目的,对驻村干部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面临能力不足、工作适应性慢、职责不清、工作任务重、环境较差等困境,针对以上驻村干部工作面临的困境,从机制完善、人员素质提高、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提出解决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困境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贫困地区驻村干部开展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为了达到精准脱贫,因地制宜,注意区分对象,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不过,从该机制的地方实践看,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贫困户参与不足,帮扶政策缺乏差异性和灵活性,扶贫工作遭遇上访困扰,扶贫资金有限,驻村扶贫工作队效果较差。因此,让精准扶贫走上制度化轨道是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是解决精准扶贫困境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入了解全省贫困村驻村干部的驻村工作情况,研究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举措,推动扶贫一线干部队伍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发挥关键作用,10月17日,省委组织部召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调研座谈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晓萍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脱贫攻坚步入关键期,扶贫开发任务愈加艰巨。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广大基层扶贫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等派驻干部成为抓好脱贫攻坚的关键。由于驻村干部身处扶贫工作"一线",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生活工作环境也相对艰苦简陋,加之他们无法兼顾自身的家庭,在各方面更需要关心关爱。一些地方在推动扶贫工作时,对扶贫干部重加压轻激励,使得正向激励机制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借鉴"公共服务中的情绪劳动"相关理论方法,来探讨基层扶贫服务中情绪劳动的表现和特征及其对扶贫工作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关的激励机制,以便促使扶贫干部更有效和负责任地完成扶贫任务。  相似文献   

14.
扶贫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尤其是对农村来说,贫困是一个治理制度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构建精准扶贫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从新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3个方面阐释了乡村治理的难题,并进一步以贵州省麻江县干桥村扶贫"第一书记"为案例,应用上述框架分析了其改变贫困村庄乡村治理机制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贫困村庄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发生了基层组织运行规范化、村民参与意识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的改变。当前精准扶贫实践中,应重视村庄内部自主治理、多主体合作治理,同时引导村庄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能长期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5.
安徽理工大学积极践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真切引领贫困农民认知贫困脱贫政策,以扶贫脱贫目标任务为统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原则,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乡村脱贫的成效,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些许参考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第四批省派南平43名驻村干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忠诚履职,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各项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明显。第四批省派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省派南平43个驻点村共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35亿元,实施项目733个,帮扶脱贫2899人,29个村完成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有效推动了驻点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82-183
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方略。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探索实施了"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贫成效明显,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对提高该县扶贫工作实效性、助力全面小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主旋律,在2020年实现短期脱贫的目标指引下,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我国2050年的长远目标的方略部署还处于战略起步阶段,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振兴长远战略的实施有效对接,对农村工作重点的稳步转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序推进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总结和吸收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前我国面临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在精准扶贫政策大背景下,文章调查了陕南M县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部分贫困户主观能动性不足、部分扶贫干部工作不扎实、当地产业扶贫缺乏整合等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做好扶贫先扶志,提升贫困户能动性、建立健全驻镇驻村脱贫攻坚力量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监督和激励、提高产业扶贫效率,确保利益精准到户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脱贫攻坚战是目前贫困村面临首要问题,在这关键的历史节点,如何有效完成这项艰巨工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高校通过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充实贫困村党组织,扎根贫困村基层,熟悉村情村况和贫困现状,通过多种帮扶举措分析查找贫困根源,协调上级和对接社会资源,组织全村百姓一同努力找出路,实现有效脱贫致富。本文以江西某高校帮扶贫困村为例,尝试研究高校实施"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