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遵义优势品牌绿茶凤冈有机茶和湄潭翠芽作为材料,国家级名茶都匀毛尖作为对照,用水溶液浸提法对茶多酚和茶多糖进行提纯,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和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凤冈有机茶和湄潭翠芽与都匀毛尖相比,茶多酚和茶多糖的含量相近.茶多酚含量:凤冈有机茶28.17%、湄潭翠芽26.46%、都匀毛尖27.02%;茶多糖含量:凤冈有机茶1.19%、湄潭翠芽1.00%、都匀毛尖1.11%.  相似文献   

2.
都匀毛尖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甚至有学者称都匀毛尖茶为茶中极品。贵州省都匀市为了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发都匀毛尖茶产业,力求将都匀打造成中国茶都。经济和生态2方面是都匀毛尖茶茶园建设必须重点考虑的2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确保茶园的总体产量以及茶叶的质量水平。本文对都匀毛尖茶茶园的高校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促进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都匀毛尖茶叶中铁、锌、铜和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为都匀毛尖科学饮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都匀毛尖茶中铁、锌、铜和锰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研究.[结果]都匀毛尖茶中含有丰富的铁、锌、铜和锰元素,且不同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锰含量最大,达644.23 μg/g,铜含量最小,为2.5.59μg/g,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Mn> Fe> Zn> Cu,其含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各元素的参考值,符合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指标.[结论]采用光度法测定都匀毛尖中铁、锌、铜和锰元素的含量,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方法准确、可行,适合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都匀毛尖茶布丁加工工艺的试验,探究都匀毛尖茶用量、吉利丁粉用量、白砂糖用量和煮制温度对布丁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都匀毛尖茶布丁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布丁的最佳配方为牛奶200mL、都匀毛尖茶用量5g、吉利丁粉4g、白砂糖10g、煮制温度70℃、煮制时间10min,所得都匀毛尖茶布丁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5.1g/100g和20.8g/100g,菌落总数为10CFU/g,大肠菌群为0CFU/g.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色泽纯正,口感细腻嫩滑,具有都匀毛尖茶特有香味.  相似文献   

5.
为都匀毛尖茶的品质控制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都匀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对都匀毛尖茶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的特征指纹峰有10个共有色谱峰,并确定其中2个化学成分茶氨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同时,7个不同产地的都匀毛尖茶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8。不同茶叶样品共聚为3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构建的都匀毛尖茶指纹图谱专一性强,稳定性好,能鉴定其品质真伪。  相似文献   

6.
都匀毛尖茶产业是黔南州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产、稳定脱贫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都匀毛尖茶主产区土壤酸化的趋势对都匀毛尖茶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综合分析都匀毛尖茶产区的酸化现状,从导致土壤酸化的物质循环入手,探寻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和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产品表现形式,提高茶旅游纪念品科技含量;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丰富旅游纪念品文化内涵;立足于市场需求,满足旅游者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功效性,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四个方面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都匀毛尖茶实现优质高产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进一步推动都匀市特色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利用都匀国家基本气象站1987—201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及都匀毛尖茶物候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都匀毛尖茶生长期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都匀市1987—2017年的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日照百分率较低及云雾日数多等气候条件非常有利毛尖茶的生长,但在毛尖茶生长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霜冻、倒春寒、冰雹和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针对都匀市气候特点建立健全了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平台,对都匀毛尖茶生产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
贵州的茶有着悠久历史,以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为首的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的优势产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黔南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自身的优势产业通过"茶文化+旅游"的模式,进一步挖掘、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都匀毛尖冲泡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指导其科学的饮用和发挥最佳预防保健作用。[方法]选取液固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都匀毛尖中茶多糖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冲泡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影响都匀毛尖茶多糖提取的因数顺序为:液固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最优冲泡工艺参数为液固比80∶1 ml/g,冲泡温度90℃,冲泡时间10min,冲泡2次。[结论]研究得出的都匀毛尖冲泡的最优工艺经验证为科学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复揉技术对都匀毛尖茶品质的影响,以指导都匀毛尖茶的生产,进行了复揉技术对都匀毛尖荼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揉处理茶样条索较紧结,较弯曲,色泽较绿润,毫较显,形状得分91,色泽得分96,匀整度得分93,外形品质平均得分93.3,与对照(不复揉)处理茶叶差异不大,但复揉处理茶叶的内质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都匀市强力打造都匀毛尖茶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使沉寂多年的都匀毛尖茶产业重新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增长。该文主要阐述了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对都匀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出产于贵州省都匀市的毛尖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茶的发展具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适宜的自然环境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茶产品种类单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宣传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合理有效利用茶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实现都匀毛尖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都匀毛尖产业作为黔南州特色的优势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茶产业推动脱贫的角度,研究都匀毛尖产业的模式及效益,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都匀毛尖产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为"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协作加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创新"产销一体化"利益联结模式及茶旅融合发展模式;②都匀毛尖茶产业的绩效良好;③毛尖产业要实现深化发展需要不断转型升级、完善发展模式、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都匀毛尖清洁化生产线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清洁化生产工艺在都匀毛尖茶加工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茶品质,满足市场对都匀毛尖茶的需求,以现行的手工工艺作对照,采用对比试验方法对清洁化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工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洁化生产工艺人均可生产干茶0.526kg/h,而手工工艺人均生产干茶为0.257kg/h,清洁化生产工艺生产效能是手工工艺的2.05倍;清洁化生产工艺的断碎率为4.4%,手工工艺平均断碎率为15.5%,是清洁化生产工艺的3.52倍;清洁化生产工艺的产品品质得分为90.31分,手工工艺最高的为89.05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名茶之乡"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面,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该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农业生产为主的县级市,境内最为国人熟知的是都匀毛尖茶,明清时期为宫廷贡茶,"都匀毛尖茶"作为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直至2014年,其品牌价值已达13.78亿元,在贵州同类产品中,品牌价值第一,文章主要介绍了农业标准化技术是如何促进毛尖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晓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54-17055
阐述了贵州省黔南州推进"都匀毛尖"茶产业化进程的概况,并以贵州省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为实例分析了推进茶业种产销一体产业化的主要做法。对都匀毛尖茶种产销一体产业化模式推进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都匀毛尖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都匀毛尖茶叶的香气成分特点,以不同产地的毛尖茶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7个贵州毛尖茶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1)都匀毛尖共检出香气成分132种,相同成分42种,其中,醇类13种,酸类8种,酯类4种,醛类3种,酮类2种,杂环类5种,碳氢化合物7种,醇类和酸类物质中,大于1%的有叶绿醇(27.85%)、沈香醇(2.90%)、苯乙醇(2.81%)、苄醇(2.48%)、橙花醇(1.76%)、棕榈酸(23.07%)、亚油酸(4.08%)、9,12,15-烯十九酸(2.02%)、亚麻酸甲酯(4.72%)和咖啡因(2.75%)。2)都匀毛尖与遵义毛尖茶的香气成分比较相似,而与安顺毛尖茶香气成分的差异较大。结论:都匀毛尖茶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及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国家绿茶标准及都匀毛尖地方标准中灰分、水浸出物指标,并对都匀毛尖茶灰分、水浸出物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灰分含量远低于现行标准,水浸出物含量平均高于现行标准7%,灰分与水浸出物含量在单因素条件下呈一定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都匀毛尖不同产地的微量元素含量特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镨(ICP-MS)技术测定黔南州5个不同产地福鼎大白都匀毛尖茶中的Cu、Co、Ni、Zn、Cr、Mo、Pb及其稀土元素的含量,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5个样品中Cu平均值为9.878μg/g,Co平均值为0.515μg/g,Ni平均值为7.147μg/g,Zn平均值为34.401μg/g,Cr平均值为0.854μg/g,Mo平均值为0.104μg/g,Pb平均值为0.304μg/g,稀土元素总量平均值为0.246μg/g。都匀毛尖的微量元素含量符合名优绿茶微量元素含量水平。2经主成分分析得2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7.436%。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50.538%,故确定其所对应的Co和Zn为都匀毛尖茶所含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