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询等方法,对贺州市八步区黑木耳产业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发现:八步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依托产业扶贫政策,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二是采用"稻耳轮作"生态循环种植模式;三是经营模式主要为"公司+基地+合作社(能人)+农户";黑木耳产业存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带动作用弱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生产管理,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策,旨为加快黑木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武夷山市为例,以茶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找出影响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对策的研究得出科技特派员应奉行"服务三农,科技先行"的工作宗旨;提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发展对策,为科技特派员工作以及武夷山市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谈武夷山市紫云英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云英是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兼牧草,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武夷山市紫云英种植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运用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武夷山市加快紫云英生产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花卉种苗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论述了种苗产业化的主要组成要素,并综合分析国内外种苗产业现状,分析认为北京种苗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涉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产业链条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销售模式单一化、服务和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学研联合体不健全等方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北京种苗产业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调控、发展北京特色花卉品种、细化产业分工、构建花卉种苗质量标准体系和认证机构、开展服务体系建设及建立产学研综合体等主要对策等,旨在为北京市种苗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湖南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必须要以产业兴旺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但当前湖南农村产业不够兴旺,主要表现在"一产不够强"、"二产不够优"、"三产不够活"、"一二三产业融合遭遇困境"4个方面。因此,强调在湖南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为实现湖南农村产业兴旺,带动湖南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4,(3):10-12
<正>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基本可划分为"引进"、"消化"、"创新"三个阶段,目前总体上已迈入第三阶段。而我国肉牛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流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主要表现在"牛种、屠宰设备以及肉质与安全的概念"三方面,产业技术的研发能力、发展速度落后于在我国不超过百年饲养史的奶牛产业。1、主要差距1)资源创新利用、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营橡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云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选用抗寒高产、胶木兼优品种,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新割制,加快ISO9000标准的学习应用,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培育龙头企业,以短养长,培植支柱产业等发展云南民营橡胶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武夷山市茶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实现武夷山市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路:一是稳定茶园面积,提高茶叶单产;二是高标准建园,无害化生产;三是提高茶业机械的装备水平,推行清洁加工;四是加强管理监督,提升公共品牌;五是成立专项基金,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合理调整产业规划一是扩大精养面积。结合环境修复和池塘改造升级项目,将汉寿县西湖片、中心片、毛家滩片的部分低湖田改造成精养鱼池,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养殖行为,提高精养率。二是提高名贵水产品比例,最大限度提高精养面积和套养比例。三是壮大网箱产业。充分利用大江大湖,开发大水面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网箱养殖。2.强化科学技术推广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利用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密市柳林村发展"种—养—加"产业循环链模式的基本做法,指出了主要成效,并分析了该种产业循环链模式的推广意义,以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武夷山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现状,指出当前制约农村气象服务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气象科技发展和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村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不强、气象事业投入不足、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建设不完善等。提升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当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目标。为减少气象灾害损失,进一步推进武夷山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武夷山市新丰街道五里村利用0.4 hm2池塘主养湘云鲫2号,每667 m2净收益2318.3元。该文总结池塘主养湘云鲫2号、混养鲢鱼和鳙鱼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我国花卉产业健康迅速发展,文章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研究阻碍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探讨突破此瓶颈的积极对策.结果显示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花卉流通体系不健全、花卉信息匮乏、协会职能不完善等.目前,有针对性地逐个突破、积极地采取措施是推动我国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临沂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人文历史与文化及经济发展与产业基础等3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其次,深入剖析临沂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及空间格局亟待整合、文化创意科技手段不足、基础性保障制度不完善及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基于此,探明临沂市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围绕六大旅游文化主题,集中打造以"一心、两圈、三廊、五带"为总体格局的国内外知名旅游文化城市。最后,提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4点对策建议:1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做好土地流转及相关确权工作;2健全基础性保障支撑制度,包括财政扶持制度、企业带动机制及利益共享机制;3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从发展理念、技术手段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提升;4推广区域适宜的典型发展模式,即:北部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模式,东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型模式及西部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促进畜牧业规范健康发展,临沂市坚持把建立"转调创"与"治用保"体系有机结合,健全完善治理机制,强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倒逼畜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以来,临沂市累计投入资金2.76亿元,实施以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养殖场标准化示范项目596个;禁养区内拆除各类畜禽养殖场户6 932个、转产897个,控养区和适养区内转产  相似文献   

16.
正畜禽养殖要尽量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格遵守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分。平阴县"六山三滩一平原"的地形情况,发展绿色、环保、高效畜牧业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养蜂业是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尽管养蜂业在畜牧业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却因投资少、效益好、无公害、无污染、不占地等独特的优势,成为平阴县新农村的一大亮点养殖行业。  相似文献   

17.
大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多乱杂、机械化生产程度低、贮运条件差、加工技术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该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且已形成一定规模。基本经验有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化运作、个体营销促进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保障措施不力、技术服务滞后、生产盲目性偏大、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发展资金短缺等;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力度,完善体制,建立健全保护体系、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伊春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素有"红松故乡"、"中国林都"、"恐龙之乡"、"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绿色食品的发展。但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产品少,管理水平低,开发力度不够,效益不显著,与广大消费者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一、制约我市绿色食品发展主要问题1、绿色食品的特性宣传力度不到位,社会对绿色食品认知度不高概念模糊。2、我市绿色食品技术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水平低下、产业集群集而不群以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只有加强产业集群与地理标志的互动和农产品的信誉管理、深化生产主体的协调发展、培育农产品的区域品牌以及提供健全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才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