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用菌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贸易规模也持续扩大。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用菌贸易问题对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商务扶贫、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中国农产品的贸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扩大中国食用菌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贸易的发展状况、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而剖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食用菌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充分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适度扩大食用菌进口规模,加快技术研发力度、延长食用菌产品产业链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通过构建农产品贸易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GSIM,利用2005—2018年相关贸易和经济数据,计算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参数及其校准值,测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并设计不同的模拟情境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2013年之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相关政策实施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下降了48.5%,“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双边贸易壁垒,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单边与双边效应之间变化均呈现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边境效应的减少多于其他地区,进口边境效应的减少多于出口。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框架的完善和政策实施,贸易成本和本土偏好下降及农业技术进步将进一步降低边境效应,地区间贸易水平差距将逐渐缩小,农产品双边贸易活动趋于活跃,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水产品有密切贸易往来的代表性国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贸易互补性(TCI)指数以及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双边国存在不同贸易优势,应因地制宜建立合作机制;中国作为水产品出口国的TCI指数大于中国作为水产品进口国,双边国存在较大的合作潜力;双边水产品贸易表现出集中度较高特征,多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潜力还有待开发。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将对中国农业结构带来变革。通过分析丝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水平及农业禀赋,找出农业定位并与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相互比较,对我国农业模式,农产品结构,品牌建设以及出口检验检疫标准提出建议,帮助我国农产品突破国际贸易发展困境,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源远流长,形成了包容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处模式。新时代,河南采取传播中原文化、深化文旅交流、推进人才交流、加强科技合作等战略举措,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合作伙伴。展望未来,河南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与沿线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旅游合作,打造丝绸之路文旅品牌;推进科技创新合作,激发“一带一路”发展潜力。以进一步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结构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日益密切。本文以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例,考察了2001—2018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演变,估算了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虚拟水资源和虚拟耕地资源流量。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净进口的虚拟水资源和虚拟耕地总量不断增长。2013—2018 年,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粮食累计达到3 571.74 万t,年均净进口虚拟水资源52.49 亿m~3,年均净进口虚拟耕地资源122.62 万hm~2。分品种来看,稻米和玉米是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主要粮食品种,小麦和大豆净进口规模仍然不大。就来源地而言,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稻米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自越南等东南亚4 国和巴基斯坦,小麦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源国是哈萨克斯坦,玉米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自于乌克兰,大豆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自于俄罗斯。鉴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量占中国粮食贸易总量的比例仍然不高,不超过10%,这意味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水土资源紧缺压力,可能的潜力仍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同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农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红利逐渐显现,合作成效较为显著。在共建"一带一路"从写意画走向工笔画的背景下,持续深化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既是我国农业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未来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要着力在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上下功夫,坚持战略协同,突出发展共赢,进一步优化农业营商环境,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广阔的前景,贸易便利化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贸易畅通”的核心点。关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贸易便利化的基本情况,主要可以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海关环境和信息技术几个方面来考量。中国与中亚各国应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各国之间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货物贸易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能够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提升跨境农产品有序流动。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实地调研、部门座谈,总结梳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流通现状,认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能够推进农产品流通通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集聚效应壮大集货经济及助力沿线农业产业落地经济发展。基于此,从通道经济、集货经济和落地经济三个方面,剖析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下沿线跨境农产品贸易流通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高效推进中老铁路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集货经济和高质量打造沿线“落地经济”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助推中老铁路农产品贸易流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斯里兰卡等7个国家开展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专题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培养农业技术人才。2020年9月5日,我院与北京农学会、毛里求斯社会服务理事会、毛里求斯福尔肯公民联盟、毛里求斯大学农学院共同开展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国家战略部署的推进,各行各业都开展了一带一路合作的探索,农资行业也出现了很多一带一路的活动。大多数还  相似文献   

13.
王震  董宣 《油气储运》2020,(1):9-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核心区,经过20多年的投资与合作,形成了集石油与天然气全产业链、油公司业务与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有机结合、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与当地化相融合的示范合作区。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必要性及其已取得成绩,重点研究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的潜力、面临的风险,建议政府持续优化“五通”政策,打造能源丝绸之路与能源区域命运共同体,能源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且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GAEZ)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2018年为参照期的粮食增产潜力约为5.38亿~5.61亿t;"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米等粮食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粮食产需呈现明显盈余状态,出口潜力很大。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有利于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利用风险;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加国际粮食市场总供给,降低中国粮食进口成本;有利于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渠道和国际粮食循环;有助于推动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中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粮食贸易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区域内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粮食贸易便利化机制建设,共同维护多边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与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贸易市场结构及细分产品贸易结构,并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P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关系持续向好发展;(2)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相对集中,与部分成员国仍存在巨大提升空间;(3)从细分产品贸易来看,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动物类产品;(4)进出口国国内经济规模、进口国人口规模、贸易双方是否拥有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以及贸易国是否加入“一带一路”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中国应努力实现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均衡发展,加强与各成员国之间内部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 “一带一路”话语旨在向国内外传播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规划相关的进展、事件和信息等。其重要职能之一便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在宣扬中国的积极立场的同时适时说服、引导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为此,中国“一带一路”话语常借助议题设置、论叙结合和认同模式等叙事策略提升话语权威、引导受众的情感倾向、优化说服效果。统筹兼顾的议题设置能让受众感知到中国所倡导的多维共同体,表达了中国的友好合作形象;论、叙结合展现中国的担当和责任,彰显其深受沿线国家欢迎和被合作的积极形象;认同模式借助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机遇等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凸显中国的合作共赢愿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及QAP方法等整体网络分析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密度和互惠性分别提升了6.9%和6%,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联系愈发紧密;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则处于中心位置;3)经济发展水平(GDP)、地理距离、语言是否相同及是否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协议是影响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及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签订FTA协议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引力模型是研究两个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一种重要方法。为研究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变系数贸易引力模型,并用来分析研究2004-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流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国家的GDP和贸易开放度对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则起到阻碍作用;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加速了中国GDP对于中国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但削弱了沿线国家GDP对于中国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1995—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无特指简称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是农产品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贸易国家间地理位置的毗邻、交通运输便捷程度对农产品贸易流量有显著的正影响。通过测算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与文莱、土耳其、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不足型,贸易潜力巨大。此外,中国与蒙古、约旦、俄罗斯、波兰、缅甸等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则属于潜力成长型,潜力成长型贸易占主体地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有较大农产品贸易潜力,农产品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将对中国农业结构带来变革。通过分析丝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水平及农业禀赋,找出农业定位并与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相互比较,对我国农业模式、农产品结构、品牌建设以及出口检验检疫标准提出建议,帮助我国农产品突破国际贸易发展困境,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