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地区早春利用"双膜覆盖"形式栽培早熟马铃薯、西瓜,秋季栽培大葱、马铃薯产量2.3×104~3.8×104kg/hm2,平均3.0×10kg/hm2,按平均1.50元/kg计,收入4.5×104元/hm2;早西瓜产量最低达4.5×104kg/hm2,按1.20元/kg计算,收入5.4×104元/hm2;大葱产量5.3×104kg/hm2,按1.00元/kg计,收入5.3×104元/hm2.合计1a 3茬总收入1.6×105元/hm2.三茬扣除成本3.0×104元/hm2,净收入1.2×105元/hm2.可见经济效益较高,是1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7月至10月中旬,全国甘蓝供应较为紧张,利用威宁"天然空调"气候优势生产夏秋甘蓝,市场前景广阔.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威宁甘蓝产量从原来的产量6.0×104~7.5×104kg/hm2提高到现在的7.5×104~1.1×105kg/hm2,产值达3.0×104~4.5×104元/hm2.为使威宁夏秋甘蓝的产量和产值进一步提高,2005年初贵州省农科院和威宁县果蔬站进行以1.2×105kg/hm2为目标产量的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9月2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省内蔬菜专家对威宁夏秋反季节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产量为141 915kg/hm2,超过了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武粳99-2从氮肥、栽插密度、播种期及每穴苗数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本地产量在9750kg/hm2以上水平下,适宜播期为5月15日左右,最佳氮肥用量为纯氮300~330kg/hm2,栽插密度为3.8×105~4.5×105穴/hm2,每穴苗数3~4苗。  相似文献   

4.
对武粳99-2从氮肥、栽插密度、播种期及每穴苗数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本地产量在9 750kg/hm2以上水平下,适宜播期为5月15日左右,最佳氮肥用量为纯氮300~330kg/hm2,栽插密度为3.8×105~4.5×105穴/hm2,每穴苗数3~4苗.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2016年通过对引进的11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以及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各性状较优的油菜品种华协1号。2017年用华协1号进行密度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处理1:2.382×105穴/hm2;处理2:2.925×105穴/hm2;处理3:3.375×105穴/hm2;处理4:4.365×105穴/hm2),筛选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华协1号产量为3776.7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47%,华协1号与对照品种成熟日期相同,且丰产性、稳定性较强,故华协1号为最优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品种的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6.75×105株/hm2)时,油菜产量较CK有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可高达3784.5 kg/hm2。故在该地区华协1号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邳州市铁富镇半店村农民试行"大蒜、甜瓜、玉米、豇豆、毛豆"间作套种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此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季节、地力和温光资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产量为大蒜11250kg/hm2,甜瓜3.0×104kg/hm2,玉米3.0×104kg/hm2,豇豆4 500kg/hm2,毛豆7 500kg/hm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地利用设施栽培技术进行反季节无公害番茄栽培,一般番茄产量均在7.5×104kg/hm2以上,高产栽培甚至可达2.3×105~3.0×105kg/hm2,经济效益可观。1品种选择选用丰产性、耐热性、商品性和抗病性均适应保护地栽培的早熟品种。根据本地生产、市场情况看,粉红色厚皮品种(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苍山县马铃薯~苦瓜~大白菜"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发展面积近1333.3hm2,这种模式效益达7.5×104~9.0×104元/hm2. 1马铃薯 1.1选用良种 品种选用脱毒克新三号、荷兰马铃薯. 1.2施足基肥 选择质地疏松、易灌易排田地,深翻整地,施有机肥3.0×104~3.8×104kg/hm2,起垄前施硫酸钾复合肥600~750kg/hm2.  相似文献   

9.
在氮磷肥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番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获得温室番茄适宜的钾肥用量。结果表明:在施纯N 276 kg/hm2、P2O5300 kg/hm2、有机肥1 500 kg/hm2的前提下,施K2O 390 kg/hm2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达59 100 kg/hm2;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达4.1。因此,推荐温室番茄栽培施硫酸钾78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配施7个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施N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kg/hm2时产量最高,净增收与肥料的投入比最大,为1.138;氮肥是控制产量的主因素,最佳施用量为300kg/hm2。在氮肥保持高产施用量时,磷钾肥的施用量及比例是控制产量的第2因素,最佳施用量为105、75kg/hm2,最佳比例为7∶5。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各个处理基本均为双峰曲线,处理④的2个峰值均最高,分别为25.52、23.46μmol/(m2·s)。[结论]N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kg/hm(2处理④)是加工番茄的最佳施肥配比,产量达111450kg/h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的对比试验,探索出在泰兴市目前生产条件下,优质油菜的新品种11087的适宜栽植密度和施肥量是1.4×105株/hm2和300kg/hm2左右的纯氮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的对比试验,探索出在泰兴市目前生产条件下,优质油菜的新品种11087的适宜栽植密度和施肥量是1.4×105株/hm2和300kg/hm2左右的纯氮量.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西瓜、大葱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地区早春利用“双膜覆盖”形式栽培早熟马铃薯、西瓜,秋季栽培大葱、马铃薯产量2.3×104~3.8×104kg/hm2,平均3.0×104kg/hm2,按平均1.50元/kg计,收入4.5×104元/hm2;早西瓜产量最低达4.5×104kg/hm2,按1.20元/kg计算,收入5.4×104元/hm2;大葱产量5.3×104kg/hm2,按1.00元/kg计,收入5.3×104元/hm2。合计1a3茬总收入1.6×105元/hm2。三茬扣除成本3.0×104元/hm2,净收入1.2×105元/hm2。可见经济效益较高,是1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1马铃薯栽培技术1.1选用优良品种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必须选用休眠期短、退化轻、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5.
1经济效益分析 大棚春番茄~中稻~冬莱栽培,一般单产番茄60000kg/hm2,产值75000多元/hm2,中稻7500kg/hm2,产值11250元/hm2.冬菜11250~22500kg/hm2,产值15000余元/hm2.该模式年总产值至少101250元/hm2.其中,纯收入在75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类番茄茄与番茄属间杂种异源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2 g/L秋水仙碱羊毛乳剂处理、细胞染色体倍性鉴定,分别得到了栽培番茄粤农二号×类番茄茄F1、(栽培番茄粤农二号×类番茄茄)×多腺番茄F1(编号为98-5-3-1)的16个、4个异源四倍体植株及(栽培番茄粤农二号×类番茄茄)×(栽培番茄粤农二号×秘鲁番茄)F1(编号为1-6-1)的9个异源四倍体植株、1个八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7.
韭菜是一种深受城乡居民所喜爱的蔬菜,一次种植,能收获3~4a.用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每年冬春季能连续收3~4茬,大田收青韭3.0×104~3.75×104kg/hm2,效益在6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我市梨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从2002年开始采用连栋塑料大棚栽培翠冠梨,两年完成幼树期,第3年产量1.5×104kg/hm2,第4年起产量稳定在3.0×104kg/hm2左右.比露地栽培提早成熟期20~30d,同时提高了品质,避开了台风的影响,解决了上市集中问题,产值可达25~30万元/hm2,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栽培番茄与野生秘鲁番茄杂交胚胎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栽培番茄与野生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 Mill.)的有性杂交及其F_1与双亲回交的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 在栽培番茄×秘鲁番茄、栽培番茄×(栽培番茄×秘鲁番茄,F_1)、栽培番茄×[(栽培番茄×秘鲁番茄,F_1)×秘鲁番茄,BC_1F_4 ]的情况下,父本的花粉均可在栽培番茄的柱头上萌发,花粉管进入胚囊,并可能发生双受精作用,单受精作用或受精过程失败。杂种胚发育滞缓,长时间停留在球形胚阶段,很难进一步分化,并时常出现败育;杂种胚乳的发育仅在最初阶段形成若干游离核,到授粉后约12d时,胚乳游离核完全退化,随后珠被绒毡层(Endothelium)细胞增生而将胚囊填满,最后胚及珠被绒毡层细胞也全部退化,胚囊成为空腔。 在(栽培番茄×秘鲁番茄,F_1)×秘鲁番茄的情况下,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缓慢,在一些胚囊内,会出现胚乳解体退化及珠被绒毡层细胞增生的现象,但在部分胚囊中也有正常发育的胚及胚乳。 当栽培番茄×[栽培番茄×(栽培番茄×秘鲁番茄,F_1)],BC_2F_2自交时,胚胎发育过程基本正常,但较栽培番茄自交时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