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珍稀食用菌。其菌肉肥厚,菌盖和菌柄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杏仁香味,鲜品在香港市场50~60元/kg,广州、深圳30~40元/kg,其它地区8~20元/kg不等,倍受消费者青睐。 1 形态特征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初期圆形,后平展,直径3~15cm,中央稍下凹至漏斗形,圆形或扇形,表而有绒毛,灰褐色至浅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长5~12cm,白色光滑,偏生至侧生,棒状至球茎状,横断面圆形,肉质紧实。 2 生物学特性 2.1 营养要求。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尤以棉籽  相似文献   

2.
灵芝为药用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其子实体由菌伞和菌柄组成。菌伞木栓质,呈肾脏形或半圆形,红褐色,表面具有一层漆状光泽,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往往稍内卷,大小不同。大型个体菌伞为20×10cm、厚约2cm,一般个体菌伞为5×3cm、厚0.5~1.Ocm。菌伞腹面有无数个圆形小孔,白色或淡褐色。菌肉白色至...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珍稀用菌,其菌肉肥厚,菌盖和菌柄脆嫩,味道鲜美,倍受消费者青睐。 一、形态特征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初期圆形,后平展,直径 3- 15厘米,中央稍下凹至漏斗形,圆形或扇形,表面有绒毛,灰褐色至浅黄色白色,菌肉白色;菌柄长 5- 12厘米,白色光滑,偏生至侧生,棒状至球茎状,横断面圆形,肉质紧实。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云蕈等,属多孔菌科树花属。子实体由多次分枝的菌柄和匙状、扇状或舌状的菌盖重叠而成,菌盖宽2-7厘米,呈灰色至淡褐色。菌肉白色,厚1-3毫米;管孔延生,管口多角形。孢子无色,卵圆形至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金吉 《当代农业》2009,(11):17-17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云蕈等,属多孔菌科树花属。子实体由多次分枝的菌柄和匙状、扇状或舌状的菌盖重叠而成,菌盖宽2-7厘米,呈灰色至淡褐色。菌肉白色,厚1-3毫米;管孔延生,管口多角形。孢子无色,卵圆形至椭圆形。  相似文献   

7.
肖辉 《农技服务》2001,(3):22-22
<正>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珍稀食用菌。其菌肉肥厚,菌盖和菌柄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倍受消费者青睐。 (一)特征特性 杏鲍菇于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初期圆形,后平展,直径3~15厘米,中央稍下凹至漏斗形,圆形或扇形,表面有绒毛,灰褐色至浅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长5~12  相似文献   

8.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云蕈等,属多孔菌科树花属。子实体由多次分枝的菌柄和匙状、扇状或舌状的菌盖重叠而成,菌盖宽2~7cm,呈灰色至淡褐色。菌肉白色,厚1-3mm;管孔延生,管口多角形。孢子无色,卵圆形至椭圆形。子实体肉质柔软,脆如玉兰,味如鸡丝,口感鲜美,香味独特,而且营养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9.
元蘑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属干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四川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只要条件适宜均可栽培。一、形态特征子实体肉质、覆瓦状叠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12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圆形或肾形。有后沿,宽3~12厘米。黄绿色或带褐色,有短绒毛,边缘渐光滑,表皮易剥开。盖缘内卷后反卷。菌肉白色且厚。菌褶稍密,白色或浅黄色。菌柄侧生,短或无柄。有绒毛或鳞片。孢子印白色、光滑、腊肠形,4.5~5.5微米×1~1.6微米。囊状体梭形,中部膨大,29~45微米…  相似文献   

10.
一、品种介绍 巴西菇原产于南美巴西,又名姬松茸,菇体滑爽脆嫩,营养十分丰富,属于食、药兼用菇类. 巴西菇子实体粗壮,菌盖扁圆形至半球形,直径5~11厘米,表面有淡褐色至栗褐色纤维状鳞片,盖缘有菌幕碎片;菌肉厚,白色,受伤后变橙黄色;菌褶离生,较密集,初时乳白色,受伤后变肉褐色;菌柄圆柱状,中实,柄基部稍膨大,柄长4~ 14厘米,粗2~3厘米,菌柄圆环以上部分柄乳白色,菌环以下有栗褐色;纤毛似鳞片;菌环着生菌柄的上部,膜质,白色;孢子印黑褐色,孢子光滑,宽椭圆形至球形.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9,(3)
灰树花属多孔类真菌,是一种有待开发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灰树花的子实体肉质,有柄,末端生扇形或匙形菌盖,重叠成丛,宽达40~60厘米,重量最大的可达3~4公斤。单个菌盖宽2~7厘米,呈灰色至淡褐色,菌肉白色至淡黄色,常于夏秋季节长在壳斗科或其他阔叶树的树桩周围。灰树花子实体幼嫩时香浓味美,口感极佳,是风行日本的  相似文献   

12.
元蘑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属干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四川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只要条件适宜均可栽培。一、形态特征。子实体肉质、覆瓦状叠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12厘米, 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圆形或肾形。有后沿,宽3-12厘米。黄绿色或带褐色, 有短绒毛,边缘渐光滑,表皮易剥开。盖缘内卷后反卷。菌肉白色且厚。菌褶稍密,白色或浅黄色。菌柄侧生,短或无柄。有绒毛或鳞片。孢子印白色、光滑、腊肠形,4.5-5.5微米×1-1.6微米。囊状体梭形,中部膨大,29-45微米×10-15微米。  相似文献   

13.
鸡油菌俗称黄花蘑.子实体肉质,喇叭形,全部杏黄色至枇杷黄色.菌盖宽3~9cm,最初扁平,然后下凹,光滑,边缘波状或常瓣裂并内卷.菌肉淡黄色或近白色.  相似文献   

14.
灰树花,又名舞茸、栗蘑,是食、药兼用蕈菌。灰树花具有松荤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灰树花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生扇形至匙形菌盖,重叠成丛。菌盖直径2~7cm,灰色至浅褐色,表面有细毛,老后光滑,有反射性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厚2~7mm。菌管长1~4mm,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口多角形,平均每毫米1~3个。现将灰树花覆土高效栽培技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草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柄和菌托组成。菌盖直径5~19厘米,初期成钟形,成熟时平展,边缘整齐,中央稍起,突起处鼠灰色至灰黑色,向四边逐渐变浅。菌肉白色松软,中部较厚,菌褶为白色,后变为粉红色;菌柄中生、近圆柱l形,上细下粗;菌托杯状,由外菌膜形成,粗厚,白色至灰色。常见的草  相似文献   

16.
<正>1.EC55长根菇其菇体高大挺拔,美观漂亮,形如撑开的太阳伞,伞顶(菌盖)宽8~15厘米,淡咖啡色,伞柄(菌柄)高20~55厘米,粗1~2厘米,白色至浅褐色,菌肉白色,肉质细腻,柄脆可口,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7.
<正> SX42杏鲍菇是用笔者培育的1株重达2 100克的特大丛杏鲍菇子实体,经孢子分离纯化培养、新型温光调控驯化培育而成的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特高产型名贵食用菌珍品。 一、子实体特征 菇体高10—30厘米,群生或丛生,形如肥大的水葫芦,粗壮如玉色的保龄球。菌盖初期圆形,后平展,直径5~15厘米,中央稍下凹呈漏斗形,表面有绒毛,浅灰色至浅黄白色,菌肉白色,具杏仁香味;菌柄长10~30厘米,直径5~8厘米,白色,偏生至侧生,棒状至球茎状,腰圆鼓起;菌褶向下延生,密集,乳白色;孢子白色或浅黄色。  相似文献   

18.
茯苓的特性及段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属于多孔菌科.子实体无柄,平伏贴生于枯木老松树或菌核的表面,大小不定,厚30~40毫米,初为白色,老后或干后呈浅黄色.管口圆形,多角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蜂窝状,口径0.5~2毫米,深2~3毫米,管壁薄,老时渐变为齿状.  相似文献   

19.
1 毛皮市场价格走势2 0 0 3年我国毛皮市场价格走势如下图 1。  2 市场形势分析2 .1 银黑狐皮价格坚挺 从年初每张 35 0~380元一路上扬 ,至年末达到 6 0 0~ 6 2 0元 /张。为什么银狐皮价格还这样好 ?主要是我国饲养的银狐量较少 ,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出现了供不应求的  相似文献   

20.
实验使用自来水双层检测法与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的保护液、保藏温度和保藏载体的选择对蛭弧菌长期保藏的影响,以及对优化保藏条件下的蛭弧菌复苏率和复苏蛭弧菌的噬菌能力检测,并且对保藏期限内宿主菌的存活情况与蛭弧菌的存活情况的相互影响做了首次的报道。结果表明:以1/100NB等低营养液体为保护液、琼脂为载体、加入适量宿主菌于4qc,蛭弧菌保存可达2年以上,保存期内蛭弧菌的复苏率和出斑数目较对照组都有极其显著的提高(P〈0.01)。宿主菌与蛭弧菌浓度在保藏期内呈下降趋势,在宿主菌浓度下降到10^6 cfu/mL之前,蛭弧菌浓度下降至10^3 pfu/mL;在宿主菌的浓度下降到10^4 cfu/mL之后,蛭弧菌的数目下降至1.0&#215;10^2 pfu/mL。实验结束时,二元保藏中宿主菌/蛭弧菌浓度比保持在10^4/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