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种子标准化工作。总结我国工作并吸收国际的种子标准化经验 ,探讨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1 种子标准化基本概念和内容所谓种子标准化 ,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原则 ,对农作物品种、种子的质量、生产、加工、检验、包装、运输、贮藏等方面制定先进而又可行的技术标准 ,以便于种子工作者检验和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标准化是在反复实践中 ,不断地提高品种种子质量水平 ,以达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品种标准 是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产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种子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种子质量问题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视。因为种子质量,尤其是杂交种子的质量好坏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很大。现结合自己多年繁育杂交玉米种子和杂交高粱种子(以下简称“两杂种子”)的实践,对如何提高两杂种子质量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发展种子加工业 促进种子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具有生命力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种子加工就是指对种子从收获到播种前采取的各种技术处理,改变种子的物理特性,改进和提高种子品质,获得具有高净度、高发芽率、高纯度和高活力的商品种子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加工、包衣推广工作.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已成为我国种子加工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杨晓琴  祝水金 《种子》2005,24(8):99-100
种子是农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外观性状差异极小,即使是本品种种子,一般消费者也很难对其质量优劣加以区分.因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多,防伪难度大;因此,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必须全方位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基础,良种是基础的基础。为发挥勉县良种生产优势,给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良种,我县种子站(公司)始终把种子质量管理放在工作首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种子质量。每年所产的水稻、玉米、油菜“三杂”种子,除满足本县农业生产用种外,还远销12个省、区的...  相似文献   

6.
张春庆  张淑敏 《种子》1997,(3):59-61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在我国影响种子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基础种子质量低;种子生产技术难以全面落实;种子检验技术落后;种子加工薄弱和种子包装不标准。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有:建立国家和省级种子保纯中心;推广有效的种子生产保纯技术,如自交混繁法和株系循环法;品种区域化生产;贯彻配套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增强质量竞争意识,实行标准化包装。除此外,在产后采用先进的色选和分级技术,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促进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景树 《种子科技》2004,22(6):315-318
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是一个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种子标准化是通过总结种子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种子的特征、品种选育、种子繁殖、加工处理、种子质量状况、检验方法、储藏运输、包装标识、售后服务等做出科学、合理、明确的技术规定,制定出一系列的先进、可行的技术标准,并在农作物种子的生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的过程.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种子企业走向现代化,体现种子企业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宗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谢瑞礼 《种子世界》2005,(11):10-10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种子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占诸多要素总和中的30%以上。当前,全国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种子作为农业的基础,实现种子标准化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实践认为,目前种子标准化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与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王秋 《种子世界》2006,(6):12-13
种子加工是种子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种子质量和科技含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实现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加工、包衣推广工作,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成为我国种子加工工作者的一项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胡前毅 《种子》2000,(5):37-40
种子产业化是指以科技为先导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目的 ,依靠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 ,将种子选育、生产、加工、经营、推广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 ,实现种子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种子经营方式。当前种子产业化面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 WTO的大好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为此 ,就我省种子产业化发展问题谈点肤浅认识。1正确把握国内外种子产业化发展趋势目前 ,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化形势发展很快 ,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油菜籽第一大生产国,油菜籽产量接近全世界总产量的30%,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业是农业发展和农业安全的基石,标准化种子生产方式和高质量种子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但是中国种子生产发展相对落后于农业经济中其他部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种业和落后的种子生产模式面临来自全球的挑战.国际油菜种子生产主要分为3~5级,一般包括:育种家种子、先基础种子、基础种子、注册种子和合格种子,主要优势体现在以育种家种子作为种子繁育的唯一种源、限代繁殖、种源纯度高,不需选择等,具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质量检测与过程检验并重,同时标准种子生产模式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效率、节省育繁成本、提高种子质量.本文在国内外油菜种子分级制度、生产程序和质量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油菜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创新与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建立的构想,为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前提,从而对提高中国油菜种业竞争力、有效地服务国内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淡新形势下的种子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仕荣  林丽萍 《种子科技》2002,20(4):193-194
当前 ,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特色农业转变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种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将是今后种子企业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2 1世纪将是一个质量竞争的世纪。因此 ,种子质量管理不会仅仅停留在粗放而单一的质量检验阶段 ,而应该有更多、更新的内容去补充、完善和诠释。1 种子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先进当前 ,我国种子质量管理仍停留在质量检验上 ,检验时间也仅集中在种子生产收获后 ,而对种子产前、产中的检验却比较粗放而单一 ,难以保证种子质量。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种子事业的正常运作和健康…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种子市场现状和加强种子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寿尧  阎安  刘锦锋 《种子》2002,(1):56-58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盐城市是农业大市 ,常年使用各类良种 1亿公斤。自“九五”实施“种子工程”以来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新品种引进 ,强化种子深加工处理 ,规范种子标牌标识 ,加快了种子产业化步伐 ,使种子优质化、特色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稳步提高 ,有力地支撑了我市农业结构及其产品结构调整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种子市场的开放 ,今春我市种子市场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农业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急需引起重视 ,加强种业管理 ,使种子市场健康发展1 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1.1 不规范…  相似文献   

14.
马强  徐勤青 《种子科技》2010,28(2):13-14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种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种子市场空前活跃,种子质量监督领域出现一些混乱,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农业的安全生产受到威胁。种子检测为农业行政监督、行政执法、商品种子贸易流通、种子质量纠纷的解决等提供了多方位的技术服务,在提高种子质量整体水平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健全种子质量保障制度,全面保证种子质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吴国平 《中国种业》2006,(1):13-13,15
种子标准化就是将传统的生产经验与现代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制订出一系列因地制宜、简明可行的标准,指导和规范种子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及种子的加工、经营、销售等活动,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在种植业中的地位特殊,无法取代,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种子企业走向现代化,体现种子企业服务农业和农民宗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收成和农村的稳定。由于目前种子经营存在销售网点多、品种多、乱、杂、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致使种子经营者与购种者之间经常发生种子质量纠纷。如何正确应对种子质量事故,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和处理的一起种子质量事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宋贤勇 《种子》2019,(6):155-156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种子质量标准化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种子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激发新动能,增强竞争力,种业要安全,质量有保障,必须推进种子质量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量效益型农业能否顺利实施,种子管理工作是实现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前提和保障,几年来,我市种子管理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形式下要加强种子管理,首先必须以依法治种为切入点,完善种子法规;二是抓住种子生产质量这一重点,规范种子生产基地;三是突破净化种子市场这一难点,建立健全供种体系,才能加快种子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轨道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种子科技》2001,19(6):335-3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 ,标志着种子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种子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形势下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以《种子法》的实施为契机 ,充分发挥执法主体的职能 ,大力加强种子管理工作 ,促进种子质量水平的提高 ,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1 提高对种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抓好了种子就抓住了农业的根本。因此 ,为了保证种子质量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必须加强种子管理。《种子法》的实施 ,为做好种子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