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只2岁非洲黑鸵鸟按公母比例1:2~3分成4个繁殖组合,对产蛋、受精、孵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每只母鸵鸟年平均产蛋量为55.2枚,最高约为73枚,最低为39枚。4个组合鸟群之间种蛋的受精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I组的受精率最高,为59.6%;IV组的受精率最低,仅8.9%。各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2.6%。本次受精率较低的原因为公鸟年龄小,没有完全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2.
14只2岁非洲黑舵鸟(4公10母)按公母比例1:2-3分成4个繁殖组合,对产蛋、受精、孵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每只母舵鸟年平均产蛋量为55.2枚,最高为73枚,最低为39枚。4个组合鸟群之间种蛋的受精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I组的受精率最高,为59.6%;Ⅳ组的受精率最低,仅8.9%。各组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2.6%。受精率较低的原因为公鸟年龄小,没有完全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殖技术》2010,(16):18-18
<正>(一)山鸡以引进50组(1公5母/组)山鸡为例。收益:每只母鸡年产蛋按100枚计算,种蛋合格率按95%计算,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按85%计算,250只母鸡可产山鸡为: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了欧洲肉鸽与白羽王鸽不同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以筛选最佳杂交配套。对6个组合(白羽王♂×欧洲肉鸽1系♀(BYE1)、白羽王♂×欧洲肉鸽2系♀(BYE2)、白羽王♂×欧洲肉鸽3系♀(BYE3)、欧洲肉鸽1系♂×白羽王♀(E1BY)、欧洲肉鸽2系♂×白羽王♀(E2BY)、欧洲肉鸽3系♂×白羽王♀(E3BY))进行为期一年的性能测定,比较总产蛋数、产蛋周期、蛋重、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初生重、28日龄体重、28日龄成活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总产蛋数以BYE1组合最高(22.05个),显著大于BYE3组合(21.17个)(P0.05)。产蛋周期BYE3组合最短(35.95 d),显著少于BYE2组合(38.00 d)(P0.05)。蛋重基本在23g左右,BYE1组合显著小于其他5个组合(P0.05)。受精率6个组合没有显著差异(P0.05)。受精蛋孵化率E1BY组合只有65.91%,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P0.05)。初生重6组基本都在16 g左右,BYE1组合最小(15.92 g)。28日龄上市体重,以E3BY组合最高(567.31 g),显著大于E1BY组合(514.38 g)(P0.05)。28日龄成活率6个组合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YE1组合年产蛋量最高,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28日龄体重相对优秀,本组合繁殖和生长性能都比较优良,可在生产中利用。而E1品系作为父本受精蛋孵化率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雪峰乌骨鸡与汉江绿壳蛋鸡的杂交效果。试验选取200日龄雪峰乌骨鸡黄麻羽(公)与汉江绿壳蛋鸡(母)进行杂交,收集7 d种蛋,孵化并测定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杂交F_1乌性率;同时,选取杂交F_1代公母各50羽,分别于0~6周龄进行每周定时空腹称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杂交F_1代各周龄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1)雪峰乌骨鸡黄麻羽(公)×汉江绿壳蛋鸡(母)杂交种蛋受精率为88.84%,受精蛋孵化率为86.94%,杂交F_1代乌性率为82.91%;2)杂交F_1代公、母鸡前6周龄的体重增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度R2分别为0.962 1、0.961 8,公鸡生长曲线拐点为3.08周龄,母鸡为3.09周龄,第4周后公鸡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6.
采用手臂引导法给5只鸵鸟进行阴道内输精,共输精16次,并在2周内收蛋17枚,其中有受精蛋8枚,受精率为50%,经孵化获得雏鸟7只。试验初步认为,对母鸵鸟进行训练后,用此方法进行输精是可行的;对鸵鸟这样大型的鸟类,进行阴道浅部输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地区边鸡种蛋的孵化效果,试验选择山西忻州市、山西右玉县、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凉城县、河北张家口市、内蒙古卓资县、内蒙古包头市7个地区(7个地区按照以上顺序分别设置为试验1,2,3,4,5,6,7组)的各8只210日龄边鸡所产的种蛋各100枚,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种蛋,测定和计算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数、破损蛋数、破损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5胚龄死胎蛋数、10胚龄死胎蛋数、19胚龄死胎蛋数、入孵蛋重、5胚龄失重、5胚龄失重率、19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初生重占蛋重比例,分析比较各地区边鸡种蛋孵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4组受精蛋数最多,受精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最高,破损率最低,5胚龄死胎蛋数最少,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3组破损率最低,10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7组19胚龄死胎蛋数最少。试验6组种蛋的入孵蛋重最重,与试验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3,4,7组(P<0.05);试验6组5胚龄失重、19胚龄失重率、初生重最高,与试验4,5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试验1,2,...  相似文献   

8.
将 2 42日龄罗曼父母代种母鸡 40 0只 ,种公鸡 12只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 6只。试验组每天每只鸡饲喂 0 .0 5kg地肤 ,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 :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 4.6个百分点 ;种蛋受精率提高 4.5个百分点 ;受精蛋孵化率提高 4.2个百分点 ,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饲料报酬提高 11.8%,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明显地提高了饲养蛋种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选取存放4d的皖西白鹅种蛋5866枚,随机分为3组,在其他孵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孵化温度。结果表明:第1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75.30%,第2组平均为74.25%,第3组平均为62.85%,第1组与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第3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与第1组、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和统计了伊莎褐父母代和AA父母代种鸡笼养与平养的4个不同产蛋阶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生产记录,以此来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产蛋阶段对种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鸡鸡的受精率和受精孵化率分析比肉种鸡高0.21%和0.18%,但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方式的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比平养分别高出1.64%和1.18%,但差异不显著(P>0.05);产收高峰期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产蛋高峰后期次之,再次为产蛋高峰前期,产蛋后期为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