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设计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颖花量(总粒数)3800万朵/667m^2以上,结实率85%-90%,千粒重22-23g,氮肥用量按施N量=(目标产量需N量-土壤供N量),N肥当季利率计算,每667m^2施纯N16.60kg,N:P:K=2:1:2,即每667m^2施P2O5 8.3kg、K2O 16.6kg,适宜基本苗按□数/单株成□数计算,每667m^2插1.97万基本苗,能实现机插精确定量栽培750kg/667m^2的预期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蔗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均呈现单抛物线特性,且增产顺序为PNK;两两互作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负效应。施肥量与产量间的三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氮磷平方根模型的拟合结果为典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施肥量同产量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N 27.45 kg、P_2O_513.38 kg、K_2O 23.47 kg,产量可达6863.2 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N 19.35 kg、P_2O_511.50 kg、K_2O 23.22 kg,产值为3094.1元/667m~2。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不同施磷量及运筹试验,探讨对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667m^2施P_2O_5 8kg,即基施P_2O_5 50%(4kg/667m^2)+倒5叶50%(4kg/667m^2)产量最高;同时合理磷肥用量能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特别是提高拔节至抽穗期吸磷量是提高水稻产量重要途径;最佳施磷量及运筹,当季磷肥利用率在35%左右,成熟期植株最佳含磷为0.555%,百公斤稻谷吸磷量以1.11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胡景平 《北方水稻》2008,38(1):19-23
通过对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施N13.16kg、P2O514.3kg、K2O30kg、保苗2.2万穴,产量可达526.2kg/667m2。优化栽培方案为每667m2施N13.16kg、P2O514.19kg、K2O20.63kg,保苗3.0万株,可以获毛收益1583.6元/667m2。  相似文献   

5.
茶树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衡施肥采用“3414”回归设计方法,对安溪县铁观音茶树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试验,初步建立茶叶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茶树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0.67kg/667m^2 N、2.96kg/667m^2 P2O5、3.81kg/667m^2 K2O,N:P2O5:K2O=1:0.28:0.36。茶叶最佳利润施肥量为11.46kg/667m^2 N、3.47kg/667m^2 P2O5、2.23kg/667m^2 K2O,N:P2O5:K2O:1:0.30:0.19。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省14个市309个玉米田块化肥投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玉米化肥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平均产量为8 121 kg/hm~2,化肥养分(N、P_2O_5、K_2O)总施用量为312~479 kg/hm~2。氮(N)肥投入区间为188~275 kg/hm~2,磷(P_2O_5)肥投入区间为88~144 kg/hm~2,钾(K_2O)肥投入区间为64~119 kg/hm~2,N、P_2O_5、K_2O的平均投入比例为1∶0.48∶0.37,N、P_2O_5、K_2O平均偏生产力为36、75、96 kg/kg。根据辽宁省推荐施肥标准,全省平均氮、磷的减施潜力分别为53 kg/hm~2(23%)和30 kg/hm~2(28%)。辽宁省施用中微量肥料和有机肥极少、长效肥料较少,肥料以一次性施用为主。建议降低氮、磷肥施用量,增加钾肥用量,调整施肥比例,增加缓释长效肥料的施用,有条件的区域增加追肥次数。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高产栽培提供试验依据,以不同旱作类型的春小麦高产(≥350kg/667m~2,呼盟;≥200kg/667m~2,赤峰)为目标,通过四因素最优组合设计试验,以对春小麦生育影响较大的基本苗数、施磷量、施钾量、施氮量四项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内蒙古不同旱作区春小麦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数学模型,通过频数寻优,定量化提出了不同旱作地区春小麦实现高产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优化方案。即施磷量、施钾量、施氮量和基本苗在呼盟地区分别为4.02~4.70 kg P_2O_5/667m~2、3.26~4.39 kg K_2O/667m~2、3.66~4.80 kg N/667m~2和45.3×10~4~47.8×10~4株/667m~2;赤峰地区则分别为5.13~5.74 kg P_2O_5/667m~2、3.50~4.02 kg K_2O/667m~2、7.49~8.86 kg N/667m~2和3.06×10~4~32.2×10~4株/667m~2。  相似文献   

8.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时建立的产量度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以明确影响莆大麦7号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在5个因素中,对莆大麦7号的影响为施氮总量〉基本苗〉K20〉P205〉施N比例;要获得300~350kg/666.7m^2的产量和385元/666.7m^2以上的经济效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基本苗14.92万~16.12万/666.7m^2,施纯N16.19~17.04kg/666.7m^2,其中基施纯N比例为58.1%~61.3%,P2O5 3.43~4.10kg/666.7m^2,K2O 6.67~7.75kg/666.7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目标产量为基础,以氮磷钾肥料不同组合搭配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取2:1:1水平为最优化配方组合,处理4(A281C2)、处理6(A283C1)较接近最优化配方组合,但经经济效益分析,只有处理6(A283C1)单产582.00kg/667m^2,纯收入2973.59元/667m^2为最佳组合。由此认为在粘质红壤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速效磷肥,即尿素32.60kg/667m^2、钙镁磷66.18kg/667m^2、氯化钾7.50kg/667m^2,纯N14.996kg/667m^2,N:P2O5:K2O=1:0.75:013为最佳组合较合理。佛手茶是大叶品种,适量增施氮磷肥,有利于促进新梢的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仙草不同施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武平县岩前镇仙草对氮、磷、钾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仙草的增产效应是钾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增产量最大,每667m2增产179.3 kg,增产率32.7%;氮肥的增产次之,为163.2 kg,增产率28.9%;磷肥的增产最小,为147.8 kg,增产率25.5%。仙草每667m~2最佳施氮(N)、磷(P_2O_5)、钾(K_2O)量分别为12.59 kg、6.05 kg、15.68 kg,三要素比例为1∶0.48∶1.25;最佳经济产量每667m~2为723.92 kg。  相似文献   

11.
通过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明确了大麦品种蒙啤麦1号在兴安盟井灌区的肥料配比与播期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密度35万株/667 m2条件下,施纯氮9.0 kg/667 m2,纯磷9.0 kg/667 m2,纯钾5.0 kg/667 m2,播期4月21日时,将获得最高理论产量478.4 kg/667 m2,籽粒蛋白质含量达11.6%。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施钙量等5个栽培因素对春花生新品种莆花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因子对花生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纯N﹥K2O﹥CaO﹥P2O5;莆花4号实现产量≥4000kg/hm2的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种植密度26.91~27.27万株/hm2、纯N量134.04~138.51kg/hm2、P2O5量89.07~93.72kg/hm2、K2O量178.59~183.27kg/hm2和CaO量58.84~61.15kg/hm2。  相似文献   

13.
在每667 m2施用500 kg有机肥基础上,3 F(每667 m2 13 kg N,N:P2O5:K2O=1:0.93:2.41)、3 E(每667 m2 13 kg N,1:0.56:1.95)和3 G(每667 m2 13 kg N,1:0.74:2.01)处理组合的马铃薯总产量和合格薯产量显著高于9 A(每667 m2 19 kg N,1:0.47:1.47),但三者之间及其与其它化肥处理组合总产量和合格薯产量之间差异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水平。3 G、3 E处理组合的平均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处理9 D(每667 m2 19 kg N,1:0.75:1.75)、9 B(每667 m2 19 kg N,1:1.17:2.17)、6 B(每667 m216 kg N,1:1.17:2.17)、9 C(每667 m2 19 kg N,1:0.70:2.65)、9 F(每667 m2 19 kg N,1:0.93:2.41)和9 A,但与其它化肥+有机肥处理组合的平均效益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每667 m213 kg氮肥处理中3 E处理组合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每667 m2 16 kg(处理6 F除外,每667 m2 16 kg N,1:0.93:2.41),和每667 m2 19 kg的施肥处理组合(P<0.05)。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纯氮13 kg,N:P2O5:K2O=1:0.56:1.95是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效益和氮磷钾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永定烟后稻施氮磷钾肥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试验条件下,烟后稻最高产量641.6kg/667m2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用N12.1kg、P2O55.8kg、K2O7.4kg(N∶P2O5∶K2O=1∶0.48∶0.61)。最佳施肥效益1005.0元/667m2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N9.9kg,P2O57.8kg、K2O7.8kg(N∶P2O5∶K2O=1∶0.78∶0.78)。  相似文献   

15.
氮素用量对油葵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氮素对油葵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地区进行了油葵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积累均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施氮量在6~18kg/667m2之间时,均促进油葵对氮磷钾的吸收。其中,100kg籽粒所需N、P2O5、K2O范围分别是5.68~6.19kg、4.32~4.62kg、14.82~21.20kg,三要素(N:P2O5:K2O)平均比例为1:0.76:2.93。成熟期时,氮磷钾总积累量均是N2P2K2处理最高,分别达到47.99g/株、35.45g/株、152.30g/株。当施氮量为10.53kg/667m2时,产量达最高值221.02kg/667m2,最佳经济效应施氮量为9.54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产量为220.48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不同施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珣  付立东  齐春华 《北方水稻》2010,40(4):19-21,24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通过氮(7水平)、磷(4水平)、钾(4水平)"3417"试验,探讨了滨海盐碱稻区高中低级土壤基础地力条件下,三要素不同施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大洼县西安农场的高、中级土壤肥力条件下,N、P2O5、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0、7.0、6.0 kg/667 m2,其比例为1︰0.39︰0.33,基础地力较高的土壤可获得750kg/667 m2左右的产量,基础地力中等的土壤可获得700 kg/667 m2左右的产量。在基础地力较低的土壤条件下,N、P2O5、K2O的最佳施用量为22.5、7.0、6.0 kg/667 m2,其比例为1︰0.31︰0.27,可获得650 kg/667 m2左右的产量。在高、中、低三级基础地力条件下,氮素均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位于第二、三位,但磷钾的影响程度远小于氮。  相似文献   

17.
莆大麦9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莆大麦9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基本苗及氮、磷、钾施用量四项主要栽培措施对大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通过产量及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大麦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在4个因素中,对大麦产量的影响为:基本苗(K2O(P2O5(N;要获得300 kg/667 m2以上产量和800元/667 m2以上的经济效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基本苗11.610~12.390万/667 m2,施纯N:11.580~12.420 kg/667 m2,P2O5:4.722~5.278 kg/667 m2,K2O:11.580~12.420 kg/667 m2。为良种良法配套、丰产增收及农艺措施的合理运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