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幼穗发育期硒与硅共施效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培试验表明,Se和Si共施提高水稻开发期、灌浆末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灌浆末期叶片老化指数。0.1~0.3μg/mlSe加Si使黄熟期剑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Se和Si共施使灌浆期剑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收割时其含量增加,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谷产量以及结实率提高.主茎幼穗长1.5~2.5cm时开始水培的植株,0.3μg/mlSe与Si共施.千粒重及每穗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Le/Qi在施基肥基础上始穗期追施N,NK营养比其亲本和仅施基肥(NPK)表现剑叶叶绿素(a+b)总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多,SPS酶活性及SPS/F-1,6-Pase的酶活性比率高,14C-蔗糖同化物从顶3叶及叶鞘的输出率亦高,剑叶含矿质营养K,Ca,Mn,Mg及Fe也较高。Le/Qi从抽穗期至蜡熟期残留在叶鞘及茎中的可溶性糖及淀粉的量较少,蜡熟期被分配到穗部的量较多,且与谷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及显著正相关,谷产量比Lemont(母本)高约32%,比七挂早(父本)高8%,而光合速率则处于亲本之间,偏于母本。  相似文献   

3.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植株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氮素水平对直、弯穗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朱粗度和叶片性状均优于低氮条件。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同时能提高剑叶的全氮含量,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直立穗型品种的植株粗度、剑叶活力、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略优于弯曲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特效烯提高小麦后期抗低温能力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外施特效烯通过降低孕穗期植株体内GA含量和提高其ABA含量而增大ABA/GA,进而增加了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使剑叶和穗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多,膜的稳定性增强,电解质渗漏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施氮钾肥的生理性状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始穗斯和齐穗期施氮肥或氮钾肥,能提高结实期间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剑叶中^14C-光合同化物的输出率及其分布在稻穗中的比例,促使中部和下部枝梗的谷粒灌浆充实,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稻谷产量。始穗期和齐穗期施氮钾肥比单施氮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专用叶面喷剂的增产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稻专用叶面喷剂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后7-10天喷施1次400倍专用叶面喷剂,可促进水稻发根早,返青块,叶色较浓绿,可提前3-5天分蘖,每亩增加分蘖3.8-5.0万条,有效穗增加2.0-3.0万穗,结实率提高3.3%-4.0%,千粒重增加0.30-0.76g,植株矮3.0-7.5cm,增产12%-14%,其增产机理为专用喷剂促进水稻根系活力,增加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灌浆期剑叶中C^14光合  相似文献   

7.
以超级稻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和2种不同栽培密度下灌浆结实期叶片光合特性,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鞘和茎秆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及其和稻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0~165 kg/hm2时,灌浆期(抽穗后16 d)剑叶中净光合速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65 kg/hm2,光合速率略有下降。适宜的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可增加抽穗期的糖和淀粉积累量。相关分析表明:糙米率和穗中可溶性糖以及淀粉累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垩白度和茎秆以及叶片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和叶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和叶中可溶性糖以及淀粉累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弱筋小麦郑麦004灌浆期剑叶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有利于增加灌浆后期剑叶SOD活性,降低灌浆期O<'-><,2>·产生速率、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产量;施酰胺态氮肥可增加灌浆期剑叶SOD活性,降低灌浆后期O<'-><,2>·产生速率和灌浆前期MDA含量及游离脯氮酸含量,有效延缓郑麦004剑叶的衰老,提高产量.从水分和氮素形态互作效应来看,W<,3>N<,1>处理(即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水1次,施酰胺态氮)在多数时期剑叶SOD活性最高,O<'-><,2>·产生速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产量最高.总的来看,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004剑叶的衰老和产量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9.
抗坏血酸和生育酚对小麦的延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6mmol.L^-1抗坏血酸和2mmol.L^-1生育酚,具有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作用。灌浆后期施用具有增强SOD活性,抑制膜脂质过氧化,延缓旗叶叶绿素和蛋白降解、维持叶片较长功能期的作用。灌浆初期施用有使不孕小穗数减少,可孕小穗数增多以及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作用。开花后20d施用,增粒重效果最好,开花后10d处理穗粒数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0.
土壤施K和叶面喷施K肥表明,施K肥可以促进黑穗醋栗营养生长,增加百叶干重,百果重和产量,并且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黑穗醋栗适宜的K肥施用量为,土壤施K每株为0.15-0.3kgK2SO4,叶面喷施K2SO4的浓度为0.5%-1%,土壤施K适宜的时期为萌芽前。  相似文献   

11.
硒对月季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月季叶园片经含H2SeO3水溶液黑暗培养4d表明,加Se可降低叶园片MDA含量,维持还原糖及Chl含量,降低POD活性。0.1 ̄0.5mg/L Se使叶圆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活性高于对照,0.1 ̄0.2mg/L Se处理,SOD活性较高,膜透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高产冬小麦硫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田间条件下,冬小麦(丰抗15)地上部硫百分含量的最大值在孕穗期,施硫处理为0.406%,对照为0.364%;最大累积量在灌浆期,施硫处理与对照分别为10.918mg·株-1和10.667mg·株-1;最大吸收强度在拔节至孕穗期间,两处理皆在0.40mg·株-1·d-1左右。施用硫肥可提高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形成百公斤籽粒需吸硫0.154kg~0.222kg.在拔节后的各生育期,硫素在茎鞘中的分配率高于叶片,生育后期则主要集中于穗部。成熟期穗中硫的含量占总量的比率大于55%.  相似文献   

13.
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硅肥明显降低水稻无效分蘖和增加穗粒数,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作用。施硅肥可提高子实N、K和秸秆P、Si含量,还明显提高子实N、P、K和秸秆P、Si的吸收量。在冲积型和白浆型水稻土上,每公顷施硅肥750~900kg,增产效果显著或极显著,达8.4%~18.6%,产投比为1:3.38~9.23,获纯收入429~1482元。  相似文献   

14.
汪仁  安景文  解占军  华利民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89-22290,22330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测定春玉米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b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在春玉米灌浆期和蜡熟期增加施氮量,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逐渐下降,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蜜白质含量随之提高。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2次追施氮肥的穗位叶MDA含量低于1次追施氮肥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1次追施氮肥的。[结论]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防止春玉米早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两系超级杂交稻的最佳养分管理措施,以Y两优1号为供试材料,比较不同氮肥管理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高产生理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地氮肥管理(SSNM)处理的超级杂交稻产量达8 900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和农民模式(FFP)分别提高35.7%和11.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比FFP提高153.0%,SSNM处理提高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主要在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大幅度提高;2)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SNM处理比FFP模式分别提高9.6%、9.3%和7.9%。结论:SSNM处理较FFP模式能提高灌浆期根系活力、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齐穗期剑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从而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对水稻后期源、库调节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施药时期(浸种、孕穗期喷施)和不同浓度(0、20、40mg/kg)烯效唑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剑叶特性与物质生产、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具有延缓剑叶衰老、促进物质生产及转运的效应。能提高剑叶衰老期间的叶绿素含量和绿叶面积,灌浆前、中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而成熟期其含量与对照基本相同;烯效唑处理后,籽粒内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强势粒)或前中期(弱势粒)提高,为籽粒内淀粉的合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烯效唑前中期抑制而后期促进强势粒中淀粉的积累,对最终淀粉含量影响不大,但具有促进弱势粒中淀粉积累的效应,其淀粉含量提高;烯效唑处理有提高产量的作用,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穗实粒数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表油菜素内酯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末至始穗期喷施epiBR,水稻谷粒产量可明显提高,还可显著地提高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非可溶性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延缓叶片中总核酸和RNA降低的速率,延缓衰老并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规律与光合速率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6mmol·L ̄-1抗坏血酸和2mmol·L ̄-1生育酚,具有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作用。灌浆后期施用具有增强SOD活性,抑制膜脂质过氧化、延缓旗叶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维持叶片较长功能期的作用。灌浆初期施用有使不孕小穗数减少,可孕小穗数增多以及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作用。开花后20d施用,增粒重效果最好,开花后10d处理穗粒数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9.
选用1026只1周龄罗斯蛋用雏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日粮Se水平对雏鸡组织S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的Se缺乏或过量均可通过各组织Se含量的变化反映出来,但反映的敏感性及临界指示值因组织及发育期不同而异。日粮Se水平缺乏或过量时,各组织Se含量相应降低或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罗斯蛋用雏鸡的Se需要量范围为0.145×10 ̄(-6)~0.495×10 ̄(-6),其中以0.195×10 ̄(-6)最佳;日粮Se含量≤0.095×10 ̄(-6)或≥0.995×10 ̄(-6),雏鸡出现Se缺乏症或中毒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及盆栽试验,研究了新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益穗素对水稻产量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末至始穗期喷施益穗素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维持剑叶较高的净光合速度,提高叶片蛋白质含量;喷施后第5天,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此后维持在较低水平,降低较少,而未喷施的对照植株,其SOD活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