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缝地板对肥育猪舍空气环境及猪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32头生长肥育猪,分别饲养在混凝土实体地面(对照组)和铺设微缝地板(试验组)的圈栏内,对各组猪栏内NH3和CO2浓度、猪的采食、饮水、躺卧、排泄、拱啃等行为以及猪的生产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第1、2周微缝地板栏内的NH3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实体地面栏内的浓度(P<0.05),第3周微缝地板栏内的NH,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微缝地板与实体地面栏内CO2平均浓度各周无显著差异,但均呈现降低趋势.猪的采食、饮水、躺卧行为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排泄时间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肥育猪采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肥育猪发生拱地的头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发生啃咬行为的头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09%.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揭示发酵垫料和土地面对产房中绵羊母羊及羔羊的行为差异,为在绵羊产房中推广发酵垫料床提供理论依据。将产后1 d内10只分娩双羔母羊随机圈养在土地面产房(5只母羊及其10只羔羊)和发酵床垫料产房(5只母羊及其10只羔羊),利用监控设备记录母羊及羔羊昼夜(24 h)行为影像,试验期3 d。随后对2组母羊的采食、反刍、躺卧、哺乳、站立及羔羊的吃奶、躺卧、活动行为次数及时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垫料组较土地面组母羊的反刍次数(23.80次vs9.71次)、反刍时长(3.86 h vs 2.00 h)和反刍时长占总时长比(26.56%vs 11.58%)显著增加;站立次数(5.40次vs25.22次)、站立时长(0.76 h vs 3.61 h)和站立时长占总时长比(5.19%vs 20.93%)显著减少;哺乳次数(28.91次vs15.69次)显著增加,但哺乳时长(0.79 h vs 1.11 h)显著减少;采食次数(13.97次vs25.20次)显著减少,躺卧时长占总时长比(27.80%vs 31.50%)显著降低。垫料组较土地面组羔羊的活动次数(35.55次vs26.85次)显著增...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地面类型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育肥后期小尾寒羊135只,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羊。3个试验组地面类型分别为素土实体地面(地圈组)、高架水泥漏缝地板(漏缝组)和高架水泥漏缝地板下中空部分四周用棉帘封堵(漏缝围堵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漏缝围堵组的地面温度显著高于漏缝组和地圈组(P0.05)。各组之间地面相对湿度无显著差异(P0.05)。2)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平均日饮水量显著低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3)漏缝围堵组的中性洗涤纤维、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漏缝组和地圈组(P0.05),漏缝组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漏缝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漏缝围堵组和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4)漏缝围堵组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漏缝围堵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含量显著低于漏缝组(P0.05),漏缝围堵组和漏缝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地圈组(P0.05)。由此可见,高架水泥漏缝地板下中空部分四周用棉帘封堵可提高地面温度,缓解了育肥羊的冷应激,进而提高了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善了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4.
将150只9周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2组,每组5只鸡。试验组鸡被饲养在15只/m2和30只/m~2两个不同的饲养密度条件下,观察鸡的啄羽、采食、趴卧、修饰、寻食、饮水、站立和走动行为。研究显示:饲养密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的影响很大(P0.05);饲养密度对趴卧行为、寻食行为和走动行为影响显著(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育成期蛋鸡的啄羽、趴卧、饮水和站立行为逐渐增加,采食、修饰、寻食和走动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 2.4.2 羊舍建设.在雨水较多、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为了保持羊舍通风干燥,应修建漏缝地板式羊舍,粪尿通过漏缝地板落下,粪便容易清理干净.羊床一般离地面50~60 cm,漏缝地板可就地取材,常采用木条或竹子,漏缝地板一般厚3cm、宽3~5cm、间距1.5~2cm,漏缝地板缝隙过宽,羊脚易受伤,缝隙过窄,粪便不易漏出.羊圈粪床向后向下按10%~20%的坡度倾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延胡索酸(FA)对急性热应激状态下肉鸡的采食、饮水量和行为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ROSS 308肉鸡180只,在适宜环境中饲养至21日龄,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CONT组)、热应激对照组(HS-CONT组)、热应激+0.5%延胡索酸组(试验1组)、热应激+1.0%延胡索酸组(试验2组)、热应激+1.5%延胡索酸组(试验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热应激组饲养在(34±1)℃的高温环境中,CONT组饲养在(24±1)℃的适宜环境中。结果表明:与CONT组相比,HS-CONT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饮水与喘息行为极显著增加(P0.01);试验3组耸翅、坐行为极显著减少(P0.01),且采食、走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HS-CONT组采食、耸翅、站立、走动、伸展、啄、俯卧等行为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站立变化不显著(P0.05)。与HS-CONT组相比,试验3组耸翅与站立行为极显著增加(P0.01),坐行为极显著减少(P0.01),走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采食、饮水、喘息、伸展等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可以增加肉鸡的采食次数,影响肉鸡行为,从而缓解热应激对肉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饲养密度对蛋用鹌鹑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养密度对蛋用鹌鹑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饲养密度,为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71日龄体况相近健康的蛋用鹌鹑4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饲养密度分别为65、80、95、110只/m~2,鹌鹑自由采食、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试验期为4周。试验期间测定了蛋用鹌鹑生产性能和行为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饲养密度对蛋用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3组产蛋率呈现升高趋势;料蛋比3、4组显著低于1组(P0.05)。不同饲养密度对蛋用鹌鹑行为影响不同,采食行为3、4组显著高于1、2组(P0.05),且1组显著高于2组(P0.05);饮水行为3组显著低于1、2、4组(P0.05);站立行为2组显著高于1、3、4组(P0.05);趴卧行为3、4组显著高于1、2组(P0.05)。行走行为1组显著高于2、3、4组(P0.05)且2组显著高于4组(P0.05)。梳羽、伸展等舒适行为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啄物等异常行为3、4组显著高于1、2组(P0.05)。因此,饲养密度95只/m~2时有助于提升饲料转化率且产蛋率存在升高趋势。高饲养密度(95、110只/m~2)有助于采食、趴卧行为的发生,低饲养密度(65、80只/m~2)有助于饮水、行走、站立行为的发生;而且高饲养密度(95、110只/m~2)增加了啄物异常行为的发生,并使梳羽、伸展等舒适行为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旱养对种鸭行为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 200只樱桃谷肉种鸭(母鸭1 000只、公鸭2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水养组)和试验组(旱养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每天6∶00~7∶00对采食行为进行观测,7∶00~8∶00对采食以外的其他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试验组种鸭采食、饮水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休息、行走以及攻击行为频次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站立、展翅、梳羽、抖尾等行为频次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持续时间和时间比例上,休息、其他行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抖尾行为在持续时间上,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饮水、站立、行走、梳羽、展翅、攻击行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种鸭旱养可降低采食、饮水频次,提高种鸭的休息和抖尾的时间,但攻击行为频次增加,生产中要慎重选择种鸭旱养。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高海拔地区微生物发酵床的制作工艺和饲养效果,选取100只努比亚山羊(母羊),分为2组,每组50只,一组饲养于发酵床羊舍,另外一组饲养于水泥地板地面羊舍(对照组),测定舍内外温度(10月份至次年1月份)、山羊的增重、饲养费用。结果显示:发酵床羊舍气温1月份平均温度20℃,比对照组羊舍提高9℃(P0.05);发酵床羊舍山羊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4个月的饲养费用比对照组羊舍降低了920元。提示:发酵床饲养技术可为山羊越冬提供适宜的温度,提高增重,无污水排放,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从第四周到第六周,试验选择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按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0组,每组5只鸡。试验鸡只被饲养在14%、17%和19%共3个不同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水平条件下,研究观察鸡只啄羽、采食、寻食、趴卧、站立、走动、饮水和修饰等行为。研究发现蛋白质质量分数对育雏期蛋鸡啄羽、采食、寻食和趴卧行为的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质量分数对育雏期蛋鸡站立、走动、饮水和修饰行为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蛋白质质量分数水平的上升,育雏期蛋鸡的趴卧行为逐渐增多,啄羽、采食、寻食、站立和走动等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高产奶牛几乎全年或是整个生产周期都是在畜舍内度过。非放牧条件下(如散栏饲养),多种因素(磨损、创伤、体重和微生物)会影响奶牛的蹄部(站立的时候)和腿部(躺卧的时候)健康。尤其是奶牛在生活环境较差时不愿意走动,以免发生危险。躺卧区域对奶牛来说最为重要,通道地面的质量还是会对奶牛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奶牛要四处走动进行社交活动,还要采食和挤奶。为了给奶牛的休息、站立和行走提供合适的地面,牛舍需要配备柔软的地面,同时要有足够的摩擦力(防止牛蹄过度生长或避免过度损伤),并保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管理者应关注牛舍地面的卫生状况和管理水平,注意可能引起奶牛肢蹄损伤的危险区域,尽量减少奶牛行走在坚硬、不卫生及易损伤肢蹄的地面上,要保证每头牛有一个舒适的卧床。应减少奶牛挤奶等候的时间,并保证奶牛24h都能觅食。从长远的投资收益而言,牛舍建造应考虑使用柔软有弹性、质量好的橡胶垫,牛舍地面要有一定倾斜度,保证尿液及时通过管道排出,最好使用橡胶漏缝地板,同时配备刮粪板,最好在采食通道上铺设橡胶垫,并建设坚固的排水管道及排污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发酵床养猪方式冬夏季环境状况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冬、夏两季选取北京某猪场有窗密闭式和塑料大棚式2种样式、漏缝地板和发酵床2种地面形式的育肥猪舍进行环境监测,综合评价不同季节、不同建筑样式下发酵床在减少猪舍有害气体、调节温湿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冬季用简易热风炉供暖的有窗密闭漏缝地板猪舍日平均温度、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与不供暖的有窗密闭发酵床舍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酵床舍二氧化碳含量较高(P<0.05),夏季时,发酵床能显著降低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P<0.05),但床面日平均温度、猪舍空气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均极显著地高于有窗密闭漏缝地板舍(P<0.01),猪的增重明显低于漏缝地板舍,大棚式发酵床舍空气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又显著高于有窗密闭发酵床舍(P<0.05),有窗密闭发酵床舍又显著高于有窗实体地面舍(P<0.05)。因此,做好冬,夏季发酵床的管理以及选择与发酵床相配套的猪舍类型和环境调控措施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养密度对湖羊生长性能、行为方式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月龄湖羊公羔108只,按高密度组(HD,1.5只·m~(-2),18只/圈)、中密度组(MD,1只·m~(-2),12只/圈)和低密度组(LD,0.5只·m~(-2),6只/圈)随机分成3组饲养(n=36),每组3个重复。预饲期7 d,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MD组和LD组羊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HD组(P0.05),而3组试验羊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HD组游走时间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躺卧时间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采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HD组湖羊血液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MD组(P0.05),HD组湖羊球蛋白(GLO)含量显著高于LD组(P0.05);HD组湖羊谷草转氨酶(AST)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HD组湖羊血清IgA、Ig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SOD活性和GSH-Px活性则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影响湖羊的生长发育,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提高羊群免疫和抗氧化机能,改善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定我国中原地区封闭式羊舍的环境指标和相关参数,进而对羊舍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试验采用梅花式采样法,测定了冬季和春季连续5 d内羊舍环境参数以及不同漏缝地板羊舍(竹制地板和水泥地板)、不同饲养阶段羊舍(育肥羊和基础母羊舍)的NH_3浓度和CO_2浓度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冬季羊舍内温度、湿度、NH_3和CO_2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春季羊舍内NH_3浓度从早到晚逐渐升高,冬季只在早上较高,春季和冬季羊舍内CO_2浓度均在晚上较高;不同漏缝地板羊舍中NH_3浓度差异显著(P0.05),CO_2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羊舍与基础母羊舍NH_3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CO_2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春季水泥漏缝地板具有最适宜的羊舍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及发酵床垫料环境对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75头60日龄苏钟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Ⅰ(水泥地饲养,自由采食)、对照组Ⅱ(水泥地饲养,顿饲)、木屑发酵床组(垫料基质为木屑,简称木屑组,自由采食)、酒糟发酵床组(垫料基质为50%酒糟+50%木屑,简称酒糟组,自由采食)、菌糠发酵床组(垫料基质为50%菌糠+50%木屑,简称菌糠组,自由采食),试验期100 d。(1)酒糟组、木屑组和菌糠组各项生产性能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料重比酒糟组菌糠组木屑组对照组Ⅱ对照组Ⅰ。(2)育肥中期,酒糟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酒糟组和菌糠组、木屑组血清白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菌糠组和酒糟组、木屑组血清球蛋白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酒糟组猪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木屑组、菌糠组、对照组Ⅱ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酒糟组(P0.05)和对照组Ⅰ(P0.01)。菌糠组、木屑组猪血清葡萄糖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1)和对照组Ⅱ(P0.05),对照组Ⅱ血清葡萄糖也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5);酒糟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1)和对照组Ⅱ(P0.05),菌糠组次之,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5);对照组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床各组(P0.01)。(3)育肥后期,各组猪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酒糟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Ⅱ和木屑组(P0.05);发酵床处理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菌糠组猪血清葡萄糖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1)和木屑组(P0.05),酒糟组、对照组Ⅱ血糖浓度次之,显著高于对照组Ⅰ(P0.05);对照组Ⅱ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4)发酵床处理组猪十二指肠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活性高低依次为菌糠组酒糟组木屑组对照组Ⅱ对照组Ⅰ。采取发酵床饲养方式,特别是酒糟、菌糠替代木屑作为垫料的发酵床环境,较传统水泥地面和木屑发酵床饲养环境更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8,(6)
为研究群养和限位栏对妊娠母猪福利水平及繁殖力的影响,选取健康、3胎次、预产期接近的淮母猪30头,妊娠4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头。限位栏组的15头淮母猪饲养在限位栏内;群养组15头淮母猪分3个圈饲养,每圈5头,圈舍为半开放式。结果表明,死胎数,限位栏组比群养组多1头,差异极显著(P0.01);产活仔数、弱仔数、仔猪初生个体重,群养组和限位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唾液中皮质醇含量,妊娠中期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后期限位栏组显著高于群养组(P0.05)。妊娠中期,站立行为和非摄食口部活动出现的频率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犬坐、空嚼和积极社会行为出现的频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躺卧、代谢和消极社会行为出现的频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后期,犬坐、空嚼和非摄食口部活动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站立行为和积极社会行为两组差异显著(P0.05),躺卧、代谢和消极社会行为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工厂化畜牧业的生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管理技术,其中供家畜休息用的栏圈地板结构对家畜机体的影响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不拴系饲养条件下,地板质量直接关系到家畜躺卧休息的时间。Б.Новицкий在1981年引证一些学者对奶牛行为的观察材料,认为奶牛行为与地板结构类型(水泥、沥青、塑料、橡胶、木质和是否铺垫各种褥草的地板)有密切关系。若任其自由选择躺卧的地方,则奶牛不喜欢水泥型等坚硬材料做成而又没有足够褥草的地板。具有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圏栏面积对猪混群后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育肥猪24头,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在面积为1 700 mm×1 400 mm和1 300 mm×1 400 mm的圈栏内饲养,采用高清视频摄像头持续监测猪混群后的探索、非饮食争斗、站立、跑、躺卧等行为。结果表明:猪混群0.5~1 h B组圈栏内非饮食争斗、跑的行为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P0.01或P0.05);混群1~2 h B组圈栏内猪群站立行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而A组圈栏内猪群躺卧行为则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说明圈栏面积会影响猪混群后的行为,养猪生产中应合理调整饲养密度,以减少猪混群产生的争斗,从而降低混群带来的应激,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饲喂次数对经产和初产荷斯坦泌乳牛日常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8头泌乳天数在100 d左右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包括14头经产牛和14头初产牛,分为日饲3次处理组和日饲2次处理组,每组包含经产牛和初产牛各7头。对泌乳牛的采食、卧床躺卧、运动场躺卧、卧床站立、运动场站立、过道站立、饮水、使用体刷、舔舐盐砖等行为进行连续5 d的观察,并对2个处理组上述行为的每日发生频率和花费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当日饲3次变为日饲2次时,经产牛和初产牛每日采食频率和时间显著(P<0.05)降低,每日总躺卧时间显著(P<0.05)增加。日饲3次和日饲2次条件下,经产牛每日卧床躺卧、卧床上躺卧和站立、舔舐盐砖时间均显著(P<0.05)大于初产牛,经产牛每日采食、总躺卧、总站立、饮水频率和时间与初产牛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当饲喂次数减少时,会对经产牛和初产牛的每日采食频率和时间以及每日总躺卧时间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大棚饲养条件下风扇降温和水帘降温以及舍饲、35日龄开放运动场、70日龄开放运动场对黄羽肉鸡采食、饮水、修饰、站立、运动、觅食、攻击、休息、沙浴,栖架10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帘降温组鸡群采食和修饰行为的百分比极显著高于风扇降温组(P〈0.01);而饮水、站立和觅食行为的百分比则极显著低于风扇降温组(P〈0.01);沙浴行为百分比也显著低于风扇降温组(P〈0.05),其他的行为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2)放养措施可以极显著增加鸡群的采食、饮水、修饰、运动、觅食、休息以及沙浴等7种行为的百分比(P〈0.01),极显著降低鸡群的栖架行为及站立行为的百分比(P〈0.01);其他的行为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不同降温措施和不同时间放养措施显著影响肉鸡采食、饮水、站立、修饰、觅食和沙浴行为百分比,上述6种行为指标可作为评价黄羽肉鸡福利养殖水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