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小花棘豆(O.glabra)属于棘豆属(Oxytropis DC.)的一种,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有毒植物.家畜的小花棘豆中毒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构建大白鼠小花棘豆慢性中毒模型的基础上,验证“棘毒净”对大白鼠小花棘豆中毒的解毒效果.[方法]大白鼠腹腔注射该药后,对大白鼠的脏器系数、饲料利用率、血液学、血液酶学、内脏器的组织学进行考察.[结果]保护组血液MCH、WBC、MCV、MCHC普遍高于中毒组,AST、ALP活性及血清肌酐值较中毒组下降.[结论]“棘毒净”对大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大鼠的肝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花棘豆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的有毒植物之一,可以引起家畜慢性中毒,小花棘豆中毒早期动物体重增长较快,但是否与黄华碱-小花棘豆的主要生物碱之一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以blab/c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经灌胃给予18.5 mg/kg、37 mg/kg、74 mg/kg小花棘豆黄华碱,连续9d。结果发现37 mg/kg和74 mg/kg试验组小鼠增重明显,肝脏指数明显上升,血糖明显降低。该结果表明黄华碱是导致动物小花棘豆中毒早期体重增长较快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家畜蕨中毒主要是由于家畜放牧时采食了过多的蕨菜特别是蕨嫩叶而引起的中毒。多种家畜均可发生,而且多发于春天放牧家畜。1症状蕨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硫胺素酶、原蕨苷、血尿因子、槲皮黄素,由于家畜种类不同及中毒的急缓不同,引发的疾病和症状也不同。牛急性蕨中毒是由于牛在春天放牧时短时间采食了大量蕨的嫩叶引起的,主要损害骨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  相似文献   

4.
正1家畜食用有毒植物中毒原因1)家畜冬季舍饲时间较长,冬末夏初开始放牧时,容易发生贪食青草和误食毒草导致食后胀死或中毒。2)放牧不及时,家畜过度饥饿饥不择食,或因有毒植物的植株不大,夹杂在其他植被中间,被家畜啃食而中毒。外来家畜或幼畜,因不熟悉当地的植物或无识别毒(害)草的能力,容易中毒、受害。  相似文献   

5.
探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毒对和田羊内脏器官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对和田羊的毒性作用机理。以6只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与8只正常和田羊为研究对象,取其脏器,计算脏器指数,采用t检验对2组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后,再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对小花棘豆中毒与检测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毒和田羊脑、肾上腺、淋巴结、肾脏、垂体、心脏、脾脏、卵巢和睾丸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肝脏、肺脏和胰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饲喂小花棘豆对和田羊胃肠道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分析表明和田羊脑指数与小花棘豆中毒的相关性最强。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和田羊实质性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6.
以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毒和田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制和田羊小花棘豆亚慢性中毒模型,对其卵巢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检测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q PCR法检测繁殖基因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量。结果发现,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卵巢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而且卵巢表面卵泡数极显著下降(P0.01),镜检表明中毒和田羊卵巢中初级卵母细胞溶解、消失,间质血管扩张,原位末端标记(TUNEL)发现中毒和田羊卵巢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发生凋亡,中毒和田羊卵巢Bax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Bcl-2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血清和卵巢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卵巢中FSHR和LHR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和田羊卵巢病理性损伤,抑制相关繁殖基因表达,促使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和田羊机体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采集试验羊的丘脑、垂体和睾丸组织,测定其脏器指数后检测其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雄性和田羊丘脑-垂体-睾丸轴(hypothalamus-pituitary-testis axis,HPTA)形态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花棘豆的中毒机理。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和田羊丘脑、垂体和睾丸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HE染色表明丘脑神经元细胞固缩、浓染;垂体中细胞核变形、浓染,胞浆减少;睾丸曲精细管细胞排列紊乱,管壁变薄,管腔内精子数量减少,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空泡。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丘脑中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聚集,线粒体嵴断裂,神经髓鞘端板层离散;垂体中促性腺激素细胞核染色质聚集,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内质网扩张;睾丸中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形成空泡,精子细胞核膜破裂,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形成空泡,嵴断裂,部分精子细胞缺少顶体颗粒。小花棘豆中毒可造成雄性和田羊丘脑、垂体及睾丸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的改变,表明小花棘豆可通过HPTA影响雄性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8.
蕨类植物在霜冻或干旱脱落前依然能保持新鲜绿色,且多生于开阔林地,所以易于被放牧动物优先采食,因此放牧动物采食蕨类植物中毒的情况十分常见。蕨类植物本身具有潜在放射性物质,可直接造成动物骨髓损伤,且能够致癌,例如其在引发反刍家畜动物尿道肿瘤、地方性血尿中毒症方面非常普遍。所以针对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蕨类植物中毒诊断和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小鼠实验性小花棘豆中毒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千克体重1、5、10 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63 d后采集小鼠心、肾、肝、脾、肺、脑等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小鼠肝脏系数、肾脏系数和肺脏系数增大,脑系数、心脏系数和脾脏系数降低,部分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镜检发现小花棘豆中毒小鼠大脑、小脑、肾脏、肝脏、脾脏等组织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神经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化,且HE染色变淡。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小鼠组织器官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中毒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广泛性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脏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对家兔脏器指标的影响,试验挑选健康22只,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2只[按照10 g/(d·kg体重)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对照组10只(饲喂青干草和少量精料),试验期为70 d,试验结束后取其脏器,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家兔脑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肾上腺指数、睾丸指数、卵巢指数和肺脏指数增大,心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胰脏指数下降,部分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与小花棘豆中毒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脑指数;但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胃肠道指标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导致家兔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工业氟污染区家畜慢性氟中毒发病率高,损失大。探索家畜氟病的防治措施,是氟污染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课题。1981年7月31日至1982年8月30日,我们开展了倒场放牧配合口服药物对山羊慢性氟中毒治疗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放牧是家畜饲养方式之一,是草地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利用方式,但放牧中的家畜家禽通过采食牧草、践踏土壤和牧草以及粪便排泄影响着草地植被和土壤,不同的强度的放牧对地下土壤与地上植被的影响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放牧对地下部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土壤容重、有机碳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植被多样性及草群成分的影响等,旨在为今后家畜放牧行为研究以及放牧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饲喂家畜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饲料、禽舍管理不当等原因使家畜发生中毒疾病,一旦家畜发生中毒疾病,轻则会影响家畜的正常生长,重则引起家畜的死亡,为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饲喂家畜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家畜出现中毒疾病.  相似文献   

14.
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个小花棘豆中毒组、4个解毒组(小花棘豆添加量分别为日粮的5%,10%,15%,20%)和一个间期对照组,进行为期30d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束,取其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中毒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随小花棘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肝肾系数增大,睾九、脾脏系数缩小,且损伤程度均随小花棘豆剂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病理学检查表明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淋巴细胞浸润;肾脏基底膜脱落;而解毒组的睾丸系数、脾脏系数、肾脏系数与中毒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棘毒净对小花棘豆引起的大鼠中毒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绒山羊是以放牧为主的草食家畜,天然牧草、灌木枝叶等都是绒山羊的主要饲料来源,适宜长年放牧,但是要使绒山羊获得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繁殖性能,枯草期进行合理的补饲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兔血清生化指标与小花棘豆中毒(Oxytropis glabra DC Poisoning,OgP)的关系,为小花棘豆中毒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2只小花棘豆中毒家兔与10只正常家兔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α-甘露糖苷酶(A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含量.采用t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后,再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对各指标与小花棘豆中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小花棘豆中毒家兔血清的AST、ALT、AKP、LDH、MDA、BUN、CRE、GLU、TC、GLO、LDL-C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AMA、SOD、GSH-Px、CAT、TG和ALB极显著下降(P<0.01),HDL-C值显著下降(P<0.05),TP和VLDL-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小花棘豆中毒相关的主要因素有AMA、CAT、GLU、LDH、GSH-Px、AKP、TG和CRE,并建立回归方程:OgP=0.714-0.078AMA-0.069CAT+0.038GLU+0.047LDH+0.045AKP.[结论]血清AMA、CAT、GLU、LDH、GSH-Px、AKP、TG和CRE对家兔小花棘豆中毒的早期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和转归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将48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3个剂量的小花棘豆试验组(第1~3组分别为日粮的20%,10%,5%)和1个对照组,进行为期15 d的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 C)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束时,取其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分析表明,试验结束时,雌雄小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雄鼠体重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雌鼠.说明雄鼠较雌鼠更易受小花棘豆毒害;最高剂量组的雄性小鼠肝脏系数(5.85±0.35)、肺脏系数(0.83±0.02)、肾脏系数(2.04±0.09)、睾丸系数(0.69±0.06)增大,受损明显,且损伤程度随饲喂小花棘豆剂量的增加而加重;5%的小花棘豆剂量也可对小白鼠肝、脾、肾产生损伤,故小花棘豆若做为杂食家畜的饲料,5%或5%以上的添加量并不安全,雌雄鼠脾脏系数变化并不随小花棘豆剂量改变而呈现规则变化趋势,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对和田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的影响,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绵羊纤维素降解效率的影响。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组分别按10g/kg和20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d取瘤胃液,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瘤胃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的变化,并检测甘油三酯消失率和纤维素降解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数、甘油三酯消失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均极显著下降。试验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显著影响和田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和纤维素降解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毛驴是草食家畜,耐粗饲、适应性、抗病力强,易管理、易繁殖,育成时间短,放牧、圈养都可以,饲料来源广泛,价格极低,即使牧草不足,也可充分利用秸秆、粮食的下脚料作饲料,很适合一般养户饲养.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2):F0002-F0002
成果简介:本成果改进了小花棘豆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提取装置和方法;通过动物试验,测定了苦马豆素的毒性。并探讨了苦马豆素的作用机理: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化学方法,研制了小花棘豆毒性成分疫苗。其中对苦马豆素中毒机理有新的发现;通过疫苗预防、抗体治疗和改进饲喂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小花棘豆安全利用方案;分离得到了7种生物碱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发现了小花棘豆黄酮在抗氧化、保肝、抗疲劳等方面的新应用。小花敕豆是新疆危害最严重的毒草之一,本成果对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中毒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明确阐述,为小花棘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本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