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型外貌性状是奶牛重要的选种指标,是奶牛保持高产、稳产、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上海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与产奶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上海市28个奶牛场总计871头第二泌乳期荷斯坦母牛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评分结果.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O.01);体躯容量性状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肢蹄性状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奶量显著正相关(P〈O.05);尻部性状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最终得出肢蹄、体躯容量、尻部性状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最主要因素,体型外貌鉴定评分对于筛选高产、优质荷斯坦母牛及选种选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6名中国奶牛体型鉴定员对8个牧场202头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计算出鉴定员各性状评分均值,利用SAS程序T检验程序对部位评分和体型总分进行显著性分析,研究不同体型鉴定员鉴定评分的偏差。结果表明,不同鉴定员各性状偏差评分占比范围为8.91%(棱角性和体深)到18.81%(后乳房附着高度),不同鉴定员在体躯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乳用特征五个部位评分和体型总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省四个重点奶牛养殖市17个规模牛场的1 445头荷斯坦牛进行体型外貌线性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的荷斯坦牛在体躯结构与容量方面总分相对较高,基本接近理想数值;在肢蹄结构、乳用特征方面总体较好,但还需要继续改良;在泌乳系统、尻部发育方面评分较低,存在的问题较大。反映出山西奶牛在品种改良、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加大了选择强度(牛群更新率在25%-30%)和不断引进与消化吸收北美优良种公牛的遗传素质,上海地区荷斯坦牛在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改良体型外貌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基本形成体躯容积大,尻部方正,泌乳系统优良,乳用特征明显的优良体型奶牛群。但尻宽度,肢蹄等体型性状仍需持续改良。因此当前上海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体型结构、尻部、肢蹄、泌乳系统、乳用特征5个部分讲述了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鉴定的方法和心得。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验证荷斯坦种公牛对荷斯坦杂种牛生长性能的遗传改良效果,以荷黄低代杂种、荷黄高代杂种和纯种荷斯坦牛3种群体共计293头奶牛为研究材料,利用北美荷斯坦种公牛对不同奶牛群体进行杂交改良,根据系谱信息追踪各群体的后裔,测定个体初生、2月龄、6月龄、12月龄、14月龄和成年体重,以纯种荷斯坦牛为对照组,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群体、世代和母本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评估杂种奶牛生长性能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高代杂种和低代杂种的初生重显著低于纯种(P0.05);高代杂种和纯种12月龄重、14月龄重、成年体重显著高于低代杂种(P0.05),高代杂种与纯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二世代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一世代和零世代(P0.05),一世代显著高于零世代(P0.05)。群体和世代间互作效应仅对2月龄重有显著影响(P0.05)。母本效应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提示:高代杂种初生重低、育成期生长发育快,而成年体重与纯种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在现有生产体系下实现最佳的遗传环境匹配,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弱正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体躯容量与305d奶产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尻部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肢蹄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房形态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乳房与乳脂率成显著正相关(P0.05);后乳房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泌乳系统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用特征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得出,奶牛体躯容量、肢蹄、乳房形态、后乳房、泌乳系统、乳用特征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主要因素,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于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荷斯坦杂种牛泌乳性能的遗传改良效果,【方法】以荷黄低代杂种、荷黄高代杂种和纯种荷斯坦牛3种奶牛群体共计293头奶牛为研究材料,利用北美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不同奶牛群体进行杂交改良,根据系谱信息追踪各群体的后裔,参照DHI生产性能测定方法采集产奶量和乳成份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群体、世代、投产年份、母本和母本年龄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高代杂种与纯种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代杂种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和305d乳糖量显著高于纯种(P0.05);1世代泌乳性能显著高于0世代(P0.05);饲养管理水平和母本效应显著影响泌乳性能(P0.05)。【结论】高代杂种在现有生产体系下实现最佳的遗传环境匹配,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荷斯坦奶牛协会正在开发可以适用于所有乳用品种的外貌鉴定系统,系统将于2005年上半年开始使用。外貌鉴定评分系统将发生一些变化。目前的外貌鉴定系统包括7个评分部分:体驱容积,尻部,肢蹄,前乳房,后乳房,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在2005年的外貌鉴定系统中,将只有4个部分,体驱容积和乳用特征合并为一个叫做乳用强度(DairyStrength)的部分,前乳房和后乳房也不再作为单独的分类。1尻部最具功能性的尻部结构的评定对繁殖非常重要,更大的权重将放在尻角度和腰强度上。尻部占总分的比重仍然是10%。2肢蹄肢蹄的重要性将由20%增加到25%,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10.
安徽荷斯坦牛的体型线性评定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 1996年中国奶牛协会颁布的《中国荷斯坦牛体型线性鉴定实施方案 (试行 )》 ,采用线性评定 1~ 5 0分制 ,对安徽荷斯坦牛进行体型线性评定。结果表明 ,在一级线性性状中 ,体高、胸宽、尻宽、后房高度、乳头长度的评分随胎次增加而增加 ,而前房附着、乳房深度、后房高度的评分随胎次增加而减少。安徽荷斯坦牛平均体高段 137~139cm ,尻宽性状有显著的地区差异 (P <0 .0 5 ) ,在后房高度、乳头长度性状上不同地区表现一致且上乘 ,在乳房深度、前房附着性状上的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P <0 .0 5 ) ,且均未达到奶牛体型的理想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选择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母牛杂交,比较蒙×荷杂种牛和纯种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结果表明杂种牛在初生~3月龄期间与荷斯坦牛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月龄后,杂种牛体重、胸围、体高等性状都极显著高于同期的荷斯坦牛(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发育早期阶段,体重与胸围、体斜长、十字部高、尻长和腰角宽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91以上(P0.05)。结果表明,选种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犊牛出生时体重与体尺与荷斯坦牛无差异,但杂种牛表现出更优的增长趋势,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分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各主要性状的识别和判断。奶牛的体型与生产性能关系密切,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性状间体型性状和生产性状间有较大的遗传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形状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体细胞数与乳用性和奶头长度相关性最强;具有高度遗传的整体评分,乳用性好;较好的乳房,较高的尻部评分,较宽的尻以及较强壮的腰部的母牛倾向于产犊性能好;体躯容积,乳房性状,胸和较短的产犊间隔有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7,(12):24-28
为评估种公牛对荷斯坦杂种牛繁殖性能的遗传改良效果,以荷黄低代杂种、荷黄高代杂种和纯种荷斯坦牛3种奶牛群体共计293头奶牛为研究材料,利用北美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不同奶牛群体进行杂交改良。根据系谱信息追踪各群体的后裔,统计整理空怀天数(DO)、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DFB)和初产月龄(AFC),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群体、世代、配种年份、母本和胎次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代杂种和低代杂种的DO显著低于纯种(P005);低代杂种DFB显著低于纯种(P005),高代杂种在数值上有低于纯种的趋势。1世代,高代杂种和低代杂种DFB显著低于纯种(P005);高代杂种AFC显著低于低代杂种(P005),高代杂种在数值上低于纯种。配种年份效应和母本效应显著影响繁殖性能(P005)。高代杂种在现有生产体系下实现最佳的遗传环境匹配,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检测与中国荷斯坦牛体型性状(肢蹄结构和乳房形态)相关的显著位点和候选基因。在300头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利用GeneSeek Genomic Profiler Bovine 50 K SNP chip芯片进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析结果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共检测到25个显著SNPs(P1/40501)位点,其中8个与肢蹄结构相关,17个与乳房形态相关。基于显著SNP位点寻找候选基因,鉴定到与乳腺癌相关候选基因ZMYND8、PTK2及与调节多种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LEP、OSTF1等基因。该研究为解析中国荷斯坦牛肢蹄结构和乳房形态性状提供可能的候选基因,同时为奶牛的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416-1421
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繁殖力,改善乳成分,增加其乳肉综合经济效益,本试验以蒙贝利亚乳肉兼用牛为父本,荷斯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构建线性模型、拟合泌乳曲线、计算综合经济效益等对其F1代母牛(69头)与荷斯坦纯种母牛(74头)的产奶性状、繁殖性状、抗乳房炎能力及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在产奶性能方面,蒙荷F1母牛乳脂率(3.59比3.49,P0.05)和乳蛋白率(3.25比3.12)(P0.01)显著高于荷斯坦母牛,而体细胞评分(2.37比2.85,P0.05)显著低于荷斯坦母牛;在饲料转化效率方面,泌乳盛期蒙荷F1母牛ECM/DMI(1.92比1.86,P0.01)极显著高于荷斯坦母牛;在繁殖性能方面,蒙荷F1母牛的初产月龄(25.38比26.33,P0.05)和空怀天数(87.35比107.16,P0.01)显著低于荷斯坦母牛;在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蒙荷F1母牛第1胎次泌乳期305d经济效益比荷斯坦母牛提高了4 918.15元。总之,乳肉兼用型的蒙荷杂种牛较荷斯坦母牛具有高乳脂率、高乳蛋白率,抗乳房炎能力强、投产早、空怀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9分制线性评定法对湖北宜昌地区饲养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体型线性评定,9分制奶牛体型外貌评定系统分为5大块,即结构/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共24个性状,对每一性状给予1.9分的评分,最终根据此评分,选育高产、健康、优秀、长寿的优质牛群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鲜奶和奶制品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都大幅度增长。但是在现代化奶牛养殖中,我国本地的奶牛产奶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引进的高产澳洲奶牛的利用可以提高奶牛各方面的生产性能,所以对引进澳洲奶牛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试验首先按同一种饲养水平设立引进澳洲奶牛和本地荷斯坦牛两个组,通过测定各项指标,分析澳洲奶牛与本地荷斯坦牛的在体型外貌、繁殖性能、冷热应激情况和常见病发病率等方面差异性,研究澳洲奶牛在本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引进澳洲奶牛的一胎牛体型较为窄小,但发育较快,其体高、胸围、尻宽、尻角度后肢侧视均显著低于本地荷斯坦牛(P0.05),而体斜长和后乳房附着高度显著高于本地荷斯坦牛(P0.05)。引进澳洲奶牛的繁殖能力略低,其初情月龄(10.59月龄)、初情体重(309.93 kg)、首配月龄(15.42月龄)、首配体重(365.06 kg)与本地荷斯坦牛无明显差异,但复配率(26.76%)和产犊率(83.47%)分别比本地荷斯坦牛低8.24%和11.66%。引进澳洲奶牛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本地荷斯坦牛在冷热应激时的产奶量以及常见病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旨在深入了解西荷杂交牛繁育体系的效果,本研究以某存栏4 393头泌乳牛的规模化牛场为研究对象,通过SAS9.2GLM和Mixed过程,应用固定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法系西荷杂种牛、德系西荷杂种牛、自繁荷斯坦牛以及进口澳系荷斯坦牛4个群体的8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和Bonferroni t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泌乳性能方面,法系西荷牛的日产奶量和校正奶量显著高于澳系荷斯坦牛(P0.05),且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均为最高。各群体间体细胞评分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繁殖性能方面,法系西荷青年牛首次配种日龄显著低于自繁荷斯坦牛和澳系荷斯坦牛(P0.05),且杂种牛产后恢复周期较短。澳系荷斯坦青年牛的配妊次数显著低于自繁荷斯坦牛(P0.05)。法系西荷成年母牛的空怀天数比自繁和澳系荷斯坦牛分别少了38.43和20.93d;在生长性状方面,除体深外,其余性状杂种牛均高于自繁荷斯坦牛,且法系西荷牛与自繁荷斯坦牛的胸围差异显著(P0.05);在热应激相关指标方面,杂种牛上午直肠温度低于荷斯坦牛,其中德系西荷牛与澳系荷斯坦牛差异显著(P0.05),但各品种的下午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杂种牛的体况评分均显著高于自繁荷斯坦牛(P0.05),但各品种之间性情评分与步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德系西荷牛的肋部皮褶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综合分析,初步表明西荷杂种一代牛的综合性能优于纯种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20.
旨在比较分析新旧版本《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异同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针对宁夏地区26个牛场的2 174头处于第一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牛23个体型性状的单次评定记录,参照新旧版本《规程》的权重系统计算体躯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乳用特征5个部位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泌乳系统部位权重增加,乳用特征部位权重减少;新版《规程》综合得分范围增大,更能反映牛群中不同个体以及不同公牛女儿间的差异。综上表明,新版《规程》更适合中国群体,有利于提高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