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精心选育后备母猪、控制胎龄结构、适时配种,同时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给予良好的饲喂管理,促使母猪生产更多的优质仔猪,降低仔猪死淘率和饲养成本,进而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饲养种母猪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仅仅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性的饲养,这样属于短期行为,对种猪的培育和饲养具有不良影响。种母猪饲养周期较长,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饲喂方式和营养水平来满足种母猪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保证种母猪健康状况和膘情良好,繁殖更多的仔猪,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高和断奶重,进而提高种母猪的繁殖能力、使用年限和养猪效益。文章总结种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供养猪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荷兰许多养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朝着多产奶的方向转变。尽管调节了母猪的饲喂水平,由于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在增加,因而每头仔猪所获得的母乳仍不足。一些专家提醒生产者需要对哺乳仔猪进行补饲。对母猪传统的饲喂方式是在配种后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饲养母猪多胎高产,提高仔猪成活率,必须要加强饲喂,科学配种,精心管理,保证母猪仔猪生长健康,从而增加养猪经济效益。以下本文对提高养殖母猪繁殖力的相关措施,进行如下阐述,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断奶重会影响其后续的生长育肥以及生产性能,良好的仔猪断奶重可以有效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在仔猪饲养管理环节,关注仔猪的断奶重,分析影响断奶重的因素,减少不利因素,从母猪的饮食以及仔猪的健康饲喂技术入手,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仔猪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断奶后仔猪由依靠母猪生活到完全独立生活,食物由母乳到仔猪配合饲料,仔猪要经受生理、营养和环境上的应激。若管理不当,会引起仔猪断奶后消化机能紊乱、腹泻,体质变弱,生长迟滞,部分仔猪因此变成僵猪。一、采用逐步断奶从仔猪断奶前的4~5天开始,逐步减少母猪的饲喂量,控制母猪饮水,使母猪泌乳量减少。让仔猪吃饱饲料后再去吸乳,降低仔猪对母乳的兴趣。这样,可以减少断奶对仔猪的应激,也可降低母猪发生乳房炎的几率。过渡”即尽量维持原圈原窝饲养,和饲喂制度不变,改变饲养环境、饲行,有一个过渡期,仔猪断奶时将…  相似文献   

7.
王玉龙 《农家致富》2011,(24):38-39
一、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加强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对仔猪成活率至关重要,重点考虑如何提高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一是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母猪营养水平调控不仅需要注意蛋白质水平,能量和氨基酸水平也不可忽视。二是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饲料原料的选择应以优质  相似文献   

8.
仔猪健康决定着养殖场的未来,而怀孕母猪的饲养与管理是保障仔猪健康的先决条件。文章从怀孕母猪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介绍了饲料、饲喂、管理、疾病等影响猪场出现弱仔的诸多因素,从控制孕期母猪膘情、科学管理和饲养妊娠母猪、强化仔猪护理和开料等方面入手,科学防控弱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母猪饲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母猪健康生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母猪养殖重点应从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抓起,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产出健康、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同时还要使仔猪保持中等以上的体况。妊娠母猪保持适宜的营养水平在整个饲养阶段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母猪养殖经验,对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作出综合性阐述,以期为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母猪乳房炎表现为母猪乳房炎症,红、肿、热、胀等机能障碍和外观表现。主要是由病菌侵入乳腺引起,乳房擦伤、仔猪吮乳咬伤等原因也均可导致母猪乳房炎的发生。饲养管理不规范,母猪营养过剩、产前产后饲喂精料过多、仔猪断奶不当也是发病的原因。需要根据情况,采用科学饲养与管理的方法,加强消毒、保持干净、清洁的卫生环境,饲养管理人员要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这样才能让分娩前后母猪的身体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尽可能避免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来说,科学营养选择与日粮搭配是保证其仔猪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在本文中笔者就针对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养猪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当仔猪生长到21至35日龄时,就会将仔猪与母猪分离饲养,主要是为了缩短母猪的哺乳期,降低母猪压死仔猪的几率,也为了降低仔  相似文献   

12.
对于规模猪场来说,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猪配种率,降低返情率,提高母猪产仔数,以全面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为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及提高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断奶前后的仔猪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仔猪断奶过程中,是疾病的高发期,仔猪的机体免疫力可能会出现下降。因此养殖人员要提高断奶前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仔猪断奶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断奶中仔猪饲养管理、断奶后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由于仔猪生长到约14 d时,哺乳母猪的乳汁已经无法满足仔猪的基本生长需求。因此为了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应当开展相应的断奶前仔猪饲养处理工作。仔猪在  相似文献   

14.
正1多点式系统疾病是按代次传播的,即可由母猪传染给哺乳仔猪、断奶仔猪传染给哺乳仔猪、生长猪传染给断奶仔猪。切断了疾病传播的这种年龄链条,也就阻止了疾病传播。繁殖母猪饲养在一个场,断奶仔猪饲养在另一个场,生长猪和肥猪饲养在第三个场,这不仅有助于防止疾病向下传播,而且允许每一个场的劳动力和管理技能专门化。同时,母猪到哺乳仔猪和肥育猪到生长猪是疾病垂直传播的重要途径,新感染的猪  相似文献   

15.
母猪生产作为生猪生产的关键一环,在养猪过程中尤为重要,母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母猪全程饲养能够精细化,可以使母猪减少患病几率,同时使仔猪的患病率明显下降,保证了仔猪的健康生长,保证了养猪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介绍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为母猪的饲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饲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仔猪的出生素质很重要,而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仔猪的出生素质、窝产仔数及产仔窝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按阶段饲养好母猪,以增加经济效益。一、第一阶段(断奶至配种)1.管理目标:促进母猪发情,增加排卵数,增加窝产仔数。2.短期优饲:饲喂高蛋白、高能量母猪专用饲料。3.管理要求:后备猪在配种前14天开始短期优饲,经产猪从断奶第二天到配种采用短期优饲饲喂。注意:对于不发情的母猪尤其是后备  相似文献   

17.
王玉龙 《当代农业》2011,(24):38-39
一、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 加强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对仔猪成活率至关重要,重点考虑如何提高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一是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母猪营养水平调控不仅需要注意蛋白质水平.能量和氨基酸水平也不可忽视。二是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饲料原料的选择应以优质和易消化为原则,避免使用适口性差或影响采食量的饲料.如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  相似文献   

18.
张永芳 《新农业》2012,(17):17-18
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是从仔猪群中选留下来作为种母猪的一类猪。后备母猪阶段一般是从断奶选留下来开始,直到配种之前,年龄为2~8月龄。选留后备母猪首先应在优良种公猪所配的优良种母猪后代中挑选,在这批种母猪的仔猪中预选出我们要求的个体、预选数应大于实际需要数,为以后定选做好准备。后备母猪阶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生长强度较大,而脂肪的沉积较少。因此,在后备母猪饲养过程中除了给予一定的能量外,重点是满足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主要是钙和磷的需要。充足而全面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也是保持其旺盛代谢活动和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  相似文献   

19.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母猪乳腺发育正常,哺乳期产奶多;三是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掌握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十分重要。1母猪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配种后1~9d,受精卵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第9d精卵开始着床附植,直到第18~25d结束,在该阶段母猪应低能量饲喂.高能量饲喂会使代谢分解加快,血浆黄体酮降低,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影响产仔数。胚胎发育进程见表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仔猪价格猛涨,猪苗供不应求,国家出台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和保险补贴扶持政策,凤山县掀起了饲喂母猪热潮,从少到多,从点到面形成一定规模,几乎每村屯都饲养母猪,但很多人缺乏母猪饲养的专业知识,不能科学的饲养管理,使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我们2012年3至7月对凤城镇、平乐、袍里、林峒等乡458户的母猪饲养管理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在此作些归结,并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