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发热黄疸型牛病是常见的牛疾病之一,本文主要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类型进行了鉴别,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断,为治疗发热黄疸型牛病疾病提供依据,按照不同类型的发热黄疸型牛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提高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牛饲养农场里,牛大肠杆菌症的发病率很高.一旦牛感染了这种病,他们就会给养殖场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感染牛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抑郁症、腹泻和其摄食量减少.根据不同类型的发病情况,有着不同的方法对牛进行诊断和处置.为了减少该疾病对牛的感染概率,饲养员应该在牛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好防护工作,学习基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避免感染牛的病...  相似文献   

3.
在养殖场饲养牛的过程中,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较高,一旦有牛感染此种疾病,会给养殖场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患牛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精神萎靡及腹泻,同时其采食量下降,针对不同疾病类型,需要利用不同办法进行诊断和治疗,为了降低牛群感染此病的概率,需要养殖人员做好牛群的日常管理,同时掌握基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避免患牛的病情延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了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现的患有发热型黄疸牛病的61头牛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情况进行了各自的诊断,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分析了期间使用的鉴别及治疗方法。结果:在临床鉴别方面,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解剖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然后再根据相应的疾病类型使用三氮脒、马拉硫磷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讨论: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首先需要对疾病类型进行科学地鉴别,然后对症治疗,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养殖牛过程中牛病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和如何合理正确诊断治疗各种牛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和借鉴。牛病治疗难一直是影响养牛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养殖中一旦出现发病症状,多数都具有交叉混合感染现象,由于牛病发生前具有潜伏期,往往发病后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因此在养殖中需要加强牛病的预防管理机制,使用科学方法诊治牛病,保障用药质量,通过提高牛病的诊断质量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牛口炎是牛的常见疾病,又称牛口疮病,该病不会造成牛的大量死亡,所以养殖户不重视。如果患病时间长,会造成牛的营养不良、身体消瘦和饲料利用率下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牛口炎的治疗难度不大,在分析病因和疾病类型的基础之上科学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效果。有些养殖户很容易把牛口炎和牛口蹄疫混淆,还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此外,还要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牛口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牛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是有较高发病率的类型,因为疾病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容易被养殖户淡化。合理的研究牛寄生虫病影响因素,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针对养殖行业的效益提升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从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特征和治疗、牛绦虫病的特征和治疗、牛肺线虫病的特征和治疗、牛毛虱病的的特征和治疗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不断对牛寄生虫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保障养殖户的综合效益,目的是给相关研究带来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牛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牛病交叉感染的现象比较严重,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大规模的传染和蔓延。为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治疗牛病,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本文主要阐述了牛病治疗难的主要原因,同时重点论述了牛病诊断和治疗的措施。1牛病诊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深入分析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10月某养牛场发生疾病的牛118只为研究样本,经兽医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33例,牛肺疫29例,瘤胃肠炎56例。对发病牛只开展专业化治疗,分析最终结果。结果 118只病牛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病毒腹泻治疗有效率为100.00%,牛肺疫治疗有效率为93.10%,牛瘤胃肠炎治疗有效率为98.21%,疾病总治疗有效率为97.46%。结论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包括存在混合性感染、药物质量不过关、疾病表现复杂、环境因素、兽医技术不过关等。养殖人员需保持警惕,合理监督牛群,及时治疗牛病,重视对未发病牛只的预防。对出现疾病的牛只开展科学治疗,遏制病牛疾病发展,促进病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牛高热症是多种原因引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下体温超出正常的范围的病症表现。临床将牛体温超过39.1℃,低于41℃的发热症状称之为高热症。高热症在牛养殖中较为常见。可能引起牛高热症的疾病类型较多,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牛蓝舌病、流行热病等。不同疾病引发的高热症状病因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之处,治疗更需要对症用药,方能提高牛高热病的治疗有效率。本文就以最常见的病毒性腹泻、蓝舌病、流行热病为例,探讨牛高热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旨在为牛高热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犬皮肤常见螨病和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门诊案例7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通过真菌培养等方法诊断疾病类型,视疾病类型,给予不同药物治疗.结果:71例样本中,43.66%的样本诊断为犬螨病、56.34%的样本,诊断为犬真菌病.多拉菌素与伊维菌素治疗犬螨病、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犬真菌病,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加强对犬皮肤常见螨病和真菌病的诊断,视不同疾病类型,给予不同药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40例病牛,总结病牛在发病时的临床特征,疾病的流行特点,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结果:根据鉴别诊断及治疗,40例病牛中,显效的有27例,有效的11例,无效的2例,总体有效率可达95%。结论:发热黄疸型牛病具有多种不同且特殊的病理症状,在鉴别时需要根据发病的特点进行准确的判断,对症下药,才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降低病牛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牛焦虫病是牛血液循环系统的一种寄生虫病,依寄生的病原体不同又可分为双芽焦虫病、巴氏焦虫病和泰氏焦虫病。长期以来该病是牛疾病中的一大难症,严重阻碍着养牛业的发展。现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一  相似文献   

14.
刘辉 《吉林畜牧兽医》2023,(10):139-140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发热黄疸型牛病非常常见,由于具备较强的传染性,所以一旦出现确诊病例,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外加发病率相对较高,对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受到该行业的广泛关注。要想有效地预防、治疗发热性黄疸牛病,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将疾病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必须要科学地进行临床鉴别,根据鉴别结果针对性规划治疗方案,力求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切实保障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巴贝斯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无浆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其次分别探究对应的治疗策略,以此来将疾病对养殖人员经济效益的影响控制到最低,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热黄疸型牛病对牛的生长不利,因此,应对发热黄疸型牛病有所研究,尤其要重视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确保提升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减少牛患发热黄疸型牛病的可能。当牛出现发热黄疸型牛病时,基层兽医会认为牛患的是肝炎疾病,由此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以牛肝炎的方式来对待发热黄疸型牛病,这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是不利的,甚至还会扩大该病的影响范围,不利于牛健康生长。所以应强化对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治疗的研究,确保通过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降低发热黄疸型牛病对牛带来的影响,提升发热黄疸型牛病治愈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存在诸多坏死杆菌,一旦牛等畜禽自身缺乏疾病抵御能力,或是因缺乏科学合理的伺养管理等,将极有可能感染牛坏死杆菌病。进而直接影响牛的正常生长,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牛坏死杆菌病的科学诊断与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发生在难产、分娩或者配种阶段的疾病,不同类型的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因此,想要更好的诊断和对症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疾病,应掌握该病不同类型的典型表现。以此为初步诊断依据,结合阴道检查、直肠检查、镜检等措施明确病情,方可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庆山 《山东畜牧兽医》2020,41(4):29-29,32
导致牛神经紊乱的疾病类型比较多,许多传染病都会使患病牛出现狂暴、转圈、抽搐、痉挛等神经紊乱症状,还有一些寄生虫病也会导致患牛出现以上症状,为了对这类疾病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为养殖户带来的损失,要对这些常见牛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病牛的实际症状来选择药物,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作者在门诊所见的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1破伤风牛在感染破伤病时需要加强护理管理,让病牛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恢复。  相似文献   

19.
发热黄疸型牛病是牛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对牛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一定要做好临床诊断和治疗。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需要对其准确的辨别和诊断才能进行准确的治疗,这就需要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该病与肝炎的症状比较类似,诊断时要对两种病状进行仔细的区分,并根据鉴别的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对奶制品和牛肉制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牛养殖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奶牛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牛饲养管理上,由于饲养不科学,导致牛疾病常发。前胃疾病是牛常见病,其中前胃迟缓是最常见的,也是影响较为严重的疾病。引起牛前胃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在诊治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前胃迟缓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