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苦参碱对感染PRRSV Marc-145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苦参碱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抗病毒机制。本研究建立感染PRRSV的Marc-145细胞模型,将试验分为4组: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苦参碱对照组和苦参碱试验组,每组重复3次。PRRSV感染细胞3,6,12,24h后,收集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苦参碱对PRRSV N基因及其细胞受体CD163、Vimentin和CD151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RRSV感染24h内苦参碱显著降低PRRSV N基因的表达(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在PRRSV感染6h时,苦参碱可显著降低CD163的表达量(P0.05);在PRRSV感染3,6h,苦参碱试验组Viment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PRRSV感染3,24h时,CD15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苦参碱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不同时间点可通过抑制细胞不同受体的表达来抑制PRRSV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从而干扰PRRSV在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2.
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甘草酸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本试验确定了甘草酸的抗PRRSV作用,并通过检测甘草酸对病毒的吸附侵入、核酸复制等环节对病毒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宿主细胞受体和IFN-α表达的影响确定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甘草酸阻断PRRSV感染时减少了GP4的表达,并降低CD163和CD151的表达;抑制PRRSV吸附时抑制了PRRSV GP4和细胞CD163的表达;抑制PRRSV侵入时抑制了GP4的表达,并显著提升细胞CD163和CD151的表达;抑制增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内PRRSV nsp9和nsp10的表达,前期抑制病毒引起的TLR3表达升高的趋势,后期促进TLR3的表达;中后期降低、末期促进IFN-α的表达。结果表明,甘草酸能通过调节PRRSV的蛋白、宿主细胞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抑制PRRSV体外感染Marc-145细胞。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在体外的抗病毒作用,特开展以下研究:用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与Marc-145细胞和PRRSV共培养,以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洲Marc-145细胞中及培养液的PRRSV含量.结果发现:PRRSV感染Marc-145细胞96 h,实验组的RT-PCR检测数量均≤1.7,而阳性对照组的RT-PCR检测数量达到3.38.实验组数值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说明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能够显著减少PRRSV在Marc-145细胞的复制量;证明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能显著地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其在靶细胞中的含量.提示: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分子具有显著抑制PRRSV在靶细胞内复制的作用,为开发抗病毒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也是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s complex,GPS)具有抗病毒及增强免疫的作用。为了寻找有效预防和治疗PPRS的药物,本试验以Marc-145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和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观察GPS在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并通过改变药物作用方式初步探讨GPS的抗病毒机制。试验分为6组,分别为50,100,200和400 mg/L GPS组、病毒对照组及正常细胞对照组。在GPS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阻断和抑制作用中,各质量浓度GPS均显著提高感染PRRSV后Marc-145细胞的存活率(P<0.05),GPS处理组Marc-145细胞中的PRRSV量均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而且,GPS可以促进Marc-145细胞中IL-6和IFN-γ的mRNA表达,也能增强细胞上清中IL-6和IFN-γ的活性。本试验研究表明GPS在体外可有效阻断或抑制PRRSV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提示GPS可作为预防和治疗PRRS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双香豆素(DIC)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法检测DIC对Marc-145细胞的细胞毒性,并计算其半数毒性浓度(CC50);进而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IC对PRRSV增殖水平的影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处理细胞进一步探究DIC针对的PRRSV增殖阶段。结果表明,DIC对Marc-145细胞的细胞毒性CC50为96.11μmol·L-1,并在浓度为25μmol·L-1时即表现出明显的抗PRRSV活性;DIC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不同时间和不同滴度的PRRSV增殖。DIC对PRRSV感染周期的吸附、入胞和释放阶段无影响,但是可明显抑制PRRSV的复制阶段。本研究证实DIC以较低浓度在Marc-145细胞中表现出明显的抗PRRSV活性,并主要针对PRRSV的复制阶段。本研究提示双香豆素具备开发成临床抗病毒药物或添加剂的潜力,为新的PRRSV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板蓝根、黄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中草药黄芪、板蓝根对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对黄芪、板蓝根及二者联合使用在Marc-145的单层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能够显著抑制PRRSV体外增殖,对PRRS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0.195 mg/mL,最小阻断浓度为0.097 mg/mL;黄芪对PRRSV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板蓝根、黄芪联合使用时对PRRSV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板蓝根对PRRS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降为0.097 mg/mL,最小阻断浓度降为0.049 mg/mL。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LGALS1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Marc-145中复制的影响,设置LGALS1免疫血清和PRRSV共同孵育Marc-145细胞的试验组、LGALS1 siRNA转染Marc-145细胞后再接种PRRSV的试验组以及PRRSV直接孵育Marc-145细胞的对照组,利用间接免疫荧光、TCID_(50)测定、荧光定量和Western blot来测定病毒的增殖、滴度变化和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抗LGALS1血清组、转染LGALS1 siRNA质粒组与对照组荧光、TCID_(50)、病毒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LGALS1对PRRSV在Marc-145中复制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MHCⅡ-A)羧基端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提取Marc-145细胞总RNA,RT-PCR方法扩增NMHCⅡ-A羧基端930 bp基因PRA,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该基因连接到pEGFP-N1载体中,采用双酶切和PCR方法对重组质粒pEGFP-N1-PRA进行鉴定。将pEGFP-N1-PRA转染至Marc-145细胞后感染PRRSV,测定TCID50值及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PRA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TCID50及IFA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的Marc-145细胞相比,转染pEGFP-N1-PRA的Marc-145细胞的PRRSV感染能力降低50%。本研究初步证明了PRA编码蛋白在PRRSV感染细胞中的作用,为PRR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茶皂素(Teasaponin,TS)作为候选药物,研究茶皂素对Marc-145细胞受体CD163和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合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茶皂素是否能通过细胞凋亡内源性通路影响PRRSV感染细胞,探究茶皂素抗PRRSV的作用机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S对细胞受体CD163和Vimentin的基因合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S对细胞内源性凋亡通路启动子caspase-9活化的影响,初探TS的抗PRRSV机制。qRT-PCR结果表明TS能显著抑制感染PRRSV的Marc-145细胞受体CD163和Vimentin基因的合成。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S能显著抑制细胞受体CD163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TS能够引起细胞内源性凋亡通路启动子caspase-9的活化。研究表明,TS能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上的穿入过程,从而达到抗PRRSV的作用;亦可通过激活细胞凋亡内源性通路以早期促进细胞凋亡的方式产生抗PRRS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葛根连芩提取液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在Marc-145细胞上进行相关抗病毒试验。在药物对Marc-145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内,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来评价药物对PRRSV体外的抑制作用和阻断作用。结果显示,葛根连芩提取液对PRRSV有明显的体外阻断作用,而对PRRSV没有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Marc-145细胞是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培养的易感细胞.为了进一步提高PRRSV CH-1R弱毒疫苗株在Marc-145细胞中的增殖水平,试验采用有限稀释法对Marc-145细胞进行克隆.结果表明,克隆后获得的Marc-145/D2细胞株对CH-1R弱毒株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Marc-145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和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观察苦参碱(matrine)体外抗猪繁殖呼吸与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活性,并从抑制病毒复制、阻断吸附和直接杀灭3个方面探讨苦参碱体外抑制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苦参碱CC50>1 500 mg/L,最大安全浓度为750 mg/L,EC50为(443.5±33.4)mg/L,SI≥3.38,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率达到93.6%;在直接杀灭和复制抑制试验中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105.10%和91.53%;在病毒吸附抑制试验中抑制率<20%,表明苦参碱不能阻断PRRSV对Marc-145细胞的吸附.结果表明,苦参碱在体外可有效抑制PRRSV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干扰病毒的复制或/和直接杀灭病毒,提示苦参碱可作为研发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前期研究结果证明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抗独特型抗体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上的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Ⅱ-A,NMHCⅡ-A)蛋白,其结合位点位于NMHCⅡ-A的羧基端。本研究通过真核表达NMHCⅡ-A的羧基端(PRA)蛋白,验证其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PRA蛋白。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PRA蛋白的表达及其与Marc-145细胞的结合。通过病毒中和试验、荧光聚焦中和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检测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RA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其最高表达量为接种1个MOI杆状病毒后96h时。PRA蛋白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使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延迟24h并且感染效率降低60%。真核表达的NMHCⅡ-A羧基端蛋白能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并有效降低PRRSV的感染。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阐明NMHCⅡ-A在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增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宿主细胞以及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过程受到宿主细胞的细胞受体、胞内大分子及细胞因子影响。随着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蛋白质研究技术的日趋成熟,使深入研究影响PRRSV感染与增殖的因素成为可能。目前在猪肺巨噬细胞(PAM)与Marc-145细胞中发现了多个PRRSV细胞受体,这与PRRSV感染宿主细胞所具有严格的细胞嗜性有关。同时胞内大分子物质可导致PRRSV在宿主细胞内产生增殖性感染。包括干扰素在内的细胞因子具有抑制PRRSV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作用。研究影响PRRSV感染与增殖的因素,对于预防PRRSV感染与合理利用PRRS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主要结构蛋白GP5的第二胞外区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利用PiggyBac Transposon System Vectors构建了表达删除84—119氨基酸残基的截短型GP5的重组质粒(pPBGP5Δ84-119),转染Marc-145细胞通过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和3次亚克隆,筛选稳定表达GP5Δ84-119的Marc-145细胞系,并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PRRSV SD16株感染筛选的细胞,通过病毒基因拷贝数和病毒滴度检测GP5Δ84-119表达对PRRSV复制影响;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病毒感染前后细胞IFN-α、IFN-β、IFN-γ的表达情况。经RT-PCR、Western blot和IFA检测,GP5Δ84-119在Marc-145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将此细胞命名为Marc-145-GP5Δ84-119;细胞增殖曲线显示GP5Δ84-119的表达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对病毒基因拷贝数和病毒滴度检测发现GP5Δ84-119的表达可以抑制PRRSV的复制,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IFN特别是IFN-β的表达而实现的。研究表明GP5第二胞外区在PRRSV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增殖和存活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HP-PRRSV)GD08-1株和经典株PRRSV GD-XH分别感染Marc-145细胞,于感染后不同时间提取胞浆蛋白和核蛋白,通过电泳迁移率(EMSA)检测NF-κB与DNA结合活性及western blot检测胞浆蛋白中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表达情况。HP-PRRSV株和PRRSV经典株感染Marc-145核蛋白的EMSA结果中均出现NF-κB与DNA探针的结合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P-PRRSV株和PRRSV经典株感染Marc-145细胞并未引起NF-κB表达量的变化,但两者均引起了IκB表达水平的下降,由此推测,HP-PRRSV株和经典PRRSV株感染均能够刺激Marc-145细胞NF-κB活化入核内,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引起的NF-κB的活化是通过IκB的降解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强、弱毒株在PAM细胞上的增殖特性,本研究在体外分离培养了健康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然后分别用高致病性PRRSV强毒HuN4株和弱毒疫苗HuN4-F112株感染PAM细胞,细胞病变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二者在体外均可以感染PAM细胞,其中强毒HuN4株感染PAM细胞CPE较为明显。在两个毒株感染PAM细胞后12、24、36、48、60h分别收获病毒感染的细胞,利用抗PRRSV N蛋白单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病毒核蛋白在不同时间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强毒株在感染PAM细胞的早期,N蛋白合成表达量明显高于弱毒疫苗株,而弱毒疫苗株在感染Macr-145细胞早期,N蛋白的合成量则明显优于强毒株。比较HuN4株与HuN4-F112株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强、弱毒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生长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强毒HuN4株在PAM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弱毒株,而弱毒HuN4-F112株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其在PAM细胞上的增殖能力,表明PRRSV强毒株对靶细胞PAM的感染能力较强,弱毒疫苗株对其感染能力相对较弱。本研究为深入了解PRRSV强毒株与弱毒疫苗株的致病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模型中IKK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揭示NF-κB通路的调节因子IKKγ与PRRSV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通路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法评价建立的PRRSV感染Marc-145细胞模型;通过MTT法检测LY294002抑制率。试验分为细胞对照组、抑制剂(LY294002)组、病毒组、抑制剂+病毒组。通过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的IKKγ表达量的变化,探究IKKγ参与抗PRRSV的分子免疫机制。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IKKγmRNA水平上调,差异显著(P0.05);抑制剂组mRNA水平下调,差异极显著(P0.01);抑制剂+病毒组mRNA水平下调,差异极显著(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PRRSV后IKKγ蛋白水平上调,加入抑制剂LY294002后IKKγ蛋白表达下调;抑制剂+病毒组IKKγ蛋白表达下调。研究表明,LY294002抑制剂影响了PRRSV复制转录过程;IKKγ在感染PRRSV后的分子免疫协调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Marc-145细胞是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培养的易感细胞。通过对PRRSV CH-1R高敏感Marc-145/D2克隆细胞株培养特性的研究,以及分析病毒在不同血清浓度细胞维持液中的增殖水平,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Marc-145/D2克隆细胞株无血清转瓶培养PRRSV CH-1R的抗原效价可达到108.0TCID50/mL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Marc-145细胞模型上,探讨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 GSR1)抑制PRRSV能力及其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测定GSR1在Marc-145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Maximum no-cytotoxic concentration, MNTC)和半数毒性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 CC_(50))。建立PRRSV感染Marc-145细胞模型,设计阻断PRRSV复制和直接杀灭PRRSV试验,确定GSR1体外抗PRRSV的作用方式;利用FQ-PCR检测GSR1对病毒N基因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GSR1对PRRSV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SR1在直接杀灭PRRSV试验中最高抑制率为54.65%,在阻断PRRSV复制试验中前12 h起抗病毒作用,且最高抑制率达60.01%,推测GSR1主要通过直接使病毒灭活或干扰病毒的早中期复制来发挥其抗病毒作用。此外,在设定12~72 h试验时间内,阳性药物利巴韦林组,4 mg/mL、2 mg/mL GSR1组PRRSV N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在对N蛋白含量影响试验中4 mg/mL GSR1和阳性药物可以减少N蛋白载量。表明GSR1可以通过抑制病毒N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并可作为抗PRRSV的候选药物或先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