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生猪养殖业对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养殖需求逐渐增强。传统发情鉴定和配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和时间成本,且易导致母猪生产延误甚至被淘汰。母猪定时输精是人工授精和同期发情技术联合产生的一项创新技术,通过添加外源合成激素对母猪体内的生殖激素进行分泌调控,从而调节卵泡的发育状况,使大量母猪在特定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症状、排卵,并对母猪进行批量输精配种。该技术能降低查情依赖性、减少隐性发情而造成的生产损失、增加母猪年产胎次数和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有利于猪群"全进全出"和防疫消毒,减少疫病交叉感染。但定时输精技术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存在效果不稳定、胚胎数增加不明显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综述了母猪体内生殖激素的繁殖调控规律,针对不同生产阶段母猪开展定时输精技术的途径,分析各类激素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激素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优化定时输精技术方案、提高母猪繁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80头断奶母猪分成两组,每组40头,断奶第2天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腺激素(PMSG),再过72 h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都为80 m L(2×10~9个精子细胞)。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妊娠率、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断奶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与对照组无差异;试验组断奶母猪的发情静立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试验组断奶母猪有3头无发情迹象,但是经过定时输精后有1头成功受精并分娩,产仔数为11头。通过肌注PMSG+Gn RH可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数、妊娠率和分娩率,但不能提高断奶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减少对隐性发情断奶母猪的漏配率,不影响断奶母猪的静立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
1 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次 提高母猪年产窝数的可调因素只有早期断奶和断奶后早期发情。如果采用传统的双月断奶法,每年最多只能产两窝,现在通常采用28-35天断奶,可使母猪年产2.20-2.30窝。国外采用14-21天断奶,年产窝数可达2.50-2.70。如何保证母猪断奶后一周内发情,是提高年产窝数的又一因素。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 控制体重,母猪分娩前和断奶时的体重落差控制在10-15千克以内,断奶后就会尽快发情;1.2 缩短哺乳期,实行早断奶,提高一次情期受胎率,缩短发情间隔;1.3 断奶后可将母猪赶到公猪栏内以刺激发情,必要时可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延长光照时间也是加快发情,增加排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发情、排卵、分娩、泌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的关键因子。外源生殖激素作为重要的生理调控激素药物,可有效提升动物繁殖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目前在特种动物诱导发情上,主要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前列腺素(PG)等外源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等繁殖调控。本文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外源生殖激素在梅花鹿、北极狐、貉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特种经济生产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将母猪断奶甚至只移走3~4头哺乳仔猪,就会增加乳腺内的乳汁压力,使乳房及相关腺体停止分泌。此机理使催乳素停止分泌,促卵泡激素与促黄体激素开始分泌,使断奶母猪再次进入发情状态。若母猪在断奶后6~7 d时发情并配种,通常受胎率、繁殖能力与窝产仔数都较理想。大多数的母猪繁殖失败与母猪机能状态差有关。目前认为,断配间隔与繁殖效率相关。若母猪在断奶后7~14 d发情、配种,会导致繁殖性能较差,窝产仔数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母猪的生产中,母猪年生产力的指标主要是指平均每头母猪一年所能提供断奶仔猪头数(母猪的实际繁殖力)与体重。虽然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很多,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二是提高母猪平均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体重。1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一头母猪的一个生产周期包括妊娠期、哺乳期、空怀期(断奶到再发情的时间),而母猪妊娠期是相对固定的(平均为114d)。因此要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  相似文献   

7.
程征  冯会利  王海棚 《河南农业》2020,(3):53-54,64
母猪繁殖力是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性能、生育后代的能力,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对母猪繁殖力没有正确认识,导致母猪发情率、受胎率、产仔率等降低,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饲喂方法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的诸多因素,并设法促使其断奶后尽快发情受孕,在母猪断奶至配种的10d里,在其他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基础上,试验组喂湿料(料水比约为1∶2)、对照组喂干料,结果试验组配种49头,分娩42窝,分娩率为85.7%,平均窝产仔猪10.22头,窝产活仔猪9.29头;对照组配种46头,分娩37窝,分娩率为80.4%,平均窝产仔猪10.02头,窝产活仔猪9.13头。试验组的分娩率、平均产仔、产活仔分别比对照组高5.3个百分点、0.20头、0.16头。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国内规模猪场母猪繁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受胎率低;初产母猪发情率较低、淘汰率较高;后备母猪则利用率较低;长期不发情及空怀母猪问题难以解决;隐形发情母猪难以察觉;窝产仔数较低,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和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定时输精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后备母猪40头分成两组,每组20头。所有后备母猪连续饲喂四烯雌酮(15mg·d~(-1))14d,第15天开始查情。试验组后备母猪肌注血清促性腺素(PMSG)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肌注GnRH24h后开始2次的定时输精;对照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四烯雌酮后有发情就配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后备母猪的妊娠率和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窝产仔数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备母猪有隐性发情现象。通过饲喂四烯雌酮,伴随肌注PMSG和GnRH可减少隐形发情后备母猪的漏配率,提高后备母猪的妊娠率和分娩数,但不能提高后备母猪的产仔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方法对乏情母猪的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8月龄以上 ,体重 110kg左右长大二元未发情母猪 32头 ,3~ 5胎断奶后 30天以上的乏情母猪 16头 ,按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配对的方法分为 4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试验Ⅰ组每天肌肉注射三合激素 3ml,试验Ⅱ组在日粮中添加VE10 0 0mg/kg ,试验Ⅲ组用三合激素 +VE 复合处理。结果表明 ,各组间除发情率差异显著外 ,情期受胎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产活仔率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劳进吉 《农技服务》2014,(12):121-122
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决定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它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猪属多胎动物,繁殖潜力较大,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笔者从畜牧学角度浅谈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19头长梅杂种母猪(长白猪×梅山猪)和18头汉梅杂种母猪(汉普夏猪 ×梅山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长梅和汉梅母猪的发情征兆不及地方猪种 明显.长梅和汉梅母猪发情持续期为4天左右,性欲维持2天左右;初配和第二 胎发情配种,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3.2%和97.l%;头胎和第二胎,窝平产仔数 分别为11.9头和14.3头,活产仔数分别为7.6头和13.4头; 40日龄断奶窝重分 别为58.00kg和103.02kg。梅山二元杂种母猪保持了梅山猪的高繁殖力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家畜中,猪相对于其他家畜繁殖问题较多,对发情不正常的母猪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对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可注射三合激素或雌激素,这样可解决母猪发情不明显或配种时拒配问题,应该注意,对不表现发情的母猪使用此类激素起不到应有作用,大剂量使用雌激素或三合激素,也可使母猪表现发情,但并不能配种受孕.  相似文献   

15.
母猪发情配种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因饲养管理、生殖系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母猪常常不发情或不正常发情,使产仔窝数没有保障,年育成仔猪头数不足,导致养猪效益下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导致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母猪繁殖力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从选择或培育高产母猪,各阶段母猪的科学饲养,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初生仔猪管理,全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养殖水平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母猪受精率是在一定时期内配种怀孕母猪所占该时期内发情配种母猪个数的百分比,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发挥,所以提高母猪受精率是提升母猪繁殖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如果母猪存在受精或受孕问题,母猪将会在配种后18~22d出现常规返情状况。如果因公猪过度使用导致母猪受胎较差,产仔数会受一定影响,并伴随着常规返情增加。本文作者主要阐释影响母猪受精率的关键因素。提出来通过正确配种操作显著提高受精率,进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总结提高小规模养殖母猪繁殖力的措施,包括猪舍选择、母猪选择、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科学配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分娩母猪饲养管理、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确保仔猪的初生重首先在母猪处于发情高峰时正确的受精,然后在妊娠期提供充分的休息和适宜的营养,提供对母猪和饲养员来说都适宜的分娩栏。母猪处于发情高峰时正确的受精准确掌握母猪最佳的配种时间是理想产仔数的重要保障。断奶后3~4天发情的母猪需要推迟24小时输精,而5~6天之后发情的母猪需要推迟12小时输精,7天以上发情  相似文献   

20.
一、理论依据 母猪的妊娠期为114天.若母猪产仔后40天内发情并配种,则一头母猪的生产周期为154天,一年两个生产周期需要308天,两年生产4窝猪崽后共余114天,又可生产一窝猪崽,即两年可产崽近5窝.实践证明,无论仔猪什么时候断奶,只要在仔猪断奶时减少母猪的饲料供给量,母猪就可在产崽后一周内发情.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发情配种需5~10天,妊娠率高达100%.若仔猪30日龄断奶,则母猪在产仔后37天即可发情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