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贫血、皮下及肌肉出血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可以导致鸡群100%的死亡率,是一种重要疾病,需要严加防范。本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进行深度剖析,为养鸡场在防控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侵害雏鸡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的一种疾病-鸡传染性贫血病。系统地论述了自1979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机理、免疫反应、诊断、预防和控制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fectiousAnaemin—CIA)是由鸡贫血因子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的免疫抑制型疾病.由于患病鸡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致使其极易继发其它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禽免疫抑制病是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鸡只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导致的疾病的总称。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病毒有马立克氏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以及呼肠孤病毒等,此外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一定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苏中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的感染情况,分别对苏中地区主要的养鸡场、家禽屠宰场和家禽自由交易市场进行采样,将血样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I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率。结果表明:江苏泰州地区的平均阳性率为61.35%,扬州地区的平均阳性率为52.13%,南通地区的平均阳性率为41.36%,可见苏中地区存在鸡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它是近几年来发生频率正在增加的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功能的又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致病机制及其免疫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鸡群的年龄抵抗力、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和诱导的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8.
<正>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十分严重。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免疫对肝脏微粒体苯胺羟化酶活性的影响。20只70日SPF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免疫组用鸡传染性贫血病弱毒苗免疫4次,每次间隔2周,对照组鸡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免疫后10 d取肝脏制备微粒体,测定肝微粒体这苯胺羟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免疫组鸡苯胺羟化酶的活性为66.034±2.071 nmol/(mg.min),对照组为141.853±19.310 nmol/(mg.min)。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苯胺羟化酶的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鸡传染性贫血病免疫可降低肝脏微粒体苯胺羟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为特征。除了造成雏鸡严重死亡外,还能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鸡传染性贫血病于1979年日本首次分离到病原,目前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鸡群中已有本病存在,某些国家的鸡群中污染率很高。对美国3个州部分鸡群的调查结果:德尔马哇半岛3群37~39周龄鸡的抗体抽检阳性率为73~86%;德克萨斯3群12~43周龄鸡的阳性率为40~100%;阿拉巴2群17~26周龄鸡的阳性率为60~90%。我国有无本病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对濉溪县1973年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病以来的防治情况进行调研。本文对马传染性贫血病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防治成效等调研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治马传染性贫血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孙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80-4981
[目的]为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CIA)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15周龄SPF鸡进行4次免疫后,制备鸡传染性贫血病血清抗体并对其进行纯化,测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的最佳稀释度,研究纯化后血清抗体的蛋白含量和效价。[结果]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病毒包被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μg/ml。血清抗体蛋白含量为13.2 mg/ml,血清抗体效价为1∶12 800。[结论]该研究为制备CIA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养鸡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养殖条件有限、养殖密度大、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副鸡嗜血杆菌在鸡群中迅速流行,鸡群感染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高、发病率高的特征,提升了鸡群养殖的死亡率,为鸡群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探究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是十分必要的。1发病过程气候变化较大、鸡场通风条件差、鸡舍清理不及时等都会引发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病鸡在发病之初,其眼角与鸡鼻内的分泌物会有所增加,部分病鸡会表现出眼内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张家口地区禽种源性疫病的流行情况,从张家口地区的3个大型养鸡场采集育成鸡、产蛋鸡和1日龄幼雏的血清共1 400份进行抗体检测,并对养鸡场种鸡所产种蛋孵化后弱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3个规模化养鸡场的种源性疫病主要是由鸡白痢、大肠杆菌、禽波氏杆菌、鸡滑液囊支原体及禽白血病病毒和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家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鸡养殖数量和规模获得显著提高,规模化鸡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会导致鸡群患病,严重降低鸡群机体健康状况,给鸡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白痢疾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出现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在鸡养殖的各个阶段及不同品种的鸡只均会出现,同时不同鸡只感染后表现的疾病症状也有所不同,均对鸡只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状况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措施不断进步,如血清学诊断、 PCR技术诊断等均在鸡白痢疾病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鸡白痢疾病的症状表现及现阶段的诊断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一、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危害及症状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危害我国养殖场中最常饲养的家禽就是鸡,而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出现及养殖病害,需要养殖场工作人员尽早治疗,以此减少病害带来的各种损失,其中经常出现的就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此种病症属于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其发病关键点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自1925年美国首次报道之后,此种病症遍及鸡养殖场,其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阻碍了鸡养殖业的发展。病毒主要存在于气管组织极其渗出物之中,很少在肝、脾中存在。其主要在鸡胚中增值,并且由于其不同病毒株的抗原性与抗病性均存在差异,鸡致病力也有所不同,导致此种  相似文献   

17.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十分严重的病毒性毁灭性传染病,是国家重点防制的二类传染病。为了彻底防制和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1 978年省农林厅下达了《防制与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工作》的项目,同年开始在全市马属动物普查时,在正宁、宁县、镇原、西峰陆续检出阳性病畜5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鸡养殖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给当地畜禽养殖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动力,给市场上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鸡产品。养殖规模的扩大也使得鸡疫病发生几率有所提升,其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影响了鸡的成活率,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会影响到鸡养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会给养殖农户的经济效益造成损伤。基于此,本文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策略五个角度出发,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保证鸡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鸡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养鸡产业迅速发展,圈养、棚养及笼养等高密度养殖方式以其优点多被广泛采用,但也极易受到各类疾病威胁造成损失,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便是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本文围绕鸡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生物学特性、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为以后鸡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马属动物传染病。该病一旦暴发很难消除,严重威胁我国乃至世界马业安全,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正文主要阐述了北京市朝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检疫一例马传染性贫血病阳性马进行处置的过程及后续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