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业是中国高原地区的重要产业。当地牧民在依赖畜牧业生存的同时,还要面对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威胁。牛羊患寄生虫病是较为常见的,不仅会影响牛羊的健康,还会给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高原牧区藏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对策,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原牧区犬是牧民群众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在夜晚守护牛羊,防止外来偷窃和野狼的侵袭。牧区习惯一般每户守护犬养着1~2只,这几年由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川西北高寒牧区每年有成千上万头公牦牛、公藏系绵羊、公马需要阉割.但目前牧区实行草场分户承包经营后,缺医少药等问题十分严重,要组织专业畜牧兽医人员按照家畜常规阉割方法,承担面广、量大的牛羊阉割工作,其人力、物力、交通、经费等都有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牧区实际,总结出民间牧民兽医对牛羊的阉割技术.该项技术简单易行,安全实用,术后成功率均在98%以上,深受广大牧民群众喜欢和接受,值得牧区推广应用.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饲料公司两年来生产供应3745万斤颗粒料,经广大牧民使用,效果良好,成为牧区抗灾保畜的好饲料。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恶劣,每年冬春季节自然灾害频繁,草原往往被大雪覆盖,牛羊吃不上牧草,掉膘死亡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历来都是使用大量麸皮和一部分玉米给  相似文献   

5.
牦牛是高原牧区的主要畜种,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牦牛的生产性能,但是高原地区气候恶劣,牧民科学养殖的观念落后,在环境改变和气候骤变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高原牦牛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牦牛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牦牛是生活在青康藏高原的特有牛种。对高海拔、低气压、气候高寒多变、枯草期很长的高山草原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活力,且耐粗放的饲养管理。它是牧区各族人民的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是我省牧区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快牦牛的发展,不断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对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改善牧民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地区藏獒属青海型藏獒,是牧区群众看家护院、放牧牛羊的忠实伙伴.但是日常生活中,牧民群众对藏獒寄生虫的存在很不关心,驱虫意识较差,基本上不进行驱虫工作,常常造成藏獒寄生虫病的发生,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尤其是藏獒消化道寄生虫的存在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迪庆藏獒     
藏獒是一种高大威猛的牧犬和护卫犬,是世界动物种质资源库中一个独特的种群。藏獒作为稀有的犬种,价格昂贵。藏獒性格刚毅、忠诚勇敢、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令人望而生畏。它体大如驴、奔驰如虎、犬声如狮,能牧马牛羊,解主人意,能驱豺狼虎豹,越雪山高原,是高原牧民的忠实伙伴。有“东方神犬”之美誉,深受藏族牧民和广大养獒爱好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腐蹄病作为反刍动物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由于坏死杆菌侵人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导致羊局部的发炎、坏死。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和牛,是引起牛羊跛行的主要原因。在广大牧区普遍发生,尤其是春夏两季在广大牧区羊腐蹄病更是发病率极高,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传染给正在生长的健康小羊,从而给牧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牧民定居是一项事关牧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牧民生产生活水平高低的民生工程。本文通过对牧民定居历史过程的简单说明,阐述每个历史时期牧民定居的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对今后牧民增收致富和推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市牧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4个牧业旗,位于大兴安岭西部,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主要牧区,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天然草原1.18亿亩,共饲养家畜400余万头(只),为了保护羊群,还饲养牧犬3万余只,己成为牧区牧民放牧牛羊的主要工具。为查清牧犬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给防治人兽共患病提供科学依据,5年共剖检病死犬30只,现将牧犬体内寄生虫种类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的牛羊养殖是许多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也是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家加大了对高寒地区的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寒地区的牛羊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疫病的发生频次和种类也不断增多,不仅增加了防疫的难度,也耗损了一部分成本投入,影响了养殖效益的增长。为此,应该分析当前高寒地区的主要疫病的特点和防控疫病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促进高寒地区的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以及《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针对当前牧区防疫难、工作量大、技术人员不足、牧区劳动力紧张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博州畜牧兽医工作站经自治区防五办安排,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反复设计、试验,研制出了牛羊移动组合式多功能防疫栏。该防疫栏主要用于牛羊防疫注射、羊药浴、牛羊驱虫、检疫采血、耳标佩带、鉴定分群等,经过博州5个乡镇场现场实际操作试验,它具有功能多、科学合理、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经济实惠等特点,深受基层广大技术人员、牧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脑包虫病是狗体的一种绦虫的幼虫(即脑包虫)寄生于牛羊的脑子里而引起的。西北有的牧民称本病为“团巴”。本病对牛、羊危害极大,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引起死亡。甘肃省各牧区本病流行很普遍,其中以绵羊患病最严重,牛也常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高原牧区以牛羊业生产为主,牧民以传统游牧方式发展畜牧业生产。玉树县平均海拔4100~5000米,境内年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38℃,最高气温12℃,冷季长达9个月。每年7~8月份是夏季牧草最旺盛的季节,这时候畜种体质强壮,公母畜发育良好的状态下,自然配种而使母体畜受孕。翌年4月份开始季节性分娩产犊,6月底产仔结束。根据当地游牧民的自然传统习俗,每年7月份开始母仔隔离断奶后大搞生产,7~9月是幼犊的体格生长发育期,需要足够营养和能量的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牛羊育肥 ,受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 ,有很大的局限性 ,要想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搞好畜疫防治 ,防止牛羊传染病暴发。牛羊育肥的畜源 ,均来自不同地区一家一户牧民群众之中 ,由于在牧区地广人稀 ,牛羊多种传染病均以地区性的方式呈零散性流行。群众在预防传染病时 ,只重视本地区流行的疫情 ,而不重视另一地区流行的疫情 ,不搞疫苗预防 ,易引发多种传染病的流行 ,造成牛羊大批死亡 ,给经营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在购进一批育肥牛羊后 ,及时视当地和周边地区流行的疫情 ,注射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  相似文献   

17.
牧民获得信贷资金对于推进牧区现代经济发展、拓宽牧民增收渠道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牧民社会关系资本的异质性使得这种社会关系对牧民信贷获得性影响也不尽相同。笔者基于牧区调查数据,用因子分析测算了牧区社会资本总指数,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了社会资本对牧民正规信贷获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过去一年收入、文化活动支出和邻里关系友好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牧民的正规有效借贷机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各类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这对大力发展牧区畜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牧区畜牧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尤其在目前世界范围内疫病不断,危害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显得十分脆弱.要大力发展牧区畜牧业生产,增加牧民群众经济收入,搞好牧区动物防疫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随着牧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日益完善,牛羊育肥及贩运规模的不断壮大,牧区扶贫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及劳务输出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牧区动物防疫工作中不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变得日益尖锐和突出.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畜牧业》2014,(17):9-9
<正>"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牧区工作方针政策,创新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牧区。"—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青海省调研时强调,要积极引导和帮助牧民创新经营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扩大牛羊舍饲圈养,推进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牧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幅原辽阔,有天然草地面积212亿亩,是四川省土地面积的29%;可利用的草地面积182亿亩,是全省耕地面积的267倍;有人口16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9%,人均占有草地113亩,是全省人均占有耕地的1378倍。畜牧业是川西北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但长期以来,因地处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且冬长夏短,植物生长缓慢,其单位面积牧草产量低下。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为了生存,只能被动地适应这恶劣的地理、气候和生产、生活条件,以辽阔的天然草原作为他们生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