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中ATMS(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平台的发展现状,介绍了ATMS平台的一种设计和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图。该平台采用3层C/S结构,使得各部分的开发工作能够独立进行;采用COM/DCOM技术实现了各个子系统的分布式应用,并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通讯。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智能体技术在农业专家系统测试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农业专家系统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开发农业专家系统测试软件的思想;本文还论述了智能体(Agent)的应用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农业专家系统质量检测工具的研究思路和系统设计方法,论述了系统实现的技术途径,并讨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农业专家系统检测软件的应用前景、问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作物灰色育种学》为开发蓝本,以Java 2为开发平台,以MS 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研制出作物灰色育种智能决策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开发流程、主要模型,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作物灰色育种电脑决策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业智能决策系统开发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软构件技术以及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应用于网络环境的农业智能决策系统开发平台,该平台是由知识库系统、模拟模型系统和智能构件等多个系统构成的。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推理机策略和知识库的组织结构。开发平台的应用可以以使农业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得到推广,对农民科学的种田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井下设备移动频繁的特点,介绍了基于GIS的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重点介绍了GIS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对于GIS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升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收敛速度并解决系统中个体在通信时存在的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算法,为多智能体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双积分动力模型,结合二阶网络通信拓扑,提出该控制算法,并运用Lyapunov定理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若系统无向图连通且算法中常数w满足一定条件时,所提出的基于二阶网络的含噪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即可使系统在存在测量噪声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快速一致,实验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论对于复杂环境中多智能体系统的通信含噪问题,所提控制算法可使系统实现快速一致。  相似文献   

7.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基于位置的服务,并详细描述该服务的一个应用实例:一套完整的基于位置服务的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介绍该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的详细功能以及该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说明该系统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什么是数字化温室智能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设计出一种实用可靠的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与特点,论证了系统的实用性与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规模化养羊场的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设计开发应用于大型养殖场的羊只体重快速测量及分栏管理智能装备。设计的羊只智能称重分栏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通过气力驱动的智能化机电设备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羊只行走位置,可实时读取羊只无线电子耳标身份数据,快速获取羊只体重数据并进行羊只分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当系统对15只不同羊进行试验时,羊只体重数据的实际值和测量值差异不显著(P>0.05),系统的称重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1.2%、平均相对误差为0.71%、称重分栏效率为3只/min,该羊只智能称重分栏系统可示范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安卓智能平台的逐步完善,安卓已经成为目前手持移动设备最主流的智能平台。该文描述了安卓的开发环境,介绍了利用安卓集成开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密码管家的交互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密码信息的存储,而且在交互性、可扩展型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交通管制、设卡布控等防控措施相继实施,为管道线路的日常巡检带来挑战。针对疫情防控下管道巡线人员无法到现场开展巡护的问题,分析现有管道线路感知技术的不足,创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管道线路智能感知技术体系。根据全面感知、无人感知、实时精准感知、全生命周期感知的感知原则,制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管道感知技术相融合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天上管道卫星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方法、空中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法、地面管道重点区域智能视频方法及地下光纤综合智能感知方法,并对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开展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起飞、降落、充电等操作,按照设定的巡检路径、巡检时间进行作业,并可智能识别机械挖掘、人员聚集等威胁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机连续飞行80余架次,识别威胁事件20余次,为管道巡检人员掌握管道安全状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远程控制精准化灌溉系统中自适应均衡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通信系统是远程控制农田节水灌溉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主要途径,数字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的无线信道环境通常会使接收信号受到严重的码间干扰,自适应均衡可以校正信道产生的畸变.本研究介绍了自适应均衡器的原理和结构,建立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模型,对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左旋咪唑对异育银鲫免疫促进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异育银鲫注射左旋咪唑(LMS)、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FKC)和添加LMS的FKC(LMS+FKC)后,通过测定鱼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和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观察了LMS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单独注射LMS还是与FKC结合注射,LMS均能明显地促进供试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而且FKC+LMS免疫组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高于FKC免疫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人工喷洒农药的方式逐渐消失,出现无人喷洒作业。本文介绍了农用植保无人机机型及动力,阐述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地热与气温的函数关系,进行了温室地热降温系统的热工研究。通过温客观存在地热降温系统的热交换过程的温度变化分析表明:温室地热降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旱塬区棉花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旱塬区5种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对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3年试验结果表明,5种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均可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其中微灌补水系统1效果最好,其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比传统旱作分别可提高35.6%~55.1%和26.9%~46.7%,新增投资收益率高、回收期短。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无人潜航器在复杂的浅海环境中具有对远程声源被动定位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将舷侧阵声呐与匹配场处理算法相结合的被动定位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无人潜航器定深低速直线巡航时定点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首先用匹配场算法处理在每个采样位置上收集到的舷侧阵数据,实现对远程声源的初步定位,然后融合处理所有采样位置上的匹配场定位输出.这样可以克服舷侧阵声呐空间增益低的缺点,降低海洋环境参数失配和舷侧阵位置误差的影响,稳定参数估计过程并提高输出信噪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估算出远程声源的三维坐标.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定位方法在不同的输入信噪比下具有较高的定位概率和定位精度,而且使用该方法的系统需求较低,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深远海无人船在开发渔业资源时,面临着续航能力不足和路径规划算法收敛慢、精度低等问题,为尽可能减少渔业无人船在实际任务执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和最大限度地优化航行路线,在保证其安全航行的前提下,设计了以路径长度、转舵和海流能耗等多个参数最小为目标的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无人船在航行时海域环境和任务目标的分析,建立了时变海流干扰下的无人船多目标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法通过引入多项策略进行统筹优化。该算法应用于复杂水域下渔业无人船多目标优化领域的仿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多目标相较于3个单目标仿真结果对总目标值的优化率分别提高了9.2%、1.7%、11.9%;不同海流状态下的仿真路径表明了相较于传统的以距离最优算法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有效地提高了无人船全局航迹的规划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可明显的分为上层溶隙水循环带、溶隙潜水循环带和深层溶隙水渗透带.其中溶隙潜水循环带是主要的水资源储水带,深层溶隙水渗透带是深层地下水或承压水的补给系统.人工开凿交通隧道和采煤隧洞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加大了深层溶隙水的排泄量,引起了岩溶地区地下水水源的枯竭.  相似文献   

20.
对地下储气库生态环境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俄罗斯地下储气库库区综合地质生态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评价自然环境技术成因变化的动态,并能监视地下储气库运行过程中自然环境的状况。监测的结果可获得有关生态系统破坏程度的真实而可靠的定量评价,并可预测库区生态过程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