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慢性呼吸道病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鸡都能发生,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也能经种蛋垂直传播;感染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发病慢,病程长,生产性能下降;注重鸡免疫力的提升,降低鸡舍有害气体含量可减少本病的发生,治疗本病首选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产蛋鸡受感染时,产蛋量暂时下降,对幼龄鸡造成的损失较大。本病分布广泛,特别是大型鸡场更易流行。  相似文献   

3.
鸡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鸡以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表现,病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血液途径进行传播,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重要传染源,临床根据鸡发病缓急程度将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病鸡表现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剖检以全身败血性病变为特征;预防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易感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注重鸡场的全方位消毒,不断提升鸡场管理水平,注意营养的全面供给;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保肝、清泻里热、透邪外出为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4.
鸡顶辐孢霉病由顶辐孢霉感染所引起,呈散发式流行,病原为一种嗜热性真菌,对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病原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侵袭,导致病鸡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下降,剖检以大脑部位炎性病变为主;根据发病日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特征可对本病进行初诊,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本病;预防本病需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重点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做好全方位消毒工作;本病目前没有好的方法能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发现病鸡时第一时间对大群投药预防。  相似文献   

5.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而引发的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血清型众多,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增强作用。本病前期表现消化道症状,肛门挂粪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随着疾病的发展,病鸡会逐渐表现全身症状,严重的可造成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疫苗能防控,预防需做好鸡群开口工作,加强鸡场管理和鸡舍消毒工作,科学使用酸化剂,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重症病例还需配合口服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从而减少鸡群伤亡。  相似文献   

6.
<正>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呼吸困难、喘气、咳出带血渗出物,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喉头,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出血。在疾病早期,患部细胞的胞核内有包涵体。本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传播快,死亡率高。1发病特点1.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多发于成年鸡,症状最具特征。野鸡、孔雀和火鸡也可感染。本病经上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消化道  相似文献   

7.
一、皮肤型鸡痘病的诊断要点 皮肤型鸡痘根据流行季节和鸡痘形成的特征性痘疹,诊断鸡痘较容易.黏膜型鸡痘需要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及霉形体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在剖检中,根据口腔、咽喉头、气管等黏膜上的痘疹和坏死性假膜,大致可以诊断为鸡痘.  相似文献   

8.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病。鸡感染后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急性出血、产蛋下降和肿头等。鸭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或仅呈慢性呼吸道症状。 1.流行病学 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等污染饲料、饮水及其它物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员的流动、消毒不严在本病的传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家禽、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易感,家禽中以火鸡、鸡、鸭最易感。本病传播迅速,在短期内即可全群感染发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的法氏囊炎症性疾病,感染鸡免疫受抑制容易继发感染,导致免疫失败;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呈尖峰死亡;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剖检以法氏囊病变为主;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和种蛋垂直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疫苗免疫能有效预防本病,加强消毒有助于延缓和阻止疾病蔓延,高免卵黄抗体对本病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可配合保肝通肾的药,以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0.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鸡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出现疱疹,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前者多为皮肤(尤以头部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后者可引起121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性坏死性炎症.  相似文献   

11.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养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细菌病,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多发于环境卫生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小型牛场;根据临床发病具体表现可分为为败血型和白痢型两种,前者以全身症状为主,后者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通过实验室对病料进行微生物培养,再结合病牛的临床表现可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需加强牛场的卫生管理,勤对环境进行消毒;抗生素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猪疥螨病由疥螨感染而引起的,呈世界流行,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病猪和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猪表现局部奇痒,生长发育受阻,病灶部位出现结痂等症状;实验室可通过煤油浸泡法、沉淀法和阳光暴晒法等对本病进行诊断;预防本病需对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进行改善,加强猪的营养供给,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治疗本病可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药物,用杀虫剂对患猪体表进行清洗或药浴也能起到良好效果;本病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和湿疹、渗出性皮炎及虱子病进行区别,防止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所有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都会发生感染,病原分布广泛,血清型多样,主要通过条件致病和外界侵染两种方式感染健康鸡;根据病程阶段可将本病分为感染期、菌血症期和包心包肝期三个阶段,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为菌血症型、脐炎型、肠炎型和腹膜炎型;预防本病需加强鸡场消毒,科学进行药物预防,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重症病例建议注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越早,最终收到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鸡绿脓杆菌病由绿脓杆菌感染引起,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交叉污染的共用器械、器具传播;临床常表现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其中局部症状以关节炎和眼结膜炎为主;预防本病需要从管理和消毒两方面主抓,庆大霉素、头孢喹肟、多黏菌素B和阿米卡星等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1布氏杆菌病布鲁菌病的要传染源是羊,其次为牛和猪。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可能再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的二类传染病。2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因动物品种不同而不同,牛布氏杆菌病一般为14~120 d。  相似文献   

16.
正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体表无毛、少毛处皮肤出现痘疹,或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形成假膜为特征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幼雏鸡病情会更严重,死亡率高。该病四季可见,但以夏初到秋季多发。病鸡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散布病毒的主要形式。鸡痘通常有以下2种类型:①干燥型  相似文献   

17.
一、流行特点本病的暴发流行季节与各地气候有关,一般以夏秋季节多发。本病主要由库蠓(小黑蚊子)传播,有库蠓的地方往往就有本病的流行和发生。雏鸡和成鸡均能感染,但1月龄左右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达20%~65%;成鸡仅个别死亡,并且白色鸡种比红色或褐色鸡种发病率高。二、临诊症状本病自然潜伏期6~10天。雏鸡和青年鸡症状明显,病鸡发高烧、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流涎、下痢、排绿色  相似文献   

18.
王浩 《饲料博览》2014,(6):57-57
<正>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可感染各种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造成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无芽孢菌,不耐热,但对低  相似文献   

19.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感染该病后通常表现为急性经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肠炎和灰白色下痢,成年鸡则表现为局部感染,部分病例表现为慢性隐性感染。本病为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可导致雏鸡很快死亡,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产蛋,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该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鸡和隐性带菌鸡。传播方式主要为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以及交配  相似文献   

20.
<正>羊痘是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发病;具有典型的病程,在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羊感染了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饲草缺乏和饲养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