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提升畜牧业饲草料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业显著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甜高粱沙漠治理区的耕地开发利用,总结出了适宜河西走廊沙漠治理区的甜高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武威市沙漠治理区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甜高粱SF83003含糖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11.4万株/hm~2时,甜高粱SF83003生物性状良好;含糖量最高,为188.6 g/kg;折合产量为64 926.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沙漠治理区新垦地醇用型甜高粱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河西沙漠治理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从选地整地、施足底肥、机械覆膜、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醇用型甜高粱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常灌水和水分胁迫处理对比试验,探索饲用甜高粱在沙漠开发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相比,水分胁迫加速甜高粱的发育进程,促使其提前成熟(P0.01);干旱对甜高粱生长高度前期影响较小,出苗后63~137 d影响加大,日增高速率相差达0.26~0.48 cm/d(P0.01);出苗98~137 d水分胁迫下甜高粱LAI偏小1.26~2.21,在形态上表现为叶宽偏小、绿叶数偏少(P0.01);水分胁迫下甜高粱单株干物质偏小6.6~33.6 g/株,且拔节期至糖分积累期差异极显著,造成干物质向叶片和叶鞘分配转移减小,加速向茎部转移(P0.01)。刈割时,水分胁迫处理株高、主茎粗偏小,绿叶数和总叶数偏少33.3%、10.2%,含糖量偏小28.4%,茎节数少9.1%,单位面积鲜质量产量偏小38.5%。  相似文献   

5.
从品种选择、播种、栽植密度、施肥、收割头季甜高粱、再生甜高粱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以为甜高粱栽培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甜高粱研究现状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甜高粱起源于非洲 ,是高粱 [Sorghumbicolor(L .)Mocnch]的一个变种 ,由于其茎秆富含糖分 ,故称为甜高粱 ,或糖高粱。甜高粱在非洲已有 5 0 0多年的栽培历史 ,之后传到世界各地。随着世界各地对甜高粱的深入研究 ,甜高粱作为糖料、饲料原料和能源作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甜高粱生物学特性甜高粱属于C4植物 ,因此具有高的生物学产量。德国的高产记录为 16 90 0 5kg hm2 ,我国的高产记录产生于湖北省公安县 ,产量 15 75 0 0kg hm2 。甜高粱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由于甜高粱起源于炎热、干旱、土壤贫瘠的非…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高粱是高效的能源作物,文章对甜高粱品种、甜高粱酿酒、加工饲料、生产酒精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能源植物甜高粱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甜高粱作为一种能源植物,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甜高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利用情况,并对甜高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甜高粱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饲料和糖料作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甜高粱种植区分别采集拔节期、成熟期和青贮的样品10个,在玉米种植区分别采集成熟期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样品10个,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测定粗饲料营养成分,计算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玉米秸秆的可溶性粗蛋白质主要是非蛋白氮,真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可利用性方面比较,青贮玉米秸秆质量最好,青贮甜高粱秸秆次之,成熟期甜高粱秸秆、拔节期甜高粱秸秆稍差,成熟期玉米秸秆质量最差。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成熟期甜高粱秸秆质量最好,青贮甜高粱秸秆、成熟期玉米秸秆次之,拔节期甜高粱秸秆稍差,青贮玉米秸秆最差。从真蛋白质含量及其可利用性方面比较,拔节期甜高粱秸秆质量最好,青贮玉米秸秆次之,青贮甜高粱稍差,成熟期甜高粱秸秆和成熟期玉米秸秆质量最差。甜高粱的收割时间以拔节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甜高粱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甜高粱研究进展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卢庆善甜高粱生物产量高,抗逆力强,适应性广,作为饲料、糖料和能源作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势。一、甜高粱的特点甜高粱是高粱的一种,由于茎秆内富含糖分,故称为甜高粱,或糖高粱。甜高粱作为一种作物,在我国和世界上均有很长的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甜高粱与粒用高粱主要性状的异同。[方法]选用代表性甜高粱T26T、37品种,粒用高粱R123、LR198品种,研究其生长势、植物学性状表现、含糖量、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结果]结果表明,甜高粱生长优势显著优于粒用高粱,主要表现在与生物产量有关的性状;糖含量的积累起点及总含量均高于粒用高粱,而甜高粱和粒用高粱糖积累总趋势是一致的;甜高粱生物产量优势强,而粒用高粱穗部性状优势强;生理性状中叶绿素含量粒用高粱优于甜高粱,而呼吸速率甜高粱偏高。[结论]甜高粱与粒用高粱功能不同而用途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生产生物燃料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中存在的原料不足、产品成本高等问题,根据近10年甜高粱育种与栽培研究成果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经验,对影响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如品种、种植区域、技术、政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虽有较好的品种,但不能满足所有地区以甜高粱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造成原料基地不足的首要原因。我国的边际土地面积巨大、类型众多,不都完全适合种植甜高粱来生产燃料乙醇,选择种植区域不当是甜高粱种植不足的第2个原因。在甜高粱高产种植、加工技术方面,重视了高产栽培、发酵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忽略了配套技术研究,这是造成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国家虽然制定了相关产业政策,但不足以引导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今后发展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过程中,首先需注意甜高粱品种的多元化,要特别注意选育早熟、高产、高含糖量品种、杂交种;其次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地区不仅适合种植甜高粱,更要适合甜高粱的储藏和加工;同时研究甜高粱机械化收储运、甜高粱秆连续发酵、糟渣利用等配套技术研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制定中小规模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生物能源研发的国家持续投入机制,保障生物质能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甜高粱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潜力,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恒温(30±0.2)℃的条件下,进行了甜高粱茎秆和甜高粱穗的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和穗的发酵周期分别为36、40 d;实际工程中,甜高粱发酵产沼气的水力滞留时间(HRT)可设计为22 d。甜高粱茎秆的TS产气率、VS产气率分别为583、618mL·g~(-1);甜高粱穗的TS产气率、VS产气率分别为899、950 mL·g~(-1)。  相似文献   

14.
甜高粱青贮饲料研究与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甜高粱作为青贮饲料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对甜高粱用作青贮饲料的研究与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甜高粱用作青贮的品种优势;(2)甜高粱青贮的关键技术;(3)甜高粱青贮饲料饲喂效果。并对甜高粱青贮饲料发展前景及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及倒伏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烯效唑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和倒伏率的影响,试验以晋甜杂3号为材料,于二叶期分别喷施50、100、150、200、250、300、400、500、750、1 000 mg/L的烯效唑水溶液,研究其对甜高粱株高、茎粗、倒伏率和茎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烯效唑对甜高粱株高、茎粗、倒伏率和茎秆产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随着烯效唑喷施质量浓度的增加,甜高粱株高、倒伏率逐渐下降,茎粗逐渐增加,茎秆产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各个因子,二叶期对甜高粱喷施200~300 mg/L烯效唑水溶液,既可以提高甜高粱抗倒性,又可以增加甜高粱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甜高粱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能源作物。倒伏一直是影响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倒伏导致甜高粱籽粒产量下降并影响茎秆干物质的积累,也不利于收割。从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预防的栽培措施、遗传、评估等方面对甜高粱抗倒伏性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甜高粱的推广种植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甜高粱产业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作物。黑龙江省是甜高粱生产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适应甜高粱产业的发展,使甜高粱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现将甜高粱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甜高粱因其生物产量高,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丰富且适口性好,而作为1种新型的饲草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该文首先介绍了甜高粱的饲用价值,然后简述了青饲、调制干草、青贮3种饲料化利用形式,同时介绍甜高粱在奶牛、肉牛、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最后指出甜高粱在哈密畜牧业发展中的潜力与展望,以期在畜牧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甜高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施用尿素、磷酸一铵和三元复合肥对盐碱地甜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肥料均可以明显增加甜高粱主茎高度和茎粗,增加单穗重及每穗粒数,提高甜高粱产量.施用3种类型肥料的甜高粱茎秆产量高低顺序为磷酸一铵>三元复合肥>尿素;施用复合肥能提高甜高粱茎秆中的含糖量;甜高粱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而氮素农学利用率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甜高粱产业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作物。黑龙江省是甜高粱生产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适应甜高粱产业的发展,使甜高粱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现将甜高粱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