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为规避和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价值偏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规划整治研究,以乡村景观的本土特色为依据,通过分析概括村落"产、村、景"发展现状,以此提出和探讨基于"产、村、景"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旨在使美丽乡村越过"美丽"的表象,重返乡村生产生活之中,并得以健康、平衡发展,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精品村景观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对台州市9个县市区的精品村景观进行实践调研,系统地阐述了台州市精品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台州市精品村建设需要科学统筹规划、突出特色精品村景观生态保护、彰显精品村景观建设地域特色、树立精品村景观地方文化融合理念、建立完善的精品村景观管理机制等建议,为台州市精品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各地历史文化名村的逐渐遗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海南"文山村"为例,针对乡村水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历史建筑景观风貌破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因素分析,试图通过环境教育,提出美丽乡村环境改善和地域特色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目前乡村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更要突出乡村自身的文化魅力。以文化元素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这对于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以嘉兴市庆丰村为例,在对庆丰村现状进行分析和深入整理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得出规划方向,以状元文化为主将现有景观进行升级改造,旨在打造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宜居的历史文化名村。同时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为挖掘其他乡村文化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应融入生态文明观念,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域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应使农民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对农民的个人选择给予尊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支持、引导上下功夫,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杭州美丽乡村建设也同步升级,强调挖掘乡情元素,突出杭派风的特色。瓦作为江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材料,对于延续杭州乡村历史风貌具有重大意义。以杭州蒋家村、东梓关村、凤凰村、欢潭村4个历史文化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查阅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杭州乡村瓦元素的应用情况、局限性、景观营造策略等。结果表明:乡村瓦元素在4个乡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尤其是欢潭村应用形式丰富,景观特色鲜明。尽管瓦元素在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初见成效,但依旧存在形式单一、风格雷同、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结合多元素合理搭配,丰富瓦元素应用形式,注重文化氛围营造,以期通过瓦元素构建起杭州历史文化村落新风貌。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19,(23):112-114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兴起,山地乡村景观建设也在积极开展中。如何打造山地乡村特色景观,挖掘地域文化,是山地乡村景观建设的首要问题之一。浙江省余杭区百丈镇石竹园村"竹"景观设计结合石竹园村的景观现状和丰富的竹资源,深入挖掘地域乡村文化,运用乡土材料,对石竹园村整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具有地域引领性,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三星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按照上海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崇明区政府"农村五美社区"主要内容,加快新安村美丽乡村建设,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全新的崇明案例。三星镇新安村美丽乡村精品村的定位为:陌上花村·多彩田园·创客新安。  相似文献   

9.
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乡村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现代乡村景观营建是推动美丽新农村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彩叶树种因其随季而变的树叶色彩,是现代乡村生态廊道、乡村道路、田园综合体、现代生态农庄与乡村田园景观营建中的重要树种,通过探讨彩叶树种在现代乡村景观特色营建中的应用,以期为现代乡村景观的更好营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乡土景观规划的棱镜,需要了解景观、文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从乡土景观的角度分析了美丽乡村的设计和建设,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毛岸奇  叶芳慧 《花卉》2020,(2):72-73
乡村旅游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仅仅靠一味的模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一村一品"的原则进行特色乡村设计。本文根据国外乡村"一村一品"建设,结合东茗乡石门坑村的资源现状,对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一村一品"特色乡村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邓根新 《花卉》2016,(6):73-74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村镇绿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村镇绿化建设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程度,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探讨了村镇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美丽乡村概念及建设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美丽乡村项目口上村为例,从前期调研、特色挖掘、规划布局、产业策划等几个方面探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点,在完善生活基础设施、开发产业经济、繁荣民俗文化等重要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期对今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有所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衡水湖片区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以河北省委确定的"湖光秀色、诗意乡村"的总定位为基础,结合衡水"绿色崛起、一湖三城"的城乡发展战略,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对衡水湖区建设美丽乡村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进行全方位的掌握,提出了与衡水湖旅游景区相结合,形成"两带两区"空间结构的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建设的思路,以期为以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美丽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规划科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2018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标评价指标,分析乡村景观建设在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和长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乡村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开展乡村景观设计,实现乡村文化特色的表达,不仅是我国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性要求,更是打造幸福、和谐、生态、人文乡村环境的必然要求。江南文化作为较大单元的地域文化,与齐鲁、岭南、巴蜀、中原等地域文化相比,其独特性尤为明显。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概念、乡村景观类型,其次分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最后以江浙沪一带的农村为例,探讨了通过乡村景观进行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形成一些新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以期助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马途 《中国果树》2023,(1):165-166
<正>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小单元,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充分融入生态底色与地域特色,极大地丰富了阳光庭院建设的乡土景观元素内涵,设计营造了极具乡土特色的生活、休闲空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视域下,为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需合理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潜能。如通过乡村空间规划、乡村特色营造、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保护等工作的开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目标。基于生态文明视域,针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美丽乡村生态规划的原则,之后注重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农户为主导的基础上,总结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规划原则,然后,从规划自然肌理、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发展工业文化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农村生态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强调乡土文化传承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江苏苏南地区近年来新建的美丽乡村中选取了6个代表乡村,从规划建设理念、所引用的乡土景观元素、乡村重点区域的乡土景观营造等方面做出综合分析评价,进而总结出6种乡土特色表达手法,以期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特色的表达与传承方式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