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澳洲坚果果仁不同含水量破壳效果初步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是我国南方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热带果树。目前,我省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hm2,澳洲坚果的产品加工也逐渐提上日程。在澳洲坚果加工破壳的工艺中,带壳果果仁含水量对破壳率及整仁率有重要影响,为寻求最适的工艺参数,笔者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材料和方法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2002年采收的带皮坚果作试材。将脱皮的带壳果放置网筛上使之自然阴干,然后把未经阴干的带壳鲜果和自然阴干1~7d的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38~50℃下干燥2d。分别测定脱皮后带壳果的自然含水量、阴干不同天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适宜的澳洲坚果贮藏条件,为澳洲坚果产业化生产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带壳果、果仁和开口壳果3种主要市售澳洲坚果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冷藏(4℃)和常温贮藏2种方式,以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脂肪酸为评价指标,研究了0~12月的贮藏期间3种澳洲坚果产品品质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随...  相似文献   

3.
不同焙烤条件对澳洲坚果带壳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风循环旋转烘烤炉对澳洲坚果带壳果进行焙烤处理,运用方差分析评定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其果仁色泽、风味及口感感官品质影响,测定其酸价与过氧化值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焙烤条件对澳洲坚果带壳果感官品质影响显著(P0.05),对理化指标影响不显著。以此确定的最佳焙烤条件为:焙烤温度130℃,焙烤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焙烤的澳洲坚果果仁感官品质特征最佳,色泽淡黄,风味浓郁,口感脆而细腻,酸价和过氧化值低。  相似文献   

4.
澳洲坚果开口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澳洲坚果开口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是在中试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技术与设备现状,针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求,对澳洲坚果开口产品加工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优化完成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的优化;澳洲坚果高效电动开口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对原生产线设备进行的技术改造;优化澳洲坚果开口产品干燥工艺及量化工艺指标等。结果显示,通过研究和技术优化,使开口壳果产品加工的关键技术环节得到改进,企业初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开口壳果产品的目标,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浙江、云南等各区域。  相似文献   

5.
测定7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果实性状,并对其相关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多重比较和变异分析表明,7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果实数量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变异系数介于4.26%~19.74%,带皮鲜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9.74%,带壳果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26%,壳果干燥10 d后,质量未发生明显的变化,O.C和788果实的综合性状优于其余的5个品种。相关分析发现,澳洲坚果果实性状之间相关性复杂,多个性状影响果实的大小和形态。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7个品种澳洲坚果的11个果实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2.76%,可将7个澳洲坚果品种分为2个类群,第I类群果实的多个性状均高于第II类群。品种O.C和788的各项性状指标均优于其余5个品种,可作育种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的澳洲坚果业MASON,R.L.等本文讨论了澳大利亚澳洲坚果业的短暂历史(60年代开始)、生产信息(种植面积、平均株产和世界总产量)、加工(采收、脱外果壳、干燥、带壳果贮存、破裂、脱壳、贮存、焙炒、包装、产品、副产品、成分和养价值)、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一种干燥时间少且果仁提取率高的新工艺而进行澳洲坚果果壳破裂试验 ,调查压榨坚果果壳最初所需压力、变形和能源消耗与坚果果径、含水量、压榨部位的关系。试验发现 ,存在一个点 ,其需要的压力、变形、能源最小 ,而该点与坚果大小、果壳含水量有关。通过在种脐径上压榨坚果的破坏性试验表明 ,该点一般在果仁与果壳空闲最大的地方。 (HA .1999,6 9(9) :10 89)澳洲坚果机械压榨性能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著名的坚果之一,其果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目前种植澳洲坚果的国家有20多个,其中澳大利亚产量最大。随着澳洲坚果商业化种植区域的扩展,座果率低成为制约澳洲坚果产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中以澳洲坚果繁育系统为主题,从澳洲坚果的花部特征、花期、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自交亲和程度、主要传粉媒介、异交率、花粉有效散布距离、座果率、生理落果、花粉直感效应、杂交及育种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新研究表明,澳洲坚果的壳果质量、种仁质量、种仁回收率和含油率都与父本有关,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之间的差异,从而证明花粉亲本对果实质量有直感效应的影响。为有效保证市场供需,需结合澳洲坚果繁育系统特点进行经营管理,以促进澳洲坚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澳洲坚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澳洲坚果优质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测,并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从物理指标(带皮果单粒鲜质量、带壳果单粒干质量、果壳厚度、单粒果仁干质量、出仁率和一级果仁率)和化学指标(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总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8种矿质元素含量)两方面对其果实品质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的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43%~27.75%之间;其变异幅度,以锰含量的变异为最大,粗脂肪含量的变异为最小。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的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品质性状变异存在多向性。  相似文献   

10.
澳洲坚果主要生产国家的坚果生产概况K.K.Strzelecki(美在九十年代,世界澳洲坚果的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世界上七个主要生产国的总产量预计为60710t(鲜壳果),在1994年—199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3%。由于成龄树的产量较高,预计七个国家...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云南澳洲坚果树一种新的果实病害,暂定为澳洲坚果黑果病;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为假毛丛赤壳菌(Nectria pseudotrichia);药剂毒力测试表明,50%多菌灵、450 g/L咪鲜胺、250 g/L丙环唑乳油等3种农药在25℃时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达到极显著,推荐用于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7—2021年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澳洲坚果为主题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WoS自带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分析澳洲坚果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2017—2021年澳洲坚果领域发文量国际发文量呈增长趋势,但增幅变化不大,澳大利亚在WoS占总体发文量的36.86%。Food Science Technology是WoS收录期刊中发文量占比最多(16.99%),其次是Environmental Sciences(11.86%)和Plant Science(10.58%)。国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澳洲坚果的基因组和宏基因组、种仁及油料、栽培种质和杂交种植、种壳剩余物加工利用和种植园管护5个方面。国内期刊发文量在2021年增速显著,此前则逐年下降,研究热点与国际联系紧密,包括澳洲坚果种仁油料和蛋白、品种选育、土壤磷利用、虫害防治和种仁干燥加工等方向。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澳洲坚果的花枯病是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真菌分离株的腐生或共生能力还未确定,应深入研究,为提高澳洲...  相似文献   

13.
《热带农业科技》2022,(1):12-14
为查明蓟马为害对澳洲坚果果实质量和大小的影响,对3个品种(HAES344、O.C和HAES246)的果实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蓟马为害后青皮果单果重减少17.72%~23.78%,平均为21.21%;壳果单果重减少19.15%~26.89%,平均为23.25%;果仁单果重减少9.34%~25.40%,平均为16.86%。蓟马为害后青皮果横径减小6.49%~10.45%,平均为8.93%;壳果横径减小6.55%~10.48%,平均为8.84%。即蓟马为害造成澳洲坚果减产约1/5,果实横径变小约1/10。“蓟马有无”效应、“品种”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给澳洲坚果的授粉品种搭配提供依据,选用4个澳洲坚果品种(‘HAES816’、‘HAES294’、‘HAES863’、‘HAES918’)的花粉给‘O.C’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坐果率、果实形态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对‘O.C’授粉,在坐果率、果顶乳头状突起、果柄长度和粗度、壳果横径、果形指数、出仁率及果仁中氨基酸组成、天门冬氨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在果皮颜色、壳果纵径、单个果仁质量、一级果仁率、除天门冬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除油酸和亚油酸外的脂肪酸含量、粗脂肪、水分、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花粉直感效应不明显。坐果率和反映果实品质的出仁率、油酸及总糖含量等重要果实性状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可在澳洲坚果园品种搭配和果实品质提升的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澳洲坚果属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供食用的有光壳种和粗壳种两种。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海岸雨林地带。澳洲坚果的种仁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各占约9%,含油量高达60—80%,油质清香。澳洲坚果自1882年引入夏威夷种植后,就成为夏威夷最主要的果树作物,目前全世界大部分澳洲坚果产品均由美国生产、加工和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筛选出能适应于石漠化地区种植的优良澳洲坚果品种。【方法】以贵州石漠化地区的13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澳洲坚果果实产量、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分等34项指标,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与产量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澳洲坚果单壳果质量为6.42~12.37 g,以Nanya No.12和HAES344的单壳果质量最大;出种率为35.10%~55.37%,以HAES344的出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仁质量为2.27~4.36 g,出仁率为29.76%~46.44%,单株产量为1.66~21.04 kg,其中Nanya No.116的果仁质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营养品质指标变异均较丰富,变异系数为0.98%~41.82%,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3.84%和0.98%;果仁脂肪酸组分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均为14.29%,最小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对澳洲坚果幼苗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热区季节性干旱的自然条件,探讨AM真菌接种对具有排根的引种作物——澳洲坚果幼苗生长及耐旱性的影响,旨在为外来物种的本地驯化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正常水分与水分胁迫条件下,对盆栽澳洲坚果幼苗分别接种土著AM真菌(N-AM)和摩西球囊霉(G-AM),测定澳洲坚果幼苗生长、菌根定殖、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两个接种处理下,AM真菌均能与澳洲坚果幼苗建立共生关系,接种土著AM真菌(N-AM)处理的澳洲坚果幼苗根系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接种摩西球囊霉(G-AM)处理,以正常水分条件下N-AM处理的苗木根系中AM侵染率为最高;接种AM真菌能促进澳洲坚果幼苗的生长,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接种土著AM真菌的澳洲坚果幼苗干物质累积量最大;接种AM真菌后澳洲坚果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比不接种显著增加,叶片和排根中增加幅度较大;澳洲坚果幼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接种土著AM真菌后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如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G-AM处理和对照增加71.82%和98.64%;澳洲坚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脯氨酸含量仅在水分胁迫时显著升高,脯氨酸累积量呈现CKG-AMN-AM,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在澳洲坚果的耐旱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两个接种处理中AM真菌均能与澳洲坚果幼苗很好地共生,并促进澳洲坚果幼苗生长和耐旱性,接种土著AM真菌的幼苗各指标显著优于接种摩西球囊霉的,可能是由于拥有多样性优势的土著AM真菌在澳洲坚果幼苗根系中定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美盖灵有机肥、周家庄有机肥、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 F. Muell)及柑桔生物有机肥、果极有机肥对澳洲坚果"桂热1号"外观性状、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可使澳洲坚果"桂热1号"单穗果数提高1.4%~40.0%,出仁率提高2.8%~6.2%,一级种仁率提高0.9%~1.6%,产量提高4.6%~21.3%。综合各项测定指标评定以果极有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与脂肪酸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特点,从而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8种澳洲坚果主栽品种为试样,研究了不同品种果仁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8种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含量在717.4~760.3 mg·g-1之间,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4%,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各品种问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澳洲坚果果油富含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主要为油酸和棕榈油酸,而饱和脂肪酸只占20%以下,主要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品种核桃坚果壳结构(缝合线紧密度、密度、厚度、机械强度、细胞直径)与坚果种仁商品品质(漂洗污染率、虫果率、裂果率、出仁率、种仁颜色、油脂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壳结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它们与种仁商品品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缝合线越紧密、壳越厚,漂洗污染率、贮藏虫果率、裂果率越低,种仁颜色越浅,核桃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越强.建议将壳结构作为坚果品质的评价因素,并对缝合线紧密度和壳厚度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